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D 是鴻海瞄準高階市場的三排 MPV:豪華座艙 + 長續航 + 快充體驗。 性能版採 雙馬達 440 kW,換算約 598 PS / 590 hp,加速與牽引力強。 官方宣稱續航「上看 800 公里」,若真實可達,將成為同級別重點賣點;但達成此數字的關鍵在於電池容量、車重與能耗調校。 800V 平台加上 10 分鐘快充補 300+ 公里(廠方宣稱)代表充電功率至少落在 300 kW 級距,實務上需要公用快充網與車/站協同。
---
續航與電池:800 公里是真的有戲嗎? 「上看 800 公里」是亮眼的賣點,但要判斷合理性我們得把能耗和電池容量算清楚。先做兩組情境估算: 假設 Model D 的能耗(含重量、三排座及豪華配備)介於 0.13–0.16 kWh/km(這是大型 MPV 的合理範圍:越豪華、風阻與重量越大,能耗越高)。 若能耗 = 0.13 kWh/km,要達 800 km:電池容量 = 0.13 × 800 = 104 kWh。 若能耗 = 0.16 kWh/km,要達 800 km:電池容量 = 0.16 × 800 = 128 kWh。 也就是說,要真達到 800 km,Model D 很可能需要 約 104–128 kWh 的電池包(淨可用容量),且在更現實的開冷氣、高速、載滿人與行李情況下,實測數字通常會比廠方在理想條件下測到的低一些。因此,看到「上看 800 公里」,我們要留心:規格→實測 之間常有落差。--- 底盤、懸吊與操控(MPV 也能有跑感?) Model D 若要兼顧豪華與 440 kW 性能,廠方通常會採取: 主動氣壓懸吊(adaptive air suspension),在舒適/運動模式間切換。 後輪轉向 提升低速轉彎半徑與高速穩定。 強化煞車組(大尺寸碟+多活塞卡鉗),對於 600 PS 級的 MPV 來說相當必要。 實務上,MPV 的重心、長軸距會影響操控極限,因此廠方調校「舒適與穩定」通常會優先於極限操控;性能版的價值在於更好加速感與高載重時的駕馭自信,而非激烈過彎的跑車體驗。 --- 內裝、空間與豪華感(這是 MPV 的賣點) Model D 的市場賣點在於「多人一起出門也不犧牲舒適」:第二排可能採 獨立電動座椅、腳踏按摩、遮陽簾、獨立空調,第三排則需有真正可長途乘坐的座椅。豪華 MPV 成敗常由「第二排的體驗」決定——如果第二排能媲美商務艙,那就有成功機會。 此外整合式大尺寸中控、車內空氣淨化系統、後座娛樂系統、豐富的儲物空間與行李廂設計,都直接影響家庭與商務買家的決策。
--- 優缺點快速總結(幫你把決策縮短) 優點: 空間實用、豪華配置,適合多人長途出行。 高性能版本帶來強勁加速與載重牽引力。 800V 快充若成真,長途旅行體驗大幅改變。 風險 / 缺點: 廠方續航/充電數字須以第三方實測驗證。 大電池與豪華配備意味高成本、較高購車與保險費用。 量產良率、售後充電網與維修網點是可運用性的關鍵。 --- 最後的粉色小提醒 Model D 把「豪華、長距離與性能」放在同一張產品地圖上,這是個大膽且吸睛的策略。對消費者來說,最實在的做法是:不要只看廠方標稱的數字,等到第三方的 WLTP / 實測數據與真實交車後再下手;對投資人與產業觀察者,追蹤「電池供應商公布的容量與供貨進度、實車續航測試、以及公用 800V 快充樞紐的建置狀況」會比盯著馬力數字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