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00 位圖解學員訪談計畫中,我特別期待聽到「老師」的聲音,因為他們不只是一個職業,更是陪伴無數孩子度過學習階段的引路人。
這一次,我坐下來訪談的是 任教 22 年的高中數學老師——婉嫻老師。
她的故事,既有數學的嚴謹,也有教育現場的溫度。從學生時期的選擇,到成為班導師的堅持,再到她與圖解的相遇,每一段都折射出教育工作者特有的韌性與柔軟。從學生到老師的初心
婉嫻老師的求學過程,其實相對順利,國中時,她就已經立下心願:未來要當一名老師。
高中的時候,迎來人生的一次小小的「猶豫」。在升學分組的抉擇上,她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理工科都要男生讀?女生難道不能挑戰嗎?」
於是,她毅然決定選擇二類組。
雖然生物因為害怕解剖被刪掉,物理與化學也不是特別擅長,但最終留下的,就是她最有興趣、最得心應手的——數學。
這個選擇,奠定了她之後的方向。大學數學系畢業,完成實習,順利考取教師證,她正式走上數學老師的道路,一走就是 22 年。
教學現場的挑戰:不在數學,而在人
談到教學生涯,她笑著說,其實在數學教學本身沒有遇到太多問題,因為她早已做好心理準備,接受學生普遍對數學的反彈與排斥感。
「數學很難」幾乎是預設答案,但這並不讓她感到挫折。
真正的挑戰,在於「人」——如何與學生互動,如何與家長溝通,以及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教育環境中,保持班級經營的穩定。
有時候,她也曾在心底冒出過「要不要就退休算了?」的念頭,這種念頭不是因為不愛教學,而是面對大環境變化太快,調適上有些吃力。
然而,不同於許多「等退休」的老師,婉嫻老師選擇了另一條路——持續學習,不斷調整。
這樣的積極態度,也讓她在 22 年的教學生涯裡,依然保持著對教育的熱情。
與圖解的相遇:從放著不學到持續累積
她與圖解的緣分,始於第一屆「圖文創作營」。當時,她是在臉書社團 「塗鴉吧!用視覺筆記翻轉人生」 看到相關資訊,又在歐陽立中老師的 Podcast 聽到分享,於是報名參加。
不過,第一次的學習,並不順利。
就像許多人買線上課程一樣,「買了就放著」,沒有督促,很快就中斷。
她笑著說:「這也是為什麼線上課程的完課率總是上不去,因為光是買課,就有一種『好像已經學會了』的幻覺。」
真正的轉折,是在參加了圖解陪跑營,連續五天,每天都有人帶領操作,再加上 AI 圖解力教練的指導,讓她開始真正養成練習習慣。
AI 教練不只是提供技術建議,甚至還會幫她的圖解設計出「系列標籤」——例如在左上角加上小小的符號,讓筆記看起來有延續性,這樣的細節,讓她驚呼:「原來圖解也能做得這麼專業!」
小格子的開始:累積圖像單字庫
一開始,她從最小的範圍開始練習。不是大張白紙,而是手帳上的小小「月曆格子」。
靈感不夠的時候,她就翻開課程附送的 365 張圖解金句卡,模仿裡頭的圖像與表情,逐格練習。
她說,這樣的練習就像在「累積圖解語言的單字庫」。
語言學習不能一開始就期待自己能演講,必須先背單字、學簡單句子;同樣地,圖解學習也要從小單位開始,慢慢累積,最後才能畫出完整的筆記。
從便利貼到 Podcast 筆記
隨著練習,她開始挑戰更多元的主題。
每週一到兩次,她會把喜歡的 Podcast 節目轉化為圖文筆記。
一開始,她被「主題」卡住,覺得必須固定在「教學相關」的內容,但 AI 教練提醒她,可以改用「頻道」來鎖定。
於是她選擇了幾位喜歡老師的頻道,主題多元,不容易枯燥。
當筆記累積下來,她不只是自己受惠,還分享到社群,讓更多需要的人也能看見。
到目前為止,她已經累積了 190 多篇圖解日記!這份堅持,讓她深刻體會到一句話:
「累積之下,才會有奇蹟。」
在數學教學上的應用
她也嘗試把圖解帶入數學教學。
雖然她笑說「有點失敗」,但我覺得這一點也不算失敗。
數學本身就是高度符號化的圖像語言,X、Y 的抽象世界對學生來說並不直觀。
但她嘗試用圖像把解題過程轉化成範例,或是在導師簽聯絡簿時,用小圖示給學生鼓勵。這些看似微小的嘗試,卻讓數學課不再只有公式與計算,而多了一份溫度。
更重要的是,學生開始對她說:「老師,我發現數學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這樣的回饋,對一名數學老師來說,比任何成績都更讓人感動。
一位數學老師的學習心態
訪談的過程,我特別被她的心態打動。
許多老師在教了二十多年之後,往往選擇安穩、等待退休,但婉嫻老師卻在這個階段,依然積極學習新工具,調整自己的角度,勇敢嘗試不同的做法。
這種「不設限」的精神,正是她能在教育路上走得長遠的原因。
她說,未來的目標是:
- 幫助更多學生愛上數學
- 持續探索圖解更多的應用
- 讓自己永遠保持學習的姿態
我的感觸
訪談結束後,我在心裡默默想著:
婉嫻老師的故事,其實就是許多教育工作者的縮影。
她從一開始的「放著不學」,到後來的「190 篇圖解日記」;
她從一個被學生誤解的「嚴肅數學老師」,到慢慢用圖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她從「等退休」的年資老師,成為一位仍然持續進化的學習者。
這樣的故事,不僅是她的轉變,也是圖解教育真正的力量。
來到最後...
婉嫻老師的故事,證明了圖解是一種可以學會的語言,無論你是老師、學生,還是想要提升思考與表達的職場人。
學習圖解,不需要天分,只需要願意給自己一個開始。
👉 如果你也想體驗圖解的力量,歡迎加入 每個人的第一堂圖解課:《圖解力全攻略》!
這堂課,會帶你一步步從零開始,累積屬於自己的圖解語言,讓你的學習、工作、生活,都能開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