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遠見》文章的重點(出自《一開口,就讓人有好感》):
✦ 為什麼「同一句話」有人覺得受用、有人卻覺得受傷?
關鍵在 表達方式。成熟的人懂得「怎麼說」,而不只是「說什麼」。
✦ 嘲諷=被動式攻擊
- 嘲諷在心理學上屬於 被動式攻擊。
- 典型特徵:
- 間接表達不滿
- 逃避責任(「我只是開玩笑」)
- 會讓對方感到羞辱、困惑,進而破壞關係。
✦ 溝通時常見的 4 個地雷
- 不當口頭禪
「不是啊~」一開頭就讓人有防備心。 - 負能量爆棚
習慣性抱怨,會讓人想遠離。 - 心直口快
嘲諷、輕蔑,常被誤以為是直率,其實是無禮。 - 開玩笑逃避責任
「幹嘛這麼敏感?」漠視他人感受,關係惡化。
✦ 更成熟的替代說法
- 嘲諷 → 換成尊重
「那部分我們也有討論過,謝謝您的提醒,我們會再評估。」 - 指責 → 換成提問
「你為什麼這麼做?」→「你能告訴我哪裡有困難嗎?」 - 不理解 → 換成合作
「這不是當然的嗎?」→「我不太了解,可以再說明一次嗎?」
✦ 實用提醒
- 停頓+深呼吸:避免情緒化說話。
- 換位思考:從對方立場理解問題。
- 建立責任感:為自己說的話負責。
👉 簡單說:
成熟大人不踩「語言地雷」,少用嘲諷、輕蔑或否定開頭;多用開放式問句、尊重對方的表達。這樣不僅能建立信任,也能讓關係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