不想上班的中年人,正掉進「副業陷阱」
越來越多的中年人,不想繼續上班。不是離職,也不是退休,而是開始「嘗試副業」。做自媒體、直播帶貨、辦課程、寫書、經營社群,甚至花錢上課、投資、加盟……每一項看起來都不像「工作」,吸引不少人一頭栽下去。
他們想要自由,想要財務獨立,想掌握時間,更重要的是受夠了「被管」的感覺。但現實是,很多人還沒享受到自由,就先被副業「反咬一口」。
表面是追求自由,其實是在逃避內耗。很多中年人不想上班,不是因為不想工作,而是「太累了」。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累:每天睜眼就是沒完沒了的會議、被新人取代的焦慮、同事之間的內耗與資源爭奪。
副業,看似出口,其實是陷阱
副業好像剛好給了他們一個出口,好像在說:「你不用再看老闆臉色,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能月入數萬。」
但真相是,能真正靠副業賺錢的,並不是一般人隨便玩玩,而是「專業團隊」在做標準化的產品。
平台能把你捧紅,也能把你打趴。你不拼命學演算法、不拼社群營運,就只能被淘汰。很多人原本是想逃避控制,最後卻成了演算法的奴隸。
網路只讓你看到「賺錢的案例」,卻沒告訴你背後的代價。
社群上那些「副業月入五萬」的故事,每一篇都像魚鉤。他們只會講起點和終點,不會告訴你中間有多少坑。你看到別人下班後寫文章、拍影片、直播帶貨,一年買房買車;卻不知道他每天凌晨還在熬夜做內容、剪片、投廣告、處理售後。
副業不是脫苦,而是換一種苦
副業不是逃離辛苦,而是換另一種辛苦。網路卻刻意模糊了這個真相,灌輸「不賺錢是因為你不夠努力」。這和二十年前的直銷話術沒什麼差別,只是包裝得更漂亮。
想創業的心,最容易被割。
許多中年人做副業,不是為了零用錢,而是真心想創業。他們幻想有一天能徹底脫離上班族的身份,不再看臉色。但他們忘了,創業不是從賺錢開始,而是先燒錢。
做副業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撐下去的人少之又少。多少人砸了幾十萬,最後血本無歸,還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其實他們不是創業者,而是被「夢想行銷」收割的對象。
AI時代:副業更卷,「韭菜」更多
過去要做副業,至少需要點專業或人脈。現在只要一個帳號,就有 AI 幫你寫文案、做影片、設計圖片,好像成功不再是夢。
這種誘惑對中年人來說,簡直像特效藥。他們的工作升遷受阻,年紀又難轉行,副業就成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但現實是:AI降低的不是成功門檻,而是入場門檻。人人都能做,結果是人人被取代,沒人能真的賺到錢。
最危險的,是「不甘心只拿這點薪水」的心態。
很多人掉進副業陷阱,就是因為覺得「我不可能只值這點工資,我一定能靠副業賺更多」。
清醒的人,才知道怎麼選
他們不願意再腳踏實地上班,不願接受緩慢的職涯爬坡,反而看不起所謂「上班族」。但結果往往是一旦副業失敗,連原本的穩定也沒了。
真正能賺錢的人,不一定最聰明,但一定最清醒。清醒的人知道:副業不是逃避,而是多一層責任;不是幻想翻身,而是重新計算「風險/收益比」。
中年人不想上班,沒什麼好笑的。但也不該被「副業自由」的幻覺牽著走。真正的自由,不是跳脫體制,而是你有能力重新選擇。
副業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深坑。如果你不肯面對上班的痛苦,也就不會有承擔創業的勇氣。到頭來,你可能只是不小心困在網路製造的「中產幻覺」。
與其被焦慮推著走向更深的陷阱,不如先學會看清,什麼才是屬於自己的選擇。
-----
親愛的讀者,感謝您耐心閱讀本篇文章。在接近閱讀結束之際,我誠摯邀請您繼續探索更多我之前所撰寫的文章,相信這些內容將為您帶來更多啟發和收穫。在下方,您可以找到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每篇都充滿了精彩的知識和見解。
我深知您抽出寶貴時間閱讀這些文字,對我來說是非常暖心的支持和鼓勵。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每一次的閱讀都讓我更有動力將更多的內容呈現給您。為使我們更靠近,一些交流互動的方式: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大叔|🔗分享此文|☕贊助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