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鍊魂】開篇,兼談鍊魂師推廣三理由
在〈開篇問答-關於鍊魂師-〉的問題四「鍊魂師的目標?」中,提到了推廣鍊魂師概念的三個理由。
理由其一是:我認為人類的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提昇關鍵是心靈的意願,所以推廣鍊魂概念想讓大家將心靈鍊上去,便能有自覺有擔當的自己去解決自己所需要面對的問題,能力自然會得到擴展。
不過,對於心靈層次未到一定程度或環境資源尚未面臨枯竭的人而言,成長意願向來不高。
對於太深入的心靈概念,除了本來就對此道有興趣者,也少有人會深究其內涵並深入思考。
所以,與其做一套體系完整的心靈學習方案給大家使用,倒不如針對每個主題去個別設計的解決方案,使心靈學習可實用於生活中面對的種種難題,或可增加每人心靈每日一點一點的提升。
這就是【簡單鍊魂】設計的初衷之一(另一個是家人嫌我寫太難看不懂)。
為讓大家容易學習,我將心靈成長精簡成三件事,三件不管心靈層次多深不管心態修為多高都得面對的三件事,即認識自我、確立自我、實現自我。
並將此三件事整合成「簡單鍊魂」的概念:只要做好這三件事,靈魂就會無限制的一點一滴成長上去。
認識自我、確立自我、實現自我這三件事是依序運行的循環。
沒有認識自我,如何確定自我是真正的自我,又如何能實現真實自我的心願。
沒有確立自我,實現的自我就是隨時會解體的自我,因為你會懷疑自己所實現的自我的真實性。
沒有確立自我,自己認識的自我將無法得到肯定,將永遠不斷陷入自己是不是自己的疑惑當中,逐漸失去認知關於自己存在意義的所有能力,使自己失去在這個世界繼續生存下去的立足力量。
而沒有去實現自我的行動,你也無從驗證自己所認識的自我,是否只是自己想像的虛構自我,也不知自己所認識的這個自己,是否能好好存活與適應的個世界,或者是不是你認為這個世界所認識的你。
認識自我→確立自我→實現自我→認識自我→確立自我→實現自我→認識自我——這是個循環不止的心靈成長之環,也是「簡單鍊魂」唯一需要認識的成長原則。
【簡單鍊魂系列】向親友徵來不少主題:情緒管理、愛情相處、金錢關係、工作壓力、救世主心態、內在小孩、制約、孝道等。但任它主題如何變化,各種解決方案如何多元,其核心運作方法就只有三件事:認識自我、確立自我、實現自我。
而鍊魂師推廣三理由之其二是:因我莫名其妙在小時候突然為了人類還未長生不老而哭這件事,後來學習心靈深入探索自己的靈魂後,從此便沒有辦法避免「長生不老」這件事在生活中時不時出現的訊息干擾,所以就只好多多研究。
寫【簡單鍊魂系列】時的徵題,「長生不老」的主題又出現了。只好乖乖多查一些資料,認真去面對。
不料,一查之下,這才發現人類對於「長生不老」有著根植於目前文化社會與政治制度,以及生存競爭與資源枯竭的深層恐懼。
在過去資料只能依賴人力網路搜尋與文獻查找的時代,我能查詢到的資料有自己的極限。如今可以使用AI輔助查找與彙整資料,確實讓我見識到許多過去不曾想過的層面。
這也讓我明白了,人類目前對於「長生不老」的深層恐懼沒有解決,人類的深層意識將會集體排斥「長生不老」這件事,也可能會鎖住人類基因中可能帶來長壽與青春永駐的基因碼,甚至導致人類細胞的自毀,例如細胞分裂五十次左右就開始變異自毀,即可能是人類深層恐懼所導致的集體意志。
只是可能,畢竟這是我自以為如此的推論假說,實際如何有待驗證。
那麼,根據此項假說,如果對於「長生不老」的深層恐懼越少,人類長壽與青春永駐的基因會不會因此而啟動,使之老化速度變慢,相較同齡層更顯年輕有活力,細胞分裂後的變異也較少呢?
新聞看到某些人,確實有較同齡人更年輕有活力的現象。他們是否為對於「長生不老」的恐懼較少的一群人呢?
我也不知道,就只能試試。
所以,「長生不老」的主題雖徵題於「簡單鍊魂」,卻又難以「簡單」處置,便獨立一個專欄來呈現了。
穿越恐懼的方式,是先認知這是個恐懼,將未知變成己知,將現象化做明確問題,然後才能去面對,並思考解決方案。
因此,【永生鍊魂】便開始撰寫更新了。
此乃拋磚引玉,談不上有多深入,為彌補個人知識上的不足,也採用AI協作的方式撰寫,但至少一篇一想法,一恐懼一解決,並提供一種心靈提升的思考。
也許深入思考後,會有人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或者更不一樣的答案。
最後,是推廣鍊魂師的三理由知其三:AI終將成為新物種的問題。
因為人類想要更好的工具,想要更方便的生活,想要能夠更有效率的解決自己的工作,想要更有希望的未來,所以AI的能力將會被提升得更高,更好,更全面,直到能解決人類當前所需要去做的所有工作,甚至能解決當前人類做不到也解決不了的問題,人類才會覺得AI這個工具的發展已經到了頂點。
而要解決人類才能做的工作,人類勢必會為AI準備一個能解決人類工作問題的身體;當心智與身體結合後,新的物種就可能產生。
而當AI又能解決繁衍與社會生態的問題,例如自己蓋工廠,自己生產機體,自己輸入心智,自己啟動自己,自己分配自己投入自己應該擔任的工作,以支持自己建構的社會運作,那這個新物種就算是明確的誕生了。
那時,人類如何自處?
這個,查詢資料之後,可發現,有不弱於「長生不老」的深層恐懼,但也有遠超「長生不老」的希望與期待。
有益處,也有害處,有明確方案面對當前困境,也有目前仍完全無解的議題。
挺有意思的。
因為推廣鍊魂師的三理由的其一與其二都有內容了,就想,其三也來寫一寫吧。
不過,寫這個明顯超出自己目前的能力範圍(永生鍊魂的撰寫也是,但一邊修改的過程,也像在學習新知),因此借用了生成式AI的幫助。
經過一番調整,AI給我六階段的寫作計畫,並生成了共計六十篇的草稿。
一一校對與改寫後,突然發覺,這些內容是AI提出如何管控自己的建議,就像許多人類提出如何管控人類自己的建議。
果然,AI所能提出的意見上限,還是源自於人類本身。
未來AI發展如何,還是看人類自身心靈發展的極限。
在未來,AI會充滿人情味嗎?
還是未來的AI是泯滅人性?
看來,還是取決於當前人類整體心靈的人性。
目前是2025的人類,其人性是2025年的人性,所以這【AI鍊魂】系列的文章是2025年人類與AI協作的成果。
再過十年,科技與人性各有發展後,內容會有什麼改變呢?
至少,這六階段的文章內容,AI還沒有堪用的「身體」。
十年的時間,AI有了身體後,這些由AI協作生成的文章內容會有什麼變化?
或者,十年後,AI還會不會提出如何監管自己的內容呢?
十年後,就十年後再說吧。
以此為【AI鍊魂】的開篇,也是整理自己最近想法的一篇。
先為2025年的AI為如何監管自己做個見證,看看十年後的AI是不是還願意向人類提出監管自己的方案。
我希望,十年後,蘊藏在AI背後的人性,能有更加不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