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式寫作
我很少用這麼激烈的標題,但是我在便利商店因為書名書封而購買的《探索式寫作》真的是廢話連篇。簡單的說就是請拿一隻好寫的筆,加上不會太讓你費心的廢紙,開始寫,僅止於此。花了極大的篇幅在歌頌探索式寫作,但是甚麼是探索式寫作以及寫作的方法卻是幾乎少之又少。閱讀到最後我已經在用跳躍式的掃描著一行又一行的字句,在想書的前面幾頁那些歌功頌德的一大堆推薦文字是不是都是人情和人脈來著。
只有三個地方讓我用標籤做了記號。「幾乎每一個人都提到了其實他們寫作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溝通,而是要幫助自我思考。」所以跟自言自語地放聲思考類似,寫作也是將無形思想化作有形的過程,為了化作有形就必須有脈絡或者具體,或者,至少要成為一個句子。寫作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溝通,但是現在的通訊軟體,打字對談的行為也算是一種溝通吧?只有像現在這樣對著螢幕上的空白A4產出一個又一個的鉛字,沒有立即的回饋,所以可以一直寫一直寫,想到甚麼就寫出甚麼,這樣可以幫助自我思考嗎?這樣子,並非在和讀者溝通是嗎?
另外一個貼標籤的地方是說到「心理層次」和「治療式寫作」兩個小標的中間,有一個括號的內容是「請注意,我這裡所說的並不是臨床憂鬱症或是真正的創傷,這種狀況的最好處理方式還是要靠受過訓練專業人士的輔助,不過,對於日常焦慮,探索式寫作的日常魔法是最佳良方。」
請注意,又是一句對探索式寫作歌功頌德卻沒有說明甚麼是探索式寫作的話語。我會對這一句話貼標籤的用意,其實也只是對於臨床憂鬱症或真正創傷的敏感而已,因為大家都強調要尋求專業人士的輔助,誰是專業人士?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工等等的資源是嗎?
我可以獨斷的告訴讀到這裡的讀者,對於真正的精神病患,其實這些專業人士也都是無能為力的。精神科醫師只能不斷開著無法治癒你的藥物,精神科護理師則是要看顧或者管理住院的精神病患,放飯發藥抽血打針甚麼的,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其實也不確定自己所做的所談的是不是真正對病人有療效,社工界更是清楚知道自己能做的其實有限。
如果感覺不到自己是精神病患,那麼受苦的或許只是其他人,但如果感覺得到自己是精神病患,不但自己受苦他人也受苦,但好處是有自覺的話就會想要尋找解方。即使解方難尋。
第三個做標籤的地方是最後面的寫作提示清單。但當我重新看過一遍,也不過就是列出幾個不太切實際的寫作題目給你,讓你回答一些問題寫下自己的感覺而已。
整本書沒有手把手的教你如何探索式寫作,也沒有說明清楚甚麼是探索式寫作,只是不斷強調好奇心、謙卑、有趣等等形而上的心態和議題以及探索式寫作有多好多好多好等等而已。
探索式寫作到底是甚麼,我讀完整本書之後,還是覺得不清不楚。探索式寫作跟自由書寫有甚麼不同?書的開頭的作者自述自己的經歷,在凌晨三點抓起紙筆來寫下自己焦慮的問題,然後莫名其妙寫出了解決辦法,照著那些解決辦法竟然就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欸,這就是探索式寫作嗎?這不是自由書寫碰巧寫出了辦法而已嗎?
可以淘汰這本書了。不值得收藏。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