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先別急著問「這樣對我有什麼好處?」
今天要聊的,是比投資報酬率更神奇的思維模式:利他思維。(放心,不是叫你把薪水捐光,而是幫你活得更爽快、更有存在感)
一、什麼是利他思維?
1. 關懷他人福祉
- 不是天天唱「感恩的心」,而是把「別人好」當作出發點。
2. 不求回報的奉獻
- 幫同事解決問題,不是為了年終加碼,而是純粹想當個人形 Wi-Fi,隨時連線支援。
3. 超越自我
- 少一點「小我」,多一點「大愛」——聽起來很玄,但其實超實用。
二、怎麼培養利他思維?
1. 培養同理心
- 學會站在別人的鞋子裡思考。(只是別真的穿,尤其比你小兩號的鞋子,會痛)
2. 付諸行動
- 光想沒用,要實際去做。幫同事提咖啡、陪家人聽心事都算。
3. 持續學習與反思
- 知識就像 Wi-Fi,要不斷更新,才能穩定分享。
4. 保持謙遜與包容
- 輸了會議爭論沒關係,你贏的是人心。
三、利他思維的好處
1. 內在滿足感
- 比吃蛋糕還不怕胖的幸福感。
2. 建立信任與連結
- 吸引更多「磁場對的人」,朋友圈不再像群組裡的已讀不回。
3. 促進共同成長
- 大家一起變強,這才是真正的「團隊無限寶石」。
4. 高級的利己
- 最長遠的自私,其實就是利他。幫別人撐傘,也順便避免自己被雨淋。
🌳Mio人資長小結
利他思維不是傻好人專屬,而是一種「智慧型的生活策略」。當你幫助別人,其實就是替自己鋪路。
你今天願意當誰生命中的 Wi-Fi 嗎?留言告訴我:你最近做過的「小小利他舉動」是什麼?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