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聊聊「書適圈」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讀書讀多了,你是不是也發現——書雖然很多,但並不是每一本都能走進你的「書適圈」。

有時候,你翻開一本暢銷書,幾頁之後就想:「這些我早就知道了啊!」
有時候,你又覺得作者的方法似乎太過理想化,若真要操作起來,完全不符合現實。

這種落差感,常常讓人懷疑:我是不是選錯書了?還是閱讀對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

其實,這正是摸索與建造「書適圈」難免的過程。


為什麼會有「都知道」的感覺?

因為你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基礎。當你接觸到同類型的內容,就容易覺得「重複」或「無新意」。

尤其是在理財、效率、習慣養成這些領域,觀點本來就會反覆出現:

  • 「先存錢,再投資」
  • 「環境比意志力更重要」
  • 「找到能量來源,才能長期堅持」

這些觀點出現在不同書裡,看似浪費時間,其實是一種「交叉驗證」。當不同作者、在不同語境裡都反覆強調同一件事,它就很可能是跨領域的核心原理,值得你放心吸收。

👉 實際操作:

  • 快速瀏覽:遇到已知的觀點,不必細讀,只要確認作者有沒有新的詮釋或應用。
  • 加固筆記:把相同的觀點放進「長期筆記卡片盒」,作為思維基礎。

這不是「無聊的重複」,而是「知識在加固」。


為什麼會覺得「不適合我」?

另一種常見的挫敗感是:作者的方法聽起來完全不適合自己。

有人靠自由接案賺到第一桶金,有人主業穩定後才發展副業。但你的人生階段、資源與責任不同,照單全收只會徒增壓力。

與其懷疑自己,不如換個方式檢視:

  1. 這個方法要成立,需要哪些條件?(金錢、人脈、時間、專業能力…)
  2. 我現在有沒有,或者能不能創造這些條件?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代表這不是「我不行」,而是「這不是我的路」。
這種排除法,比盲目追隨更能幫助聚焦,讓你一步步找到自己的「書適圈」。


那我們要怎麼讀?

進階的閱讀,不局限於「找答案」,而是「建構立場」

三個策略,幫你更接近自己的「書適圈」:

  1. 把「知道了」當成驗證 重複出現的觀點,就是跨領域的「交叉印章」。放心收下,它們是基礎原理。
  2. 把「不適合」當成鏡子 不適合的方法,不是垃圾,而是照見你真正需要什麼的鏡子。
  3. 帶著「立場」讀 問自己:作者是怎麼看待自己,又怎麼講述自己的人生? 再問:我想用什麼方式來看待自己、講述自己?

覺察文字背後的立場,正是「策略敘事坊」的核心閱讀法。因為書裡的內容往往不只是技巧,而是一個人選擇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講述自己。當我們開始練習透過閱讀去檢視,透過文字去建構屬於自己的敘事,閱讀才能從被動輸入,轉化為主動成長。


實際的出口

所以,下次當你再問:「那我還要不要繼續讀這些書?」
我的答案是:要,但心態不同。

閱讀不再只是「找新鮮答案」,而是「找立場」。
書可以是參考,但人生的主體永遠是你自己。

當你開始覺得「這些我都知道了」,那不是挫敗,而是徵兆——代表你已經準備好,從一個單純的閱讀者,升級成一個思考者。

👉 歡迎加入「策略敘事坊」,一起完成這個轉換:從書頁到生活,從知識到立場,讓閱讀成為建構人生策略的工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策略敘事坊
18會員
98內容數
用敘事看見價值,用策略走出路徑。
策略敘事坊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我們常把「需求感」誤認為「需求」,就像「安全感」不等於「安全」。需求可以被滿足,但需求感往往是無底洞,甚至可能被他人操弄,讓心靈被幻影佔據。這篇文章帶你辨識需求與需求感的差別,理解需求感如何被製造,並學會透過需求感找到真實需要,將幻影轉化為力量,守護自我主權。
Thumbnail
2025/09/24
我們常把「需求感」誤認為「需求」,就像「安全感」不等於「安全」。需求可以被滿足,但需求感往往是無底洞,甚至可能被他人操弄,讓心靈被幻影佔據。這篇文章帶你辨識需求與需求感的差別,理解需求感如何被製造,並學會透過需求感找到真實需要,將幻影轉化為力量,守護自我主權。
Thumbnail
2025/09/17
嫉妒是種普遍卻常被壓抑的情緒,本文探討嫉妒背後的深層心理機制,如何透過誠實面對與轉化,將其化為追尋目標的動力。
Thumbnail
2025/09/17
嫉妒是種普遍卻常被壓抑的情緒,本文探討嫉妒背後的深層心理機制,如何透過誠實面對與轉化,將其化為追尋目標的動力。
Thumbnail
2025/09/03
從容面對內心矛盾與掙扎,學習與自己進行艱難對話,化解內耗,找回內在力量。
Thumbnail
2025/09/03
從容面對內心矛盾與掙扎,學習與自己進行艱難對話,化解內耗,找回內在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