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日記D78 『國民所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親愛的

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國民所得」。

最近有一則新聞引發關注:

2025 年,台灣的人均 GDP 預計將首度超越韓國,

這是自 2003 年以來的第一次反超。

但這個新聞,除了成就感,我們能從中讀出什麼經濟學上的意義呢?

第一層啟發:GDP 代表的是「國家創造價值的能力」

GDP,全名是「國內生產毛額」,

它並不是單純把一國人民的「收入」加總,

而是衡量一年內,國內所有生產活動中所創造出的「附加價值」總和。

比方說,一家麵包店用 20 元的原料烤出一條賣 60 元的麵包,

這中間增加的 40 元,就是這家店(含人工、設備、技術、服務等)所創造的附加價值。

不過要注意的是:那 20 元的原料成本,本身也可能來自其他企業(如農場、製粉廠)早已創造的附加價值,會分別在那些階段被計入 GDP,而非重複計算。

所以也可以這樣定義 GDP,他是在特定時間內(通常是一季或一年),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的「最終產品與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

就像上面麵包的最終價格是60元,這個價格中其實就包含了來自所有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價值增加。

總之,GDP 就像一場國家級的「價值創造比賽」,

不只看你搬了多少貨、用了多少資源,而是你「貢獻了多少新的價值」。

這也是為什麼像護國神山群的公司們,能大幅拉高台灣的 GDP:

他們的技術密集、生產鏈延伸全球、每一片晶圓都蘊含高附加價值。

但是除了高科技外,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持續的為這個社會貢獻屬於自己的價值。

我們也這向無論在何處持續鍥而不捨的您致上最高的敬意。

第二層啟發:經濟成長的意義,最終還是回到「人過得好不好」

經濟學中有個公式,常用來拆解 GDP 的組成:

GDP = C + I + G + (X - M)
(民間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出口減進口)

這不是冷冰冰的計算題,而是國家運作的縮影:

C:人民的購買力與信心。你敢不敢多吃一頓火鍋,代表你是否對未來有希望。

I:企業的擴張與創新。新開一家書店、一間咖啡館,都是在投資社會。

G:政府的花費方向,是不是改善交通、教育、醫療。

X - M:我們賣給世界的價值,是否比我們依賴世界的還多。

不過,GDP 再怎麼算,終究還是個數字。

它不告訴你人民快不快樂,也不衡量時間的自由、關係的緊密、生活的品質。

正如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曾提出的概念:

「GDP 能衡量幾乎一切,除了使生命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當然樂見台灣在世界上的經濟成長,

但我們更要思考:我們是為了 GDP 而活,還是為了幸福而努力?

在我們高興再次超越韓國的同時,有沒有也回頭想想這一路的不容易和關鍵可能在哪?

甚至在想想,在GDP持續成長的這些年裡,我們有沒有也幫助身邊的人讓彼此的生活都更朝正面前進?

親愛的你呢?

你最近有沒有為了更高的收入,犧牲了某些生活的空間?

還是正努力在「成長」與「感受」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願你不只是工作、創造、消費的齒輪,

而是擁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與尊嚴。

願我們都能用自己的方式,為這片土地創造價值,

也為自己的人生找到真正的「所得」。

——企鵝不捨小書房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企鵝不捨的沙龍
3會員
98內容數
歡迎來到 企鵝不捨小書房 的線上角落。這裡不僅是一家實體書店,更是一個靜靜等待你駐足的思想棲地。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遇上難題——是否該冒險?該妥協嗎?要堅持理想,還是先顧眼前?在這樣的時刻,希望這些文字能成為你的燈塔。
企鵝不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以唐代詩人白居易存詩最多的故事為引。他曾親抄四套《白氏文集》,分散寄存於三地寺院,成功對抗唐末戰火的焚毀。啟發一:手機壞掉,你會失去什麼?提醒我們重要記憶不會永安原處,必須主動為其找第二個家。啟發二:備份是向未來遞出的信物。它不只是防災,更是保存想被理解、想延續的記憶與信念的渴望。
Thumbnail
2025/10/06
以唐代詩人白居易存詩最多的故事為引。他曾親抄四套《白氏文集》,分散寄存於三地寺院,成功對抗唐末戰火的焚毀。啟發一:手機壞掉,你會失去什麼?提醒我們重要記憶不會永安原處,必須主動為其找第二個家。啟發二:備份是向未來遞出的信物。它不只是防災,更是保存想被理解、想延續的記憶與信念的渴望。
Thumbnail
2025/10/03
從梭羅《湖濱散記》切入,將其生活視為「交叉」的實驗。啟發一:人生選擇並非非此即彼,而是動態交叉。梭羅的生活是文明與自然交界處的平衡行走,真正的智慧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坐標。啟發二:內在的「交叉地圖」需時時校準。馬斯洛晚年提出「自我超越」需求,強調人生非線性推進,而是在多條道路間整合前進。
Thumbnail
2025/10/03
從梭羅《湖濱散記》切入,將其生活視為「交叉」的實驗。啟發一:人生選擇並非非此即彼,而是動態交叉。梭羅的生活是文明與自然交界處的平衡行走,真正的智慧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坐標。啟發二:內在的「交叉地圖」需時時校準。馬斯洛晚年提出「自我超越」需求,強調人生非線性推進,而是在多條道路間整合前進。
Thumbnail
2025/10/01
從梭羅《湖濱散記》的獨居實驗,探討「生活」的真諦。啟發一:生活不是安排出來的代辦清單,而是感受出來的覺知與回應。它提醒我們真正參與當下,而非僅完成任務。啟發二:簡樸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選擇了重點。梭羅的簡單是「過得很清楚」,當不再追求擁有全部,才能釐清什麼才是生命中不被取代的核心,選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2025/10/01
從梭羅《湖濱散記》的獨居實驗,探討「生活」的真諦。啟發一:生活不是安排出來的代辦清單,而是感受出來的覺知與回應。它提醒我們真正參與當下,而非僅完成任務。啟發二:簡樸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選擇了重點。梭羅的簡單是「過得很清楚」,當不再追求擁有全部,才能釐清什麼才是生命中不被取代的核心,選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按官方公佈的資料,中國2023年GDP為126萬億人民幣,合17.89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但人們卻感覺經濟增長不盡人意和憂慮經濟將進一步減緩。照說,按中國現在世界第二的經濟規模,即使按2-3%的年增長率,那也是不小的增長額。2023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接近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經濟總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