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高處的惶恐與微笑 | 從一則留言談起 | 讓我害怕的留言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偶爾會在網路上收到讀者的回應,有些是鼓勵,有些是討論,當然也有批評。但前些日子,在 YouTube【AI Music】頻道底下,我收到了一則留言,內容之繁複、之奇特,可以說是我創作以來最艱難的一則評語。

留言者這樣寫道:楊田淮

「AI Music 創作水平目前就醬,就這樣…不是批評,吐槽普普您哦!千篇一律所有使用者 AI 創作 Music 受限,技術皆尚未成熟!普普您具有文學寫作這方面的天賦,但僅有文學單方面 1 維度才華!?小弟不才建議:一定必需再學習略懂科學+物理學。拜讀普普您寫作文章多產的焦慮迷惑…??物理學的槓桿原理,是您全方位致勝的 APP。請多注意參考 Elon Reeve Musk,令人欣賞的天才型思維男人。文學+科學+物理學=三維度。三維度+普普智慧才華=四維度。給治地球的‘霸王’誕生——普普朝代。」

我第一次讀到時,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這位仁兄,顯然是用一種極度推崇、甚至帶點誇張的方式來表達對我的看法。他把「文學」與「科學」、「物理學」並列,甚至再加上「智慧」這個核心,然後說這樣可以讓我成為統治地球的「霸王」,開創「普普王朝」。這樣的想像,本身就帶著某種神話色彩。

然而,笑過之後,我的內心其實湧起了惶恐。

高看與自省

人總是這樣:被批評時會難過,被誇獎時會不安。因為批評讓我們覺得自己不足,而誇獎若超過現實,則會令人心生愧疚。

「我真的能配得上這些評語嗎?」這是我第一時間冒出的疑問。文學,我確實長年耕耘,但要說有「天賦」,我寧可解釋為「堅持」。文學這條路上,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資產,大概就是「多產」與「不放棄」。而至於科學與物理?我雖然在小說裡常借用這些元素,但要我自稱懂行,那完全談不上。

所以,當留言者說「文學+科學+物理學+智慧=四維度」時,我其實更多感受到的是距離感。這不僅是對我的高看,甚至是一種「神化」。

但另一方面,我心底又有那麼一點點的喜悅。人性本就矛盾,當有人肯定你時,你會開心,即使那份肯定過了頭。正如一句俗語:「高看我一眼,我便受寵若驚。」

小小的聯想:李天明的影子

有趣的是,當我仔細回味這則留言時,忽然想到自己長期連載的小說【天網】。那部作品我寫了整整 2024 篇,現在出版到491篇,還有1533篇,主角李天明,是一位勇敢無畏的青年。他不是「統治地球」的霸王,而是「守護地球」的戰士。

李天明往來於月球與火星之間,與各種危機搏鬥。他的形象,其實就是「文學+科學+幻想」的結晶。在某種程度上,留言者所描繪的「四維度普普」,不正就是李天明的縮影嗎?只是他把小說裡的角色投射到現實,把創作者與角色的界線模糊掉了。

想到這裡,我忽然有點感動。或許,這正是文學創作最美妙的地方。當角色活到某種程度時,讀者會把他們當成真實存在的人物,甚至延伸到作者身上。李天明原本是我筆下的幻影,卻在留言者眼中,成了我應該追隨的目標。

想像的槓桿

留言中有一句特別吸引我:「物理學的槓桿原理,是您全方位致勝的 APP。」

槓桿,這個詞本身就寓意豐富。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這句話流傳至今,象徵的是「小處發力,大處見效」的智慧。

那麼,對我而言,槓桿會是什麼呢?

文學,或許就是我的槓桿。它未必能立刻改變世界,但它能撬動一些人心,能讓讀者在某個瞬間停下來思考。當更多人願意去思考,社會才可能改變。

科學,則是另一種槓桿。它透過技術,直接作用於人類的生活,從能源、交通到醫療,帶來實實在在的進步。

如果文學是「觸動心靈的槓桿」,那科學就是「改造現實的槓桿」。而我若能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或許就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我能做到什麼?

然而,話說回來,我真的能做到留言者所說的「四維度霸王」嗎?

坦白講,幾乎不可能。

但換個角度想,我或許不需要真的去成為「統治者」或「王朝建立者」。我所需要的,是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能做的事做到極致。

我可以繼續創作,把小說裡的李天明塑造得更加鮮明,讓他去承擔那些人類未來的想像。這或許就是我與「科學」的連結:雖然我不懂高深的物理學,但我能用文學的語言,把那些科學願景轉化為故事,讓更多人看見。

同時,我也能繼續反思與學習,至少讓自己在寫作中,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即使我無法成為馬斯克那樣的「天才型思維男人」,但我可以在學習的過程裡,拓展自己的眼界。

文學與科學的交會

當代世界,其實需要文學與科學的結合。科學能解答「如何做」,文學能追問「為何做」。

例如 AI 的發展,就是如此。科學家能告訴我們如何訓練模型,如何提升演算法,但唯有文學與哲學,才能問出「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AI 的存在會如何改變人性?」

換言之,科學給我們工具,文學給我們方向。若缺一不可,否則我們會擁有強大的能力,卻失去使用它的理由。

也許,這正是留言者所說的「三維度+智慧=四維度」的深意。

普普王朝?

至於「普普王朝」,我只能苦笑。王朝意味著權力、統治與代代延續,而這些詞對我來說,既遙遠又陌生。

但如果把它理解為一種隱喻,或許我能接受:一個作家透過文字建立起的「精神王朝」。在這個王朝裡,不是疆土與軍隊,而是思想與想像力。

如果真要說有「普普王朝」,那麼它存在於我的讀者之間。只要有人願意繼續閱讀、討論、思考,那就是這個王朝的延續。

心語

這則留言,讓我經歷了從震驚、惶恐到思索、釋懷的過程。它提醒我:別害怕他人對你的高看,也別因為不可能做到而退縮。重要的,是在這份高看中,找到一點自我突破的契機。

或許我無法成為「地球的霸王」,但我能成為一個努力撐起自己槓桿的創作者。透過文學,我能觸動人心;透過學習,我能拓展眼界;透過小說,我能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至於「普普王朝」,就讓它成為一個溫柔的幻想吧。幻想有時比現實更真,因為它能帶給人希望。而希望,本身就是一種最強大的槓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01會員
4.5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9/16
我是普普文創,一個在文創產業中默默耕耘了十幾年的普通工作者。如果說這些年有什麼深刻的體悟,那就是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生存法則:「你不是第一,你是唯一」,以及一種堅定不移的實踐心法:「定時定量,堅持不懈」。這兩句話,不僅是我個人一路走來的寫照,更是我持續創作、不畏挑戰的核心精神。你不是第一,你是唯一
Thumbnail
2025/09/16
我是普普文創,一個在文創產業中默默耕耘了十幾年的普通工作者。如果說這些年有什麼深刻的體悟,那就是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生存法則:「你不是第一,你是唯一」,以及一種堅定不移的實踐心法:「定時定量,堅持不懈」。這兩句話,不僅是我個人一路走來的寫照,更是我持續創作、不畏挑戰的核心精神。你不是第一,你是唯一
Thumbnail
2025/09/15
談到「多產」,許多人第一反應是「粗製濫造」、「質量下降」。然而,在我近年的嘗試中,卻越來越深刻體會到,多產並非創作的敵人,反而可能是創作者生存下來的唯一道路。除了方格子這樣的平台機制不易擴散、必須透過大量作品來突破演算法與環境限制外,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我正在嘗試打造一個文創公司,而這在過去是我不
Thumbnail
2025/09/15
談到「多產」,許多人第一反應是「粗製濫造」、「質量下降」。然而,在我近年的嘗試中,卻越來越深刻體會到,多產並非創作的敵人,反而可能是創作者生存下來的唯一道路。除了方格子這樣的平台機制不易擴散、必須透過大量作品來突破演算法與環境限制外,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我正在嘗試打造一個文創公司,而這在過去是我不
Thumbnail
2025/09/14
最近方格子平台有了不小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三個不同的介面被區分出來,分別是:創作者為主的操作介面:包含文章草稿、已發布文章、流量統計、收益與各項創作相關的功能。閱讀者為主的使用介面:聚焦於閱讀紀錄、收藏文章、追蹤創作者,讓使用者能專心地消化內容。開始創作文章的介面:一打開就直接進入編輯器
Thumbnail
2025/09/14
最近方格子平台有了不小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三個不同的介面被區分出來,分別是:創作者為主的操作介面:包含文章草稿、已發布文章、流量統計、收益與各項創作相關的功能。閱讀者為主的使用介面:聚焦於閱讀紀錄、收藏文章、追蹤創作者,讓使用者能專心地消化內容。開始創作文章的介面:一打開就直接進入編輯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紀錄一下 <你的話,傷到我了>創作記錄 在腦中想像作品的畫面後,開始畫下草稿時 是創作美好的時刻 草圖雖然不是精緻的完成品 但像重要第一步,就像還沒長大的孩子 雖然各方面都還不成熟。但總給創作的人許多驚喜與期待
Thumbnail
紀錄一下 <你的話,傷到我了>創作記錄 在腦中想像作品的畫面後,開始畫下草稿時 是創作美好的時刻 草圖雖然不是精緻的完成品 但像重要第一步,就像還沒長大的孩子 雖然各方面都還不成熟。但總給創作的人許多驚喜與期待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1. 寫文案時用喜歡的樂團歌詞當哽,結果留言沒人接著唱。 2. 貼自拍照說自己胖討拍,結果粉絲留言「人貴自知」 3. 充滿自信的上傳自己很認真的作品,結果流量超爛。 4. 隨手發的廢文,流量超好。 5. 錄音/錄影時的狀況超好,結果錄完發現沒按到錄影/錄音鍵。 6. 創作內容被粉絲誤解,但
Thumbnail
1. 寫文案時用喜歡的樂團歌詞當哽,結果留言沒人接著唱。 2. 貼自拍照說自己胖討拍,結果粉絲留言「人貴自知」 3. 充滿自信的上傳自己很認真的作品,結果流量超爛。 4. 隨手發的廢文,流量超好。 5. 錄音/錄影時的狀況超好,結果錄完發現沒按到錄影/錄音鍵。 6. 創作內容被粉絲誤解,但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345位追蹤我的格友:大家好 對不起讓你們收到這麼多有關於我發表創作的信件,原先方格子,從沒有將我發表創作的通知信寄出去過,都只是通知在留言的小叮噹裡面,現在似乎改變的做法,每一新的創作都會發一封通知信給各位。 這不是我原先所能預期的,在這裡向各位說聲:"對不起" 因為我現在更新的頻率是一天五
Thumbnail
345位追蹤我的格友:大家好 對不起讓你們收到這麼多有關於我發表創作的信件,原先方格子,從沒有將我發表創作的通知信寄出去過,都只是通知在留言的小叮噹裡面,現在似乎改變的做法,每一新的創作都會發一封通知信給各位。 這不是我原先所能預期的,在這裡向各位說聲:"對不起" 因為我現在更新的頻率是一天五
Thumbnail
留言處理 最近看是大家被留言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實在覺得有些沮喪,或許用文創產業的角度來談,可能平台跟創作者都比較沒有辦法了解,所以現在改換用一個角度。看看別的平台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有可以借鏡近的地方,這樣或許大家在溝通上會更容易一些。 這些平台都是我有在使用的平台,我直接就貼平台的頁面給大家
Thumbnail
留言處理 最近看是大家被留言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實在覺得有些沮喪,或許用文創產業的角度來談,可能平台跟創作者都比較沒有辦法了解,所以現在改換用一個角度。看看別的平台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有可以借鏡近的地方,這樣或許大家在溝通上會更容易一些。 這些平台都是我有在使用的平台,我直接就貼平台的頁面給大家
Thumbnail
創作者留言互動的處理與重要性 創作者發表文章後,常常會面臨不同形式的互動,例如瀏覽數、收藏數、引用數、按讚和留言。這些數據提供了一些文章受歡迎程度的參考,但留言是其中一項直接且深層的互動方式。留言不僅是對文章提出看法的途徑,更是一種深入討論的機會。 留言的價值超越其他的互動 在進行留言互動時,
Thumbnail
創作者留言互動的處理與重要性 創作者發表文章後,常常會面臨不同形式的互動,例如瀏覽數、收藏數、引用數、按讚和留言。這些數據提供了一些文章受歡迎程度的參考,但留言是其中一項直接且深層的互動方式。留言不僅是對文章提出看法的途徑,更是一種深入討論的機會。 留言的價值超越其他的互動 在進行留言互動時,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唉,果真是投錯胎啊,錯身於地球,有異於常人的想法與行為。 所以打從開始就是個“失敗者”了吧。
Thumbnail
唉,果真是投錯胎啊,錯身於地球,有異於常人的想法與行為。 所以打從開始就是個“失敗者”了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