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工作的經歷裡,看到一個怪現象。
基層員工向主管申請一個籃子,來分類以及收納常使用的工具。這個籃子價格不是說高的離譜,大概才 50 塊左右,但這個籃子從申請的第一天,過了一個月才到了那個員工手上。
一個簡單的東西,可以搞得很複雜。我想在你的職場上一定見識過。
同樣的,我也有看過主管,因為餐廳內場需要一個磨刀石,他知道要申請一個磨刀石下來,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麼長時間裡,刀子早就鈍到連切洋蔥都是個問題。
那位主管利用下班時間自掏腰包,隔天帶著一個磨刀石過來。我們很好奇為什麼他要這樣做,他的回答是:「沒必要把事情搞得太複雜。」
──簡單事情的複雜化──
愚昧的人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我以前在一個會議上,看到一個很荒謬的場面。幾位主管上臺報告上個月的績效,他用了相當多頁的簡報,來報告上個月部門的狀況。
每張簡報停留不到 1 分鐘,卻報告了 20 分鐘,才結束這場鬧劇。
那時候董事長留下了一句話:「所以你的重點是什麼?」
愚昧的人之所以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是因為他不知道這件事重點在哪裡,於是他會把所有東西都放大,讓全部東西看起來都是重點。
但所謂的重點,就只有一個,如果全部的東西都是重點,就沒有重點。
那位主管,可以用兩三頁的簡報,來報告上個月部門解決了什麼重要的問題。而不是花了很大的篇幅,把雞毛蒜皮的事當做是部門做出了貢獻。
以前我在做品管的時候,公司需要簽呈。這份簽呈需要給一堆人簽名,有我的主管,以及缺失的部門,接著有相關部門,業務、材料、生產,最後還要給協理以及副總簽呈完後,才可以開始解決問題。
但很多時候,我常常都找不到人,跑到業務部門去找人,發現位子上空空如也,問了才知道業務出去見客戶。或是走到最後一步找副總簽名,到了辦公室才知道副總下午去開會,等過了下班時間才會回來。常常一個簽呈簽了一天才完成,而問題也拖了一天才開始處理。
有一次我發現一個缺失,該部門主管看到我準備拿簽呈給他簽名,他跟我說:「你把這個文件刪掉,跟我講問題在哪裡,我一個小時後把它處理好。」
一個小時過後,問題就處理好了。事後他找到我,他跟我說:「以後你發現我部門有缺失,今天跟我講就好了,我會親自處理。」
接著他又說:「自從公司導入這個簽呈系統,問題接連產生,尤其是每次在交貨的時候都非常趕,有些時候還會延後交貨。」
簽呈系統,拖垮了公司的生產速度,這個系統並沒有為公司帶來良善的效益,反而對公司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一家有效率的公司,會盡量把文件縮減到越少越好,甚至不需要用文件,而是用線上化系統,既快速又能快速連結到其他部門上。
簽呈只是第一步,後來甚至有人把這種複雜化制度化,連借工具都要跑流程,才真正把整間公司拖慢。
──看起來有效率,實則非常沒效率──
一堆累死人的文件
我以前讀過一篇文章,文章的內容是來討論有些工作其實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文章的作者自己親身實驗,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個禮拜沒有完成任何事情。一個禮拜後發現,整家公司並沒有因為他偷懶一個禮拜而產生負面的影響,反而帶來優良的效應。他的工作是文書處理。
工作的指標,會反映出做這份工作的人會怎麼去執行。
比如你的工作是讓生產的速度提升,你有兩個方向可以走。一、你可以加快流水線的速度,但這個不是長久的方法,甚至會讓產線的人員不滿,導致品質下降。第二個方法,你可以減少每個工作站不必要的動作流程,讓整體產能提升。
而愚昧的人會選擇用第一個方式,因為他覺得這樣做是最快也最簡單,但這只是因為他想讓自己方便罷了。聰明的人會用第二個方式,會讓流程簡單化。
而什麼樣的工作會讓簡單流程複雜化,那就是文書處理。
還記得我上面提到的簽呈故事嗎?他就是文書搞出來的大麻煩。
還不止那一點,文書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有在努力工作,設計出了一堆沒必要甚至會拖垮工作流程的表格出來,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從工具櫃拿出工具,原本不需要簽名的,變成需要簽名,而且簽名的過程非常複雜,必須走到辦公室找出簽名的單子,完成簽名才可以取走工具。還工具的時候也是如此。
最糟糕的是,有時候單子會簽到滿,這時候需要去找到那個文書,讓他把表格給印出來,才能簽名並取走工具。
一堆沒有用的表格,讓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的表格,都是由他一手創造出來的。
甚至他還設計出一個下班前要完成的事項,原本我們可以準時下班的,卻因為他為了彰顯自己很有工作價值,讓其他人產生相當大的不便,讓很多人討厭那時候的文書。
他怕被取代,於是創造更多文件、表格,確保別人離不開自己。
──複雜事情簡單化──
縮短工作流程,把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幸好,並不是所有人都把事情搞複雜。我也見過完全相反的人,他們會想盡辦法把流程簡化,能省下一秒鐘就省下一秒鐘。
我有個朋友,他工作能力非常強。他可以花三個月的時間,學會一般人需要花一年的時間才學到的技能。
他的工作能力,讓每一個帶過他的主管都豎起大拇指。
他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在思考一件事情:「如何把流程更簡單,哪怕是一個小動作,就算能縮短1秒鐘,我也想達到。」
他會去思考哪些工具常用得到,可以放在自己隨手可得的地方,甚至不用眼睛去看就摸得到他要的工具。
每次他分配到的工作,都能在要求的時間內完成。還可以走到其他同事身邊,協助他們完成手上的工作。
他這樣做並不是為了給公司產能提升,而是他不想要加班,希望能在下班之前,完成今天公司的產能要求。
他懂得取捨,知道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不論是在工作流程上,或是自己的生活上,知道什麼是重要的會留下,不重要的東西會捨去。留下來的,都是重要的人事物。
我在以前,還在用Instagram 做圖文創作的時候,我也很常去思考,如何把工作流程給簡單化。
從一個貼文需要花6個小時的時間,縮短到30分鐘就可以產出一篇圖文創作。
這在 AI 還沒盛行的年代,是非常快速且有效率的產出。
當有時間釋放出來,我就可以把時間拿去做其他有突破性的事情。
不論是去錄製 Podcast ,或是研究其他人的圖文創作。要是我沒有多餘的時間,根本無法去做這些有突破性的事情。
在職場上,可以看到很多事情都被複雜化了。明明很簡單,一兩個步驟就可以完成事情,非要拉長到五六個步驟完成。甚至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硬要多派一個人力,讓兩個人去完成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非常地沒效率。
在你的工作上,有沒有什麼工作流程是可以被縮減的?
你是一個會把事情給簡單化的人嗎?還是說,你都是那一個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