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不是死在「內容不好」,而是常常死在你忘了拜訪那個會按下「同意」或「退回重做」的關鍵人物。
畫一張權力關係圖,比寫十份企劃書還實在。
因為它告訴你,誰才是真正能推動(或卡住)這件事的人。✅重要‼️如何畫出能幫你破局的「職場權力關係圖」
一、定義範圍與目的
1. 先問自己
- 我這張圖要畫給誰看?
- 是整家公司的戰略圖、某一部門的權力分布,還是單一專案的影響圈?
2. 明確用途
- 是要看正式匯報線、非正式影響力,或兩者皆需。
- 不同目的,畫法會不一樣。
二、標示關鍵人物與職位(別只看職稱)
1. 列出所有可能影響專案的人。
- 不只是主管、經理,也包括資源掌握者、意見領袖、常被詢問的「那位」,或是那個習慣在會議最後一句話決定方向的人。
2. 註明角色(資源、決策、執行、阻力)與影響力程度(高/中/低)。
三、繪製層級關係(正式架構先畫清)
1. 由最高層(如 CEO/部門主管)開始
- 用方塊或圈代表人物與職位。
2. 按正式組織架構把匯報線畫出來
- 誰向誰報告、誰有最終簽核權。
四、加入連接線並標示權力層級(正式 vs. 非正式)
1. 用箭頭或線條連結
- 箭頭可表示匯報方向或影響方向。
2. 用線條粗細或樣式(實線/虛線)區分「正式權力」與「非正式影響力」。
3. 註記誰能直接核決、誰能動搖同事支持度、誰是資源窗口。
五、標示其他非正式關係(真正的地下管道)
1. 加入導師、內部盟友、常合作的夥伴、能左右意見的社交中心(例如:茶水間/Line群主)。
2. 注意「情緒與信任」層面
- 誰的話比較有說服力、誰常被排除在外但私下有影響力。
六、使用工具並檢查完整性(畫完要驗證)
1. 推薦工具
- Microsoft Visio(專業)。
- PowerPoint / Word 的 SmartArt 快速呈現。
- 白板或線上圖表工具做草圖。
2. 完成後檢查
- 結構是否清楚?
- 有沒有遺漏重要人物?
- 是否反映你想達成的目的?
- 請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快速過目(但別曝光敏感資訊)。
🌳Mio人資長給你三個快速上手招式
1. 匿名蒐集資訊
- 先偷偷問幾位可信同事,避免在公開版圖上貼上主觀標籤。
2. 把圖當作溝通工具,不是判決書
- 用它開會、設策略,但別把它當成永恆真理,權力會變,定期更新。
3. 優先鎖定「可移動的 20% 人物」
- 通常少數人能決定大局,先跟他們建立盟友關係,比把資源灑滿全場更有效。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