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那是印度的一個概念。內容是關於四個階級的制度規範。這四個階級分別是僧侶、戰士、平民、以及奴隸。這其實並不是什麼武斷的分配,而是基於人類社會(甚至是所有可能存在的有智慧群體生物)的自然規律所做的一種基於自然法則的體制。
其中僧侶象徵宗教(在這個時代則是意識形態)、戰士則是軍事、平民是金錢或金融、奴隸則是實體貨物(在這個時代則是工業生產)。
在理想的自然狀態下,意識型態會壓制軍事,軍事會壓制金錢,金錢會壓制工業。現在我再來講講我根據過去的歷史歸納出來的幾個法則。然後再來講講這個時代各國根據與瓦爾那相關的意識型態的博弈。瓦爾那的幾個法則
1.階級本身由他們提供的對應物定義。
一個生產螺絲釘的企業,有可能在五十年後轉型成金融業,或是保鑣業,從而使他們在階級上發生改變。
2.下位階級生產的對應物越多,面對上位階級就輸更多。
這是一個違反直覺的法則,但是卻符合經驗與實際上的邏輯推斷。這是因為下位階級的生產物的價值是被上位階級所控制的。
商人能夠對工匠生產的物品定價,而工匠生產的物品越多,商人的就能以更少的金錢來購買工匠的生產物,當然工匠能夠故意少生產物品來抬高價格,但是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商人能夠主動壓低物品的價格,反逼工匠多生產也是可能的,也就是順向的、上對下的壓制遠比下剋上還要來的容易,關於金融壓制工業的問題我在之前也有討論過。而商人面對軍人,軍人面對僧侶(意識形態的生產與控制者)都有類似的情況。

四大階級與他們對應的提供物
國際軍事-金融集團與工業克蘇魯之戰
在人類歷史中的許多時刻,有不少人試圖改變這個階級的形式,例如德川幕府就曾經試圖將米作為基礎通貨,試圖將農民的地位拉到商人之上。中國也曾經試圖將士商工農的社會形式轉變為士農工商,使商人的地位僅高於奴僕等。
而現在的世界正處於雙重性的階級性質的對抗,並且這個過程也到了最後,在不超過五年的時間內就會出現勝負。
首先第一重是在各國內部的、關於軍事與金錢勢力之間的對抗,我在之前有講過。在二十世紀中期,軍工複合體剛成形是,所謂的軍人更像是商人們的保鑣,但是到了八十年後的今天,這種關西逆轉,在現在的軍工複合體中,商人們更像是軍隊的附庸。
然後第二重就是發生在美國與中國之間,關於金錢勢力與工業之間的對抗,這其實是中國試圖逆轉金融壓制工業的政策在過去幾年爆發的結果。這與習近平的輕商重工政策有關,中國現在正在逆勢而行,通過大規模不計成本的興建工廠、大搞基礎建設。導致了中國產品價格的崩跌,以及其債務的上升,雖然這無法阻止美國的工業復甦計畫。但確實導致了自10年代以來最大量的生產過剩,並在這個過程中導致中國的負債增加以及其金融能力的衰弱,但與蘇聯不同中國還是成功地對第三世界傾銷了其產品。生產的工業垃圾在許多國家的高市佔率,過剩到導致不可逆轉通縮的生產量,以及政府不計一切的扶持工業,深怕一但工業生產停止就會永遠停止,這些都使中國有了工業克蘇魯的稱號。

為了對抗萬惡的資本主義,工業黨不惜克蘇魯化
但老實說,這不僅沒有削弱美國的金融霸權,反而導致了中國內部的金融凋敝,政府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喪失威望。而過量生產的商品即便傾銷式的進入某些國家,也不能夠與成本打平。唯一的慰藉是「至少我們還窮得只剩下工廠」,當然那些工廠如果沒有持續運作就會像是現在已經荒廢的某些基礎建設那樣生草,然後回歸荒野,彷彿沒有存在過。由於習近平的政策已經投入太多資金與資源在維持過量生產的工廠,而一但放鬆就會導致在某些產業托拉斯化的掌控被其他國家佔走,就像是如今的中國無人機生產正在被其他國家所取代那樣。可以說中國已經被這條路綁定了,解綁的最終時刻是在2014-2017這段時間,如果中國放棄工業的過度生產,早點拋棄世界工廠的地位並早點在工業上退縮,現在也不會搞到地方收入為負的情況。
而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美國內部工業體系的重建,原本這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美國的政策轉向上,韓國與台灣正在將其生產體系轉移回美國。當然這類事情能夠成功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點是西方文化,或是更正確地來說北歐新教文化中的工作倫理正在發揮作用,這種倫理使一部分群眾與決策者認為實業才是重要的事情,寧可工廠開在我家,我們的人活的苦一點沒關係,但是重要的工業生產是需要維護的傳統。當然這種思維也被批評是在跟中國捲工業,或是要美國人放棄輕鬆的律師與金融工作,要回去工廠搞生產等等,但這不妨礙川普與他的MEGA人支持執行工業重建的政策。
第二點則是美國的商業正在處於其被軍事政治壓制的起點(這徵召可以從川普對象是聯準會這樣的機構施壓知道),這剛好對美國過度繁榮的金融業起到了一點壓制的作用,並且使的工業能在這類制衡下重新發展的機會。
但總歸來說美國的工業復甦是建立在其商業繁榮與軍事霸權的基礎之上,而中國的工業克蘇魯體制則是建立在解放軍在軍事上對商業的壓制與強迫工業瘋狂擴張的揠苗助長式運作。這場博弈的結局在2024年川普當選後就注定了,今年只不過是美國勝利的趨勢變得更加明顯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