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富》擺脫「永遠不夠」的焦慮,找到屬於你的富足人生!|【大衛說故事】Podcast

大衛DavieLiu-avatar-img
發佈於大衛說故事Podcast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心富》,作者:瑪妮莎・塔克爾。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投資理財、賺更多錢的財務指南,而是協助我們重新思考,傳統「成就至上,永不滿足」的觀念真的是對的嗎?金錢對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如何擁有真正的富足和幸福感?

作者瑪妮莎・塔克爾畢業於哈佛商學院MBA,是一位專業資深的金融分析師,本書出版後,被評選為美國國家公共廣播平台年度最佳好書。

🔅前言

先來說一個小故事:

小明是一位賣印度脆餅的小販。有一天,一位西裝筆挺的投資銀行家經過他的攤位,咬了一口脆餅之後,銀行家眼睛一亮,說:你這脆餅太厲害了,是我吃過最好吃的!

接著他說:老闆,你的技術這麼好,應該去銀行貸款、設立一個中央廚房、建立標準化流程、開放加盟,將門市擴展到全國、最後股票上市!到時候你就可以賺到很多很多錢,然後提早退休,每天躺在吊床上享受人生啦!

銀行家說得口沫橫飛、慷慨激昂,但當他講完時,轉頭卻發現小明早已收攤。小明把攤車推到一棵大樹下,躺在樹上掛好的吊床裡,臉上露出滿足的微笑。

銀行家有點看傻眼,問小明說:你覺得我講得不對嗎?

小明說:我現在就躺在吊床上啊。

我們很多人,就像那位銀行家一樣,被一個「不斷追求更多」的劇本綁架了:人生要成功,就要賺更多錢、買更大的房子、開更好的車子、買更貴的包包、升更高的職位…等等,好像永遠有一個更美好的目標在前面等著我們去追逐。

但現實是,我們經常趕專案忙到沒有時間好好吃飯、忙著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家人、甚至不曾停下腳步想想,自己到底為什麼這麼忙?

作者從出社會開始,就是照著這樣的劇本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在五十歲那年,她發現自己已經達成了當初設定的財務目標,但她卻一點都不快樂。

她的信念是「自我價值等於擁有多少錢」,因此她拼命賺錢,忙到旅遊時也在工作、先生車禍受傷,她也沒有放下工作馬上過去照顧、忙到沒有時間陪伴小孩、經歷離婚的痛苦。

終於在五十歲的時候,她完成心目中理想的財富數字,但是她說:我除了可以提早退休之外,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因為我的人生被「永遠不夠」這四個字給綁架了。

作者本身就是理財專家,誤以為好的投資方式加上穩健的財務規劃,就能得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全感。後來她發現,一味地追逐金錢,根本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就像是邪教一樣,讓人們永不滿足、越來越貪婪。

如同《納瓦爾寶典》一書作者納瓦爾曾說:欲望是你跟自己訂下的契約,在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之前,你不會快樂。我們一天到晚渴望得到這個或那個,卻又納悶自己為什麼不快樂。就像站上一台跑步機一樣,永遠停不下來。

我們該如何從「慾望的跑步機」上跳下來呢?

🔅三種值得我們好好仔細反思的心態:

一、用忙碌的表現證明我很有價值

作者研究發現,許多所謂的工作狂,曾經在童年時期被家人忽略、或被同學霸凌,而養成一種「忙碌成癮」的症候群,這種忙碌的狀態,其實是在用工作來掩蓋、逃避內心的空虛和痛苦。

當一個永遠忙碌的人意味著,向別人證明我很有價值、我被人需要、我很成功、公司需要我、同事不能沒有我,但是人生除了工作,難道沒有別的事情了嗎?

二、活在比較的虛構生活

無論是電影、連續劇、社群媒體,許多我們看到的明星、網紅們的生活往往非常多采多姿,但是我們忽略了這些看似美麗夢幻的情景都是被「精心包裝」過的,不是真實的生活狀況。

我們活在社群媒體的假象當中,誤以為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因此必須買更多東西,讓自己看起來跟他們一樣,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卻從來沒有仔細想想,我需要跟風來展現自己嗎?消費是因為「想要」還是「需要」?

三、忙碌成癮的奮鬥文化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標語,例如:做你所愛,愛你所做;找到你熱愛的工作。一般人只會看到你「做了什麼」,不會問你「成為什麼」。我們太習慣相信工作能帶來人生的意義和成就感,越是追求職位名利,才能向別人證明自己有價值。但是當工作過度排擠到日常生活的時候,這樣的忙碌真的值得嗎?

以上三種心態都是作者的心情寫照,於是她提出了「心富」的概念。

🔅心富的意義

「心富」的英文叫做 "Moneyzen"金錢禪,意思是「找到屬於自己的『足夠』」,鼓勵我們停止無止盡地追求財富,設定合理健康的財務目標,釋放時間和精力,去累積情感財富,讓兩者達到一個「剛剛好」的平衡點,才能讓我們的內心平靜而充滿幸福感。

🔅建立財務健康需瞭解兩種心態

一、減法生活而非不消費

美國近年來興起「FIRE」的概念,也就是「財務獨立、提早退休」。主張必須先犧牲現在的生活樂趣、減少開銷,才能在四十歲的時候提早退休享受人生。

舉例,台灣一個雙薪家庭,如果預計50歲左右能退休,目標存款為1,500萬元,那麼FIRE族的目標是每年需存款60萬元,持續25年,的確不太容易。作者不是否定FIRE的觀念,而是提醒我們,為了達成FIRE所設定的數字,把「好好過生活」這件事忽略或犧牲了,非常不值得。

這二十幾年的過程中,如果為了賺更多錢而努力工作,犧牲了與家人相處、與朋友聚會、培養興趣的時間,只為了在未來某個年齡時,可以讓自己提早退休,忽略「情感財富」的累積,這樣的人生過程真有意義嗎?

心富的概念是過好每一天的生活,有存款目標但不代表不花錢或要花很多錢,而是要改變自己的消費模式。

二、以「快樂為主」的消費模式

核心概念是盡可能從你花的每一分錢中,榨取出最多的快樂,讓你的財務價值和情感價值一致化。

作者提供了三個實用的技巧:

技巧1.「快樂稽核」記帳法 

不要只是記流水帳,而是每個月檢視一次你的開銷,圈出「那些沒有帶給你快樂感覺的項目」。例如:根本沒在看的付費頻道、自動續約卻很少用的APP、衝動購買了卻沒什麼在用的包包,逐一檢視然後問自己:「這些真的必要嗎?」

技巧2.「時薪檢測」消費法 

算出你真正的時薪(用你的年薪除以總工時),然後將時薪當作「生命能量數值」,下次想買東西時,換算一下這要花費你多少生命時間。 

舉例,一件8500元的洋裝,如果你時薪約285元新台幣,那就等於你要工作30小時才換得到,消費之前問問自己:「這真的值得嗎?」

技巧3.「先拍照,再想想」延遲法 

逛街時,如果想衝動消費,先把要買的東西拍照起來,然後繼續逛一圈。十分鐘後再打開照片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嗎?還是只是一時想要?」

以上三個技巧能協助我們减少無意義的開銷,轉而把錢花在真讓生活快樂、有意義的事物上。

🔅什麼是情感財富

主要有三個重要的精神支柱:

支柱一、人際連結

作者認為,如果你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須先學會投資你的「情感戶頭」。這並不是說要你交很多朋友,而是要建立有深度、有意義的人際連結。

神經科學研究證實:當我們與人進行真誠的交流時,大腦會分泌催產素和多巴胺,有助於降低壓力和令人感到心情愉悅。

因此,每週安排一段時間,好好陪伴家人和朋友吃飯聊天;或是參與志工社團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對人表達感謝等等,都會讓大腦分泌多巴胺,產生更多的幸福感。

支柱二、創造力 

研究發現,創作的行為本身,就非常具有療癒的效果。因此,學習寫作、畫畫、攝影、彈琴、學新語言、甚至只是好好做一頓飯,從事這些具有創造力的活動,能夠刺激大腦形成新的神經網絡連結,延緩記憶衰退,舒緩壓力。 

支柱三、真誠面對自己

不妨靜下心來,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了名片,我到底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需像誰證明或炫耀,我們可以學習真誠的做我自己。

如果你是「完美主義」者,建議要學會讓自己「少一點成就」,允許自己休息、允許自己不夠好、允許自己說「我不想再比較了」,將注意力從追求「無瑕」轉移到「持續進步」的過程上,放下對自己的嚴苛批判。

🔅結語

「永遠不夠」就像是那條綑綁我們心靈的隱形鍊條。它可能是因為我們想證明自己很有價值、需要用努力工作來證明自己;或是不停地比較,站上慾望跑步機停不下來;認為努力工作,不停忙碌才是美德。

心富的概念提醒我們,金錢是工具,不是目標。不要等到「有錢了」才開始追求快樂。很多人以為要等到存到第一桶金、買到房子、升職加薪之後才能開始享受生活,但快樂是現在就能做出選擇的心態,不是未來才能獲得的獎賞

放下和別人比較的觀念,對完美追求的執念,給一直奔跑的自己停下來、喘口氣的機會。試著在公園散步,聆聽蟲鳴鳥語,感受微風拂過臉頰,純粹和自己獨處;花點時間陪伴家人,一起坐在樹下野餐,看著藍天白雲飄過。

心富,不是讓你變得沒有野心,而是讓你重新定義成功。成功不是最有錢的人,而是最能「真誠體驗生活」的人。找到屬於你的「滿足點」,跳下慾望的跑步機,開始累積真正有價值的情感財富,成為一個懂得運用金錢,來為你服務的人,從「心」贏得人生的自主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說故事Podcast
29會員
89內容數
🎯嗨!我是大衛,一名從事行銷企劃超過 20 年的資深工作者。創立 《大衛說故事》的目的,就是希望提供像我一樣,曾經忙得忘了閱讀的朋友們,用最輕鬆的方式,享受跨領域閱讀的樂趣。 我深信:每天1%的小改變,能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一點。
大衛說故事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9/10
👉梅迪奇效應的核心概念就是,要創造一個跨領域的交會點,形成「異場域碰撞」,當許多不同文化、知識、專業在這個場域裡激盪交流時,就容易產出跳躍式、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思維,提供四個實用技巧,讓你成為更有創意的點子王。
Thumbnail
2025/09/10
👉梅迪奇效應的核心概念就是,要創造一個跨領域的交會點,形成「異場域碰撞」,當許多不同文化、知識、專業在這個場域裡激盪交流時,就容易產出跳躍式、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思維,提供四個實用技巧,讓你成為更有創意的點子王。
Thumbnail
2025/09/03
👉許多品牌都在說故事,但消費者卻不見得買單。為什麼呢?本書特別提出一個經常被品牌忽略的心態:「消費者才是故事裡的英雄,品牌只是引導者。」作者整理出七個黃金法則。只要按照這個邏輯來講企業的品牌故事,就能幫助品牌精準傳達產品訊息,快速提升業績。
Thumbnail
2025/09/03
👉許多品牌都在說故事,但消費者卻不見得買單。為什麼呢?本書特別提出一個經常被品牌忽略的心態:「消費者才是故事裡的英雄,品牌只是引導者。」作者整理出七個黃金法則。只要按照這個邏輯來講企業的品牌故事,就能幫助品牌精準傳達產品訊息,快速提升業績。
Thumbnail
2025/08/27
👉負面情緒經常是阻礙我們內心平靜的主要障礙,當我們抗拒或壓抑這些情緒時,它們會在我們的內心不斷的累積滋生,最後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壓力與痛苦。「臣服」是一種非常簡單有效,可以快速幫助我們釋放負面情緒、減輕壓力的好方法。
Thumbnail
2025/08/27
👉負面情緒經常是阻礙我們內心平靜的主要障礙,當我們抗拒或壓抑這些情緒時,它們會在我們的內心不斷的累積滋生,最後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壓力與痛苦。「臣服」是一種非常簡單有效,可以快速幫助我們釋放負面情緒、減輕壓力的好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這個追求效率與成就的時代,「成功」與「富足」常被直接等同於金錢的多寡或物質的累積。 我們奮力打拼,累積財富,以為銀行帳戶的數字不斷增長,就代表人生達到了巔峰。 然而,許多人在達到所謂的「成功」後,卻發現內心依然空虛,甚至感到疲憊與迷茫。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對「富足」的定義,一直都太過狹隘。
Thumbnail
在這個追求效率與成就的時代,「成功」與「富足」常被直接等同於金錢的多寡或物質的累積。 我們奮力打拼,累積財富,以為銀行帳戶的數字不斷增長,就代表人生達到了巔峰。 然而,許多人在達到所謂的「成功」後,卻發現內心依然空虛,甚至感到疲憊與迷茫。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對「富足」的定義,一直都太過狹隘。
Thumbnail
常有人說,「知足常樂」,可是「足」這個字見仁見智,沒有一定的額度或數量,所以就算曾經想過要知足,卻被心中的貪瞋癡侵門踏戶,知足的界線也就漸漸模糊了,界線模糊,就只能被慾望支配。有些人奉行中庸之道,用智慧管理慾望,知道凡事「適可而止」,可是有些人被生活磨過頭,不斷追求金錢緩解貧窮的苦,等到逆境來臨,才
Thumbnail
常有人說,「知足常樂」,可是「足」這個字見仁見智,沒有一定的額度或數量,所以就算曾經想過要知足,卻被心中的貪瞋癡侵門踏戶,知足的界線也就漸漸模糊了,界線模糊,就只能被慾望支配。有些人奉行中庸之道,用智慧管理慾望,知道凡事「適可而止」,可是有些人被生活磨過頭,不斷追求金錢緩解貧窮的苦,等到逆境來臨,才
Thumbnail
第一步:燃燒你的慾望,讓夢想成為你的磁鐵 世界不會主動給你任何東西,除非你先向它索取。 你渴望什麼,你就會吸引什麼。 但多數人對金錢、成功的態度卻是「仇富」,甚至認為財富與幸福是相互矛盾的。 與其仇視有錢人,不如問自己:我是否真的願意擁抱成功? 向生命要求更多,它就會給你回應。
Thumbnail
第一步:燃燒你的慾望,讓夢想成為你的磁鐵 世界不會主動給你任何東西,除非你先向它索取。 你渴望什麼,你就會吸引什麼。 但多數人對金錢、成功的態度卻是「仇富」,甚至認為財富與幸福是相互矛盾的。 與其仇視有錢人,不如問自己:我是否真的願意擁抱成功? 向生命要求更多,它就會給你回應。
Thumbnail
許多人總在問: 為何財富來來去去,自己卻始終無法留住? 為何有人能不斷累積財富,而自己總是賺了又散、進了又吐? 為何投資、創業、甚至運氣,總在短暫興盛後,歸於平凡? 但真正的問題不是財富,而是>你的心,是否能承接它? 財富並不會改變一個人,它只會放大一個人內在的狀態。
Thumbnail
許多人總在問: 為何財富來來去去,自己卻始終無法留住? 為何有人能不斷累積財富,而自己總是賺了又散、進了又吐? 為何投資、創業、甚至運氣,總在短暫興盛後,歸於平凡? 但真正的問題不是財富,而是>你的心,是否能承接它? 財富並不會改變一個人,它只會放大一個人內在的狀態。
Thumbnail
不夠、不夠、不夠……,不管我們賺了多少、做了多少、得到了多少,為什麼都感覺不夠?「永遠不夠」會讓人筋疲力盡,也是一個陷阱,像倉鼠一般進入無法停止又耗損精力的迴圈。 換個通俗有力的問法:如何過有錢又有閒的生活?這個非常艱難的問題,在《心富》書中,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答案,找到富足生活新密碼的關鍵。
Thumbnail
不夠、不夠、不夠……,不管我們賺了多少、做了多少、得到了多少,為什麼都感覺不夠?「永遠不夠」會讓人筋疲力盡,也是一個陷阱,像倉鼠一般進入無法停止又耗損精力的迴圈。 換個通俗有力的問法:如何過有錢又有閒的生活?這個非常艱難的問題,在《心富》書中,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答案,找到富足生活新密碼的關鍵。
Thumbnail
你心目中的「富有」是什麼模樣呢?是擁有數不盡的金錢?,還是享有響亮的名聲?然而,追求這些,真的會讓你得到富有嗎?這本《心富》將讓你重新思考富有的定義!
Thumbnail
你心目中的「富有」是什麼模樣呢?是擁有數不盡的金錢?,還是享有響亮的名聲?然而,追求這些,真的會讓你得到富有嗎?這本《心富》將讓你重新思考富有的定義!
Thumbnail
很多事情,總以為要有錢才能完成。然而富養自己,真正的不在於你有多少錢,而是可以由內而外的富養自己的思維跟格局。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貴人明師的帶領,可以讓自己少走許多冤枉路。 富養不是擁有金錢得到名牌或是特權,而是一種教養,一種人格修養。   為任何人好,最終犧牲的都只能是自己。因為你始終
Thumbnail
很多事情,總以為要有錢才能完成。然而富養自己,真正的不在於你有多少錢,而是可以由內而外的富養自己的思維跟格局。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貴人明師的帶領,可以讓自己少走許多冤枉路。 富養不是擁有金錢得到名牌或是特權,而是一種教養,一種人格修養。   為任何人好,最終犧牲的都只能是自己。因為你始終
Thumbnail
1.財富認知 1.1.認知覺察 沒有人真的是瘋子,只是不同經驗帶來不同認知,當有認知偏誤時,人們會偏向自圓其說。 財富進步的進步是慢長,但衰退卻是又急又快,並且悲慘訊息容易被放大。 我們相信的任何事情,容易受到故事、圖片影響,絕對不是完整的,需要多元思維從不同視角理解。 了解自己的核心
Thumbnail
1.財富認知 1.1.認知覺察 沒有人真的是瘋子,只是不同經驗帶來不同認知,當有認知偏誤時,人們會偏向自圓其說。 財富進步的進步是慢長,但衰退卻是又急又快,並且悲慘訊息容易被放大。 我們相信的任何事情,容易受到故事、圖片影響,絕對不是完整的,需要多元思維從不同視角理解。 了解自己的核心
Thumbnail
「投資」、「副業」還有「被動收入」……,這幾個詞大概是現代人搜尋量最多的資訊了,打造無限的現金流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但為了財富自由拼命努力的你快樂嗎? 「無後顧之憂」的意思不僅是沒有金錢負擔,更包含了身心的健康,人生需要的不只是錢,擁有「自我」才是完整。 #工作&生活品質 西裝領帶再配上皮鞋;粉底口紅
Thumbnail
「投資」、「副業」還有「被動收入」……,這幾個詞大概是現代人搜尋量最多的資訊了,打造無限的現金流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但為了財富自由拼命努力的你快樂嗎? 「無後顧之憂」的意思不僅是沒有金錢負擔,更包含了身心的健康,人生需要的不只是錢,擁有「自我」才是完整。 #工作&生活品質 西裝領帶再配上皮鞋;粉底口紅
Thumbnail
如果有人跟你說這句話,你會怎麼看待這句話? 這就很像有人講錢不重要,創作是神聖的;不該與商業勾上邊! 有人跟寫作人講這句話,他會不會不爽?
Thumbnail
如果有人跟你說這句話,你會怎麼看待這句話? 這就很像有人講錢不重要,創作是神聖的;不該與商業勾上邊! 有人跟寫作人講這句話,他會不會不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