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教育界最常被提及的關鍵字之一就是 STEM 教學。STEM 是 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 的縮寫,它強調將這四大領域整合在一起,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新思維。對國中生來說,這正是他們接觸更深層科學概念的黃金時期。
為什麼 STEM 對國中科學學習重要?
在傳統的科學課程中,孩子們多半是「學知識、做實驗」,但往往缺少把知識應用在真實生活的機會。STEM 教學則讓孩子有機會把課本上的知識,轉化成具體的問題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學習「光與影」單元時,傳統教學可能是觀察太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而 STEM 活動則可能設計一個「太陽能小屋」挑戰,讓學生利用光線知識與數學計算,思考如何設計能節能的房子。這樣的學習,不僅讓孩子理解科學原理,更能激發他們的創意和邏輯思維。

家長可以看見的改變
透過 STEM 教學,孩子不僅僅在科學上進步,還會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提升:
- 動手能力:孩子學會運用工具、設計模型,而不是只有紙上談兵。
- 團隊合作:STEM 活動常需要小組討論,孩子能練習如何與同儕溝通、分工合作。
- 問題解決力:從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到設計方法驗證,這些思維訓練都是未來社會最需要的能力。
- 自信心:當孩子親手完成一個專案,會從中獲得成就感,也更相信自己能面對挑戰。
家長能做的支持
對國中生來說,科學的抽象性與學習壓力可能會讓他們覺得「難」或「沒興趣」。這時候,家長的支持非常重要:
- 鼓勵孩子參與學校或社區的 STEM 活動(例如科學營、創客課程)。
- 在家中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科學現象(例如:為什麼冰塊會浮在水上?手機是怎麼傳送訊號的?)。
- 重視孩子過程中的努力與創意,而不僅僅是考試成績。
結語
STEM 教學不只是培養孩子的「科學知識」,更是培養他們面對未來世界挑戰的能力。當孩子在國中階段能夠以開放的態度探索科學,並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他們會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學習動力與解題方法。身為父母的您,可以成為孩子最佳的夥伴,一起走在這條探索與創新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