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周老師大方添油香,秋哥感恩再感恩!
今天秋哥很罕見的在盤前發了一篇關於航商大規模停航的文章,其實就是因為這種新聞,又在誤導整個市場。秋哥的投資觀點中,有很大一部份都在講成本,低成本無所畏懼,零成本天下無敵。企業也是一樣的,長榮在貨櫃市場上,就是以低成本出名,反應在實際營收獲利上的,就是高淨利率。
從秋哥做的長期資料都看得出來,長榮的淨利率始終維持在市場前三名,同時用長約鎖定基本量,這種策略在運價好的時候可能會少賺,但運價不好的時候卻有保底作用,同時高長約比,以及所處最大,市佔近30%的OCEAN海運聯盟,都會讓長榮的裝載率上佔據更多優勢。
但你在市場上根本看不到這種分析,因為所有人都只看一個點,不去做縱向或橫向比較,也不去將多種因素串接成線和面。馬司機或其他航商停航部份航線,那是因為他們成本高或裝載率低,賺不了錢,經歷了兩波大航海時代的航商早就賺麻了,當然不願意開賠錢的航線,那這些貨當然就會給還有利潤的航商接去了。
但很遺憾的是,市場從來都沒有這麼理性,一個利多的消息,在斷章取義後很容易就變成利空。因為美國阿爸關稅的因素,美線幾乎停擺,運價也持續疲軟,但似乎都沒有人注意到,長榮七八月的營收,都是高於預期,特別這還是美元從33跌到30元上下的時候。
九月也已經過了一半了,九月營收大概會在300億上下,整季營收大概可以抓在966億,1Q24營收886.31億,EPS有8.14元,966億會賺多少錢?這還是在美元貶值的情形下,支出還會再減少。沒意外的話兩位數跑不掉,接下來就是看美元能不能守住30,以上有匯兌收益,以下則可能會有匯損,但損也損不到哪去就是了。
市場上有很多優質人士,每天在嘴長榮年減多少。秋哥只是想問,不年減的話,一樣一季賺28.75,股價會長現在這樣子嗎?第三季賺10元,加上這種本益比,換做其他國家航運股,絕對後市看好,但在優質台股的市場反應,卻絕對是後事辦好。除息前本益比三倍,除息後也是三倍,真的諷刺到靠北。一季賺10元很委屈你?第二季賺超過這個數字的也只有12家。一季賺5元很委屈你?第二季賺超過這個數字的,也只有48家。長榮股價排第幾名?186名。真的笑死。

秦暢秋沒有很會,我唯一會的就是從本益比和被低估的股票裡撿便宜,長期持有,用股利降低成本或再投資。價差我是真的不會做,我不會、也不適合抓飆股起漲點,飆股很大部份都是小股本,我如果報飆股,26K粉絲都衝進去,主力絕對會跟我對做,反而會害你賠錢。而且飆股通常是要買在低點耐心等待,與其等那些不確定性高的飆股,還不如等長榮穩一點。
至於秋哥抓崩盤股準確度很高的原因,也不過就是從基本面著手而已。飆股的特性就是在一張訂單都沒看到,一毛獲利都沒入袋的情形下,股價一漲好幾倍,但牛皮吹太大,總是要爆的,市場就等著收割最後一隻追高的老鼠而已。當雷虎股價超越長榮時,喊雷虎300的人,現在在哪裡?當雷虎高點還開槓桿的人,現在早都上斷頭台了。
最後,關於三大法人和投信一直賣長榮,秋哥其實是抱正面態度的,最好外資全賣光,這樣一年700億的股利就不會流到外國人手上。台積電其實早就該改名美積電了,因為外資持有比例高達73.81%,4668億的股利,有接近3/4都被外國人拿走了。至於投信要賣殖利率最高的長榮,秋哥也沒啥意見,反正投信都在用炒股配息,現在股市的生態就是這樣。年化殖利率幾趴幾趴,結果賺了股利,賠了價差。
長榮這種股票,你絕對不要去想300、500之類的,雖然說如果回到全球貨櫃航商本益比,甚至萬海的本益比就好,300只是小菜一碟,但你要知道這裡是台股,長榮不是位居貨櫃三熊被鄙視鏈的最底層而已,也是全台甚至全球所有上市股票被鄙視鏈的最底層。祈禱長榮股價破300,難度太高了,祈禱來年配息破30的可能性還高一些。

秋哥9/20新竹場投資講座暨粉絲聯誼會,報名情況並不踴躍,股價不好沒啥人要來,其實也很正常,不過說好要開就是會開啦,就算要倒貼也照開不誤。但秋哥跟你講的是投資,不是賭博,我一年只要賺20%就滿足了,而20%換算過來,就是本益比五倍,就是五年還本。你股利只領一半,要10年還本,但另一半加在公司淨值,價值也會加在你的股票裡。我的方式很老套,賺很慢,又龜又難熬,但就如同我一開始就說過的,長線信徒歡迎參考服用,短線賭徒敬請直接略過。想賺快錢又愛賭的,就別花200塊專程來聽秋哥畫虎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