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日誌 2025 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原生劇本頻率所散出來的比較 輕蔑

(無論是對他人還是自己)

只要和原生劇本的一等親角色在同空間裡

靜靜觀照自己內在的反應猶在 

即使已經看得很清楚 身心仍有糾結桎梏



把眼神全部收回來 手掌朝下 

肚臍眼和腳跟朝別處 注意力收回內

或者不待在同一個空間 精氣神就收緊多了



舊習氣的邀約

舊反應下也會答應(觀照是因為依賴性

即使在頻率上會被拖宕

當下滋生的依賴感的我也照舊模式答應

到飯店 使用衛浴 檢查感受

不走同節奏 同路線 檢查感受

聽白噪音 檢查感受

換位子坐 檢查感受

調節轉清晰時候 很明顯身體感知力和精神都抖擻了起來

漸漸理解Liberation

不是依賴

愛的真實性

是意識 潛意識成長的同盟接納

是理解和互相加乘由假練真的「在」

能有幾人抵達無我的慈悲 無謂

沒跑那麼遠 就先管當前清醒

就是純粹放手也沒我們以為的容易

體驗 做到 不是理解




即使夢到原生家庭的親人 一個偏袒我的善意 

都能帶著淚水睡醒 

心能練習多久而不起漣漪

清醒時視作理所應當 

潛意識的察覺才領略其中的難得

這些考試真的很不容易




今天的突破 是整天保持清晰

除了早上有衝動的內在起伏

整天大致沒有起伏的專注

被略過要說的話 也淡淡的平視




(那份說服原生成員的「想」還在 只是已然不是眷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Y J的沙龍
1會員
17內容數
HY J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5
坐在咖啡廳吧台的位置 兩個不認識的女孩在旁入座並開始聊天 其中一位是開了頻道的播主 起勁的聊著身心靈課程的內容 我發現聽了一些內容後自己開始有念頭跑出來 一直觀察自己的反應 聽到了阿卡西紀錄等等 中低高階(前世如何如何 夢境如何如何 聽的內在有起伏(有不認同想法出現 也沒有做到
2025/10/05
坐在咖啡廳吧台的位置 兩個不認識的女孩在旁入座並開始聊天 其中一位是開了頻道的播主 起勁的聊著身心靈課程的內容 我發現聽了一些內容後自己開始有念頭跑出來 一直觀察自己的反應 聽到了阿卡西紀錄等等 中低高階(前世如何如何 夢境如何如何 聽的內在有起伏(有不認同想法出現 也沒有做到
2025/10/04
常念叨的借假修真 練習不要被假帶走 不過接觸了才知道會不會被帶走  繼續對故事創作 對表演的練習 過程中參入內觀的元素 慢慢持續整理覺知實驗室的內容 如今其中顯著的念想 是「家庭 」 從小被灌輸那種社群家庭很深的羈絆 連早上看簡單的家庭動
2025/10/04
常念叨的借假修真 練習不要被假帶走 不過接觸了才知道會不會被帶走  繼續對故事創作 對表演的練習 過程中參入內觀的元素 慢慢持續整理覺知實驗室的內容 如今其中顯著的念想 是「家庭 」 從小被灌輸那種社群家庭很深的羈絆 連早上看簡單的家庭動
2025/10/03
與原生家庭成員一起出門 很充實 很感恩 只有在討論新聞的時候 我內在呈現放空 放空的時候內在反思 這是否是逃避的一種 聽完他想分享的內容後 我試圖將主題帶到探索觀照的方向 當下要檢查自我是不是處在硬性傳播的狀態 練習採用更多共同探討的口吻 不說「你」「我」 說「這個
2025/10/03
與原生家庭成員一起出門 很充實 很感恩 只有在討論新聞的時候 我內在呈現放空 放空的時候內在反思 這是否是逃避的一種 聽完他想分享的內容後 我試圖將主題帶到探索觀照的方向 當下要檢查自我是不是處在硬性傳播的狀態 練習採用更多共同探討的口吻 不說「你」「我」 說「這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Thumbnail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Thumbnail
在與人際關係或團體組織中。我們往往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內心波動,甚至會自導自演過多的情緒戲碼,如內疚、焦慮、懊悔等,拉離現實的當下。 許多人習慣性地認同並沉迷於自己的劇本,人生故事成為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然而,這些戲碼的長期堆積,不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可能引發衝突、暴力,甚至是集體層面的災難。
Thumbnail
在與人際關係或團體組織中。我們往往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內心波動,甚至會自導自演過多的情緒戲碼,如內疚、焦慮、懊悔等,拉離現實的當下。 許多人習慣性地認同並沉迷於自己的劇本,人生故事成為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然而,這些戲碼的長期堆積,不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可能引發衝突、暴力,甚至是集體層面的災難。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