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近兩年時間前往海外短宣及多放時間在親人身上之後,決意在第二次短宣回來就尋找工作,除了希望有比較規律的生活之外,也希望不會和世界太過脫節,當中的想法就是透過工作認識不同的人以了解這個世界今日變成怎樣。過去無論前往大洋洲短宣或最近期一次前往非洲的肯亞,其中一個很大的得著當然是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教會的弟兄姊妹,和弟兄姊妹相處和侍奉總是開心,也大大擴闊了自己的眼界,只是弟兄姊妹的信仰和價值觀始終比較接近,難免會偏側地覺得人性可以更進步和美好,但藉著工作所接觸到的人,會有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雖然我不盡認同,但始終需要學習如何面對和跟他們相處,正如耶穌昔日活在地上的時候,除了和祂所揀選的十二個門徒相處之外,他亦主動去接觸不同的人,包括對信仰認真、以為飽讀典籍律法卻不懂真正意義、罪人,甚至憎恨他的人。
現在和我同部門的同事不算多,而跟我在同一個辦公室的更少,加起上來還沒有十個,即使加上辦公室內其他部門的同事,可能還沒有二十個,也許是從事非牟利機構的工作,所以同事明爭暗鬥去增逐名利的行為沒多少,他們但求工作穩穩妥妥,但普遍都有一個仁愛惻隱之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所以工作的環境和氣氛尚算舒暢。這班同事反而令我想起當年從外國返回香港之後的第一份工作,當時也是在一個非牟利機構裏,或者當日剛從外國回來,還未熟悉香港人那套辦公室政治和「生存方法」,而我從外國帶回來那種坦率又不懂修飾的性格令我覺得起初和部分同事的相處不是太順暢,還好經過兩年的時間,有過彼此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並且經歷過多次的合作,離職前和絕大部分同事的關係都好了。
不過可能還只是短時間的相識,現在的同事甚少說到自己的內心和想法,我只能透過很多片面的生活瑣事想想他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無他,現在的職場人事轉變得太快,都不知道大家能夠做同事做多久,也許他們面對新入職的我都會有個疑問,究竟會不會做幾個月就離開。同級的同事和上司也不介意在吃午飯或工作不太忙的時候說說自己的生活趣事,例如家中的小狗聽到雷聲之後有怎樣的反應,又或者評價一下前一晚電視節目唱歌比賽中哪位唱得最好,他們不吝嗇說說生活趣事,有時也主動聊我說幾句。和他們的互動總算覺得正常。
暫時覺得無從入手的卻是面對幾位下屬,由於她們比較年輕,不知道是話題和她們不同還是她們那個世代的人比較自我,她們快快吃完午飯不是小睡片刻就是自己躲在自己的座位用手機看劇集,而比較特別的是她們就算是同級的同事,也不一定一起吃飯,有時自己獨坐一角,有時又會有些小圈子,當我嘗試主動問她們一些無關痛癢的事,例如平時喜歡吃什麼或做什麼,便以笑臉回應說不告訴我,還好她們工作總算盡責,返工亦準時,不似我在上一個機構裡的年輕人,遲到半小時是等閒,所以上一份工作的中心經理在我上班第一天便靜靜地告訴我要體諒那班年輕人不準時返工,因為他們也不會準時放工的。原來他們另有他們的工作時間表。
無論如何,返到職場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人,包括一些年紀相若、話題接近的同事,但亦珍貴有機會接觸比我年輕一代的同事,儘管仍然未認識到她們的內心世界,但也稍為知道他們的風格,我亦不勉強,順其自然,若果有神的心意讓我去和她們建立深厚一點的交情,讓我某天能向他們作見證榮耀神,相信祂自會給我造就機會。
(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