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宣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拉辛郡(Racine County),Mount Pleasant 地區新增一座第二個大型 AI 資料中心,讓其在當地的投資總額超過 70 億美元。
第一座資料中心先前已投入約 33 億美元,預計於 2026 年初啟用。
第二座資料中心的投入約 40 億美元,計畫於 2027 年開始營運,規模與第一座相似。
此地點原先是鴻海(Foxconn)先前承諾投資的土地。
---
二、背景還原與現況
這塊土地位於威斯康辛州蒙特普萊森(Mount Pleasant),屬於 Racine County,先前是鴻海(Foxconn)在川普任內曾經宣布要投資建設的 LCD /面板工廠選址地點。那個計畫因為規模、補貼、環保與地方政府的配合等問題後來大幅縮減或變動。
微軟後來購入這片土地,並在此成立資料中心園區(data center campus),首座預計明年啟用,第二座則於 2027 年開始運作。兩座加起來將使用成千上萬組 Nvidia GPU(GB200 系列晶片或等效),目標是訓練大規模 AI 模型,以及提供雲端 / 超級運算能力。
---
三、為什麼這件事對鴻海與整體業界重要?
下面是我觀察到的幾個核心意義:
1. 土地與選址資產轉變的故事
鴻海當初拿下這塊地,是為了製造工廠用途;但後來微軟接手、轉成 AI 資料中心用途,土地的所在地價值與基礎設施(電力、道路、用地整備等)被重新活化。對鴻海而言,雖然原先的大規模面板廠案縮減,但未被利用的資源因為政策與 AI 基建需求被另一家公司利用起來,也是一種潛在教訓與參考。
2. AI 資料中心需求的爆發與競爭加劇
微軟這樣的重資本投入,代表 AI 模型訓練與推理對於「算力 + 創新基礎設施」的需求不只是短期,而是中長期的硬體建設推動。這讓資料中心建設商、電力系統提供者、冷卻系統商與供應鏈零件商都有機會被拉進大訂單。鴻海若有參與伺服器機櫃、冷卻、線纜、機殼等供應項目,有可能受惠。
3. 在地化與政策補貼的重要性凸顯
微軟為了這兩座 AI 資料中心預付電力基礎設施費用、採用當地冷氣候冷卻系統並注意水資源使用,以減少地方社區的負擔與反對意見。這反映資料中心若要在地方成功落地,不只是「有土地、有電力」就好,而要與環保與社區需求共存。這一點對鴻海若重啟類似在地大型建廠,也是一個關鍵參考。
4. 競爭格局中的轉變
威州這一塊曾經是鴻海預計投入 LCD 面板與製造的重鎮,若未來微軟與其他科技公司在這裡布局資料中心群,可能形成一個 AI /雲端計算基地。鴻海在過去沒有完全拉起來的製造工廠案,可能在未來被比照 Performance 或者轉為資料中心 /伺服器 /機櫃等供應方向。
---
四、潛在機會與風險
潛在機會
替代製造 + 硬體供應商機會:伺服器機櫃、散熱、電力系統、電纜線組件與基礎設施建置,這些都是值得追蹤的商機。若鴻海或其子公司能參與,營收與曝光都有機會提升。
技術經驗與品牌能見度累積:微軟 Fairwater 資料中心若順利運作,成為全球訓練大型 AI 模型的核心基地,相關供應鏈與承包商的技術與效率要求會被極度拉高。早參與者能累積優勢。
地方政策與能源補貼:由於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大,若能取得地方補貼或與電力公司及政府合作,可減低成本與阻力。
潛在風險
環保與社群抗爭:資料中心帶來用電、水資源與交通、人員流動等問題,地方居民、環保組織可能有疑慮。若處理不當可能被叫停或延遲。
電力與基礎設施瓶頸:高算力 AI 資料中心所需的電力與冷卻基礎要夠穩定、夠廉價,否則營運成本會非常高。提前預付電力設施的一部分支出也是因為這方面的考量。
競爭風險與供應鏈壓力:其他科技巨頭也在擴張這類資料中心,價格與取得零組件 /晶片 /GPU 的競爭會非常激烈。
---
五、鴻海該怎麼看/可怎麼參與
如果我是鴻海或鴻海子公司,以下是我會研究與部署的方向:
1. 供應伺服器機櫃與冷卻系統:這類資料中心需要大量機櫃、高效散熱與電缆等配套。鴻海在電子機殼與結構件有強項,可爭取這類訂單。
2. 參與電力與基礎設施承包:若地方政府與公共設施需升級電網/變電站/電力設施,承包商與建置者是重要角色。
3. 環保冷卻與節能方案輸出:微軟提出冷州氣候冷卻與水資源的使用節約模式,這類冷卻與節能系統若由鴻海/合作廠商設計與供應,有潛力成為新亮點。
4. GPU /伺服器零組件合作與代工:若資料中心需求持續上升,與 GPU 晶片廠商、伺服器系統整合商合作,提供代工服務,是潛在業務成長點。
---
六、你可以追蹤的指標(實作清單)
為了判斷這件事如何落實、鴻海是否真的可受惠,下面這些指標你可以放進你的投資或產業觀察表:
指標 為什麼重要
微軟第一與第二座資料中心的施工進度與啟動時間(2026 vs 2027) 決定設備與訂單釋出時點
GPU 晶片型號與供應來源(Nvidia GB200 或等效) 影響算力與成本,也影響供應鏈參與層級
當地電力價格與商業電率政策變動 高耗電設施很敏感,價格變化會影響盈虧
當地水資源與冷卻系統設計獲環保批文與居民同意的狀況 若有法規或環保反對可能延遲或變更設計
承包商與供應商合約名單 若鴻海或其子公司出現在名單中,即代表參與機會
用戶需求與 AI 模型訓練/雲端客戶訂單釋出狀況 算力需求與訂單是硬指標
---
粉色小結(溫柔提醒)
這件事對於 AI 趨勢來說,是一個非常鮮明的指標: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從「雲端 + 地理位置 +政策支持」三方面同步下注,將過去未被重新啟動或被放空的土地與園區,一一轉為 AI /資料中心用途。對鴻海而言,這是一面鏡子:既是「過去承諾未成」的提醒,也是「未來供應鏈與硬體承包商如何搶到訂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