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的沒落,更別說是老店,在今日是正常不過的事。在電商走入生活中後,想逛就可以逛,想買隨時買,只是"要等貨到"跟"到貨後開箱才有感"是唯二的缺點。我們興味盎然地討論各式線上線下的商業模式與行銷策略的同時,實體老店無聲的喘息卻是很難被聽見~
就在四個月前,不知道是哪裡不對勁,卡美突然想要動手作一個皮包,於是,展開了另一個手作的領域: 手縫皮件,卻是一個真實的老店沒落的有感衝擊的開始。
於是到附近的圖書借書、挑了幾本讀得下去的教學書(哀~看心情的閱讀障礙症一直是卡美最大的罩門),也同步到網路商店挑工具、收集了一些皮件材料或是手工DIY的實體店(大部分都集中在迪化街到台北車站的市民大道之間)。於是,就在網路商店亂買了一推材料工具後,動手到一半,才覺得皮料沒上油,縫製的邊緣寬度要怎麼抓?相關的問題接踵而來(皮都被我裁了說....)。想想真天真(or天兵),只憑著遙遠的國中家政課手縫了一個醜到不行的拼布抱枕的卡美,居然就這樣"潦"下去了....於是就在那週某日中午做完復健,下午剛好沒事,想說就來去天水街的那間皮件材料行吧!
到了那家老式的皮件材料店,果然跟之前去的DIY手工材料行不一樣,放的都是製作皮件的工具材料,老闆一樣一樣解說與介紹工具,買了想要的間距規跟保養油等材料,突然發現此店只營業週二到周五下午13:00~17:00! 換句話說,下班時間或周末都是沒開的。於是問了老闆為什麼只有這些時段,他悠悠的說因為皮件製作是冷門的行業,本來附近都有一些店關到只剩他這間了,卡美回說讓她想到了五分埔,老闆也提到前一陣子他幫朋友去附近迪化街認識的中藥行買人參,也是差不多的營業時間,大家都因為客源的減少,慢慢地收起來....那時卡美的雞婆+科技魂又上身,問了為什麼不上網開店呢? 那個"X皮"很方便呢? 老闆說也試過了,只是皮革工具入門有點檻,常常有人買錯又退之類的,也太麻煩了,所以電商也收了......最後,卡美要離開前,老闆說:下次要來可以先打電話來,他應該會撐到年底.....不擅安慰的卡美,只能回說老闆要撐住阿!默默地離開(有個字眼叫惆悵大概就是那時的心情吧~~~)
第二個衝擊發生在前幾天,念小一的兒子的A3尺寸功課袋,在開學沒幾週使用下,拉鍊壞掉了.....大概已經縫了幾個月的皮件,手又很癢想說去買個40cm(16吋)的拉鍊應該就搞定了吧? 想起幾個月前搜尋過可以買DIY材料的店,還包括那個幾乎存在各個菜市場附近的鈕扣行,應該有拉鍊吧? 就在google了許多週一不營業的鈕扣行後,卡美找到新店去了....店在靠近建國路附近的某棟建築物的二樓,想說材料行都是小本生意,二樓也很正常。一上樓,本以為會有很多玻璃櫥櫃放很多DIY的材料之類,但映入眼簾的是昏暗的燈光,四周的牆上都是積有灰塵的材料,像是毛線;窗戶那側也因為放材料,擋了光線,更沒想到是兩位老人家,年紀比我爸媽還大上十來歲在顧店,店裡的擺設就像小時候外婆家的雜貨店放到幾十年後的今天,也是灰灰的。一聽說要40公分的拉鍊馬上說沒有,老人家記憶力可是挺好的,也拿了其他尺寸給卡美看,證明沒有,真的讓卡美很不好意思,讓白髮又駝背的老爺爺起身去拿貨品。離開前,用了憋腳的台語問附近有沒有店也有賣?老婆婆無奈地說:謀囉!都收了~~~
寫文記錄老店沒落的同時,想到或許那時應該拍個店照或附近街景,但卡美那時真的心情很衝擊也很落寞,怎麼會想到還要照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