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快樂處方書封

真正的快樂處方書底
忘了是甚麼情況下看到這一本書而去圖書館找來看:《真正的快樂處方》。曾經在其他的書中看到,說,大家追求的其實不是成功,而是喜悅。我想,快樂也是一種喜悅。這一本書的書名很吸引我,因為我想要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我思考良久,其實我並不是很確定甚麼是幸福快樂,只是一個模糊的情緒概念而已。
這本《真正的快樂處方》的副標題是「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沒有錯,又是一本科普書!也是我最不擅長的領域。
書中說了很多大腦的部位和專有名詞。看久了也大概都會背了:杏仁核、海馬迴、白質、灰質、血清素、多巴胺...,諸如此類,書的最後還有一個專有名詞解釋列表,科學用書無誤。其實看得很不享受。對我而言,最好的書籍摘要已經在書的封面和封底一覽無遺:
- 想緩解壓力:20分鐘的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
- 要對抗焦慮:可以每周運動到筋疲力盡一次
- 提升專注力:最好早上運動
- 消除憂鬱症:每天散步30分鐘就能讓心情變好
- 增進記憶力:散步或輕鬆慢跑就行
- 發展創造力:跑步最有效
- 減緩衰老化:美洲走路2.5的小時能達成
沒了。
不是啦,書中舉了非常多的實驗和科學實證,只是我只想知道結果以及如何實踐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以看得覺得有點浪費時間啦!總之一句就是,要快樂就是要運動!因為大腦是為了運動而設計的!植物並不會動,所以沒有大腦,但凡是會動的動物,都是有腦的!這就是腦一開始演化存在的來源!
書中還舉了很多史前人類的例子,說原本人類的生活方式要獵食,其實一天到晚都在活動,現在的生活卻是相反,很少運動,但是我們的大腦卻沒有甚麼改變,還是石器時代的大腦但是活在數位科技的現代,因此,很多文明病其實來自於「動太少」。
我到最後幾乎又是用翻閱的方式將書給翻完。
書的最後有總結,其實看這個就有用處了啊!簡單明瞭:
- 運動三十分鐘比五分鐘好,但五分鐘也有用。
- 看到效果必須至少運動三十分鐘。
- 最好每周運動三次,每次四十五分鐘,確保心率加快。
- 盡量做心肺有氧訓練,對大腦好。
- 每周定期運動幾次,持續六個月,便會發現巨大的改變。
書中有強調,作者並非強調運動可以取代抗憂鬱劑,但是作者提出,運動可以有和抗憂鬱劑一樣的效果。呃,這不是欲蓋彌彰嗎?作者在書中說,因為抗憂鬱劑有市場利益,但免費的運動沒有市場利益,簡單的說就是為了錢,所以媒體醫療等行業宣傳著吃抗憂鬱劑的醫療效果,但卻對宣傳免費的運動一點興趣也沒有。
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我知道運動是非常好的,對人體有益的活動。但是為什麼我曾經聽體育老師說很多運動員到後來都有菸癮酒癮毒癮,因為運動比賽的壓力過大,造成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其實都需要輔導。為什麼我看中醫視頻說,身體虛寒還去運動只會增加疲勞,並不會有減重的效果。這些說法,又是為什麼呢?
如果說運動真的是真正的快樂處方,那些運動員選手每天都在運動訓練,應該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了吧?他們真的快樂嗎?我卻不能確定。書中有個高齡之後才在練田徑比賽的女人的例子,書中寫道她的身體健康導致腦袋也健康,因為很少高齡參加比賽,所以拿了很多金牌,最後也在很老的時候還神智十分清楚清醒。可以用這個例子來概論全部嗎?
總之,就是要運動。不過,如果讀書和運動我會選哪一個呢?圖書館和運動場,我之前某一個晚上選擇了圖書館,現在呢?看過這本書之後,我會怎麼選?
我現在還坐在這裡打字,可能還是圖書館吧?哎呀。

掃條碼用Line Pay贊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