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記:拜占庭弓騎兵、希臘火、烏尊哈桑、君士坦丁堡名字、土耳其語發音特殊規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一)拜占庭弓騎兵

raw-image

拜占庭帝國其實也是有弓騎兵的。並且是直接從草原遊牧民族的戰技學習而來,包括喜聞樂見的複合弓、馬上射擊的能力……等等。

他們至少能從三個方向接觸到遊牧民族的戰法:

從東歐大草原南下的族群(匈人、阿瓦爾人……)

從高加索北側來的族群(可薩人……)

東面來的族群(波斯帝國訓練有素的騎兵隊、突厥人……)

聞名古今的拜占庭聖騎ㄅ……我是說東羅馬全覆裝甲騎兵也會攜帶弓箭,看情況使用弓箭射擊。

——雖說如此,但比起自行訓練上馬奔馳射擊的馬術、弓術,直接雇用遊牧民族好像比較快。所以中後期的拜占庭弓騎兵很多都是突厥系的傭兵。

附圖:Fireforge games的兵棋玩偶的紙盒圖,看起來蠻炫的。

&&&

(二)希臘火

raw-image

拜占庭文明利器,希臘火(Greek Fire)。因拜占庭帝國將其看作軍事機密,製作方式失傳至今。

在中世紀紀載中,很有趣的事情是,他們描述阿拉伯人、十字軍等不同勢力在守城之時,也會搬出「希臘火」。似乎希臘火並非秘傳。

不過若按照拜占庭軍事史學家John Haldon的說法,那時紀載者太過含糊籠統,他們可能只是把所有從天而降的火焰類兵器都統稱為希臘火,並不是真的大家都能使用這項拜占庭秘傳。

這個說法我覺得挺有說服力的。試想如果真的伊斯蘭世界、十字軍勢力遍地都是希臘火,那它的製作方法會至今無人知曉,也是挺奇怪的。

&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Greekfire-madridskylitzes1.jpg"

資料來源:

John Haldon, "Warfar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Byzantine World, 565-1204"

&&&

(三)烏尊哈桑

raw-image

烏尊哈桑(Uzun Hassan),曾經於十五世紀威鎮一方的白羊汗國蘇丹。一度為鄂圖曼帝國的大敵。

自從學了土耳其語後,才發現他名字蠻好玩的。Uzun 是「長、高」的意思,哈桑在阿拉伯語可以理解為「英俊」。「烏尊哈桑」直譯就是「高個帥哥」。

「偉大的蘇丹,高個帥哥的軍隊來了!」

&&&

(四)君士坦丁堡名字

raw-image

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歷史上有很多個名字,包括「新羅馬」、「沙皇之城」、「偉大之城」、「諸城之女皇」等等。但市民日常間有個更簡單了當的叫法:「the 城市」(ἡ Πόλις)。暗喻了君士坦丁堡作為偉大城市的地位。

順帶一提,正因為他們平常叫它「the 城市」,所以才會從「進城去」(εἰς τὴν Πόλιν,eis tin Polin)這句話,衍伸出今日「伊斯坦堡」的名字。

&&&

(五)土耳其語發音特殊規則

土耳其語的e發音對我來說挺神秘的。有一個教科書沒有記載的規則:當該音節最後字母是l、n、r的時候,e要改成像是英文「hat」的a的聲音。

——但首先,有不少例外,例如「立刻(hemen)」就沒改。再來,用耳朵聽下來的感想是,其實也不是真的跟a等同,比較像介於之間,我覺得反而比較接近「ɛ」的聲音。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12會員
1.1K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10/05
拜占庭長年不使用十字弓。原因之一,是他們採納了另一種適用於輕裝、快速戰爭的兵器:Solenarion,又翻譯成拜占庭片箭。 上回說到拜占庭淘汰掉十字弓時,有位仁兄厲聲斥責我胡言亂語,說弩反擊劫掠騎兵的作用在秦皇漢武時早已得到證實,弩手訓練比弓手簡易,我所說的「成本效益」論一派胡言。 不過,我
Thumbnail
2025/10/05
拜占庭長年不使用十字弓。原因之一,是他們採納了另一種適用於輕裝、快速戰爭的兵器:Solenarion,又翻譯成拜占庭片箭。 上回說到拜占庭淘汰掉十字弓時,有位仁兄厲聲斥責我胡言亂語,說弩反擊劫掠騎兵的作用在秦皇漢武時早已得到證實,弩手訓練比弓手簡易,我所說的「成本效益」論一派胡言。 不過,我
Thumbnail
2025/10/04
隨著第四次十字軍在1203年夏季駐紮於君士坦丁堡附近,一場大戰山雨欲來,似乎是不可避免了。不過,雙方都還想要在努力一下,看能不能搓掉這場戰事。 十字軍之所以想搓掉戰事,是因為他們並無信心能攻陷近千年不倒的君士坦丁堡城牆。 東羅馬宮廷則更簡單:希望他們帶著阿列克賽皇子滾得越遠越好。 於是,在
Thumbnail
2025/10/04
隨著第四次十字軍在1203年夏季駐紮於君士坦丁堡附近,一場大戰山雨欲來,似乎是不可避免了。不過,雙方都還想要在努力一下,看能不能搓掉這場戰事。 十字軍之所以想搓掉戰事,是因為他們並無信心能攻陷近千年不倒的君士坦丁堡城牆。 東羅馬宮廷則更簡單:希望他們帶著阿列克賽皇子滾得越遠越好。 於是,在
Thumbnail
2025/10/01
十字軍對東羅馬/拜占庭最大的惡感之一,就是總覺得東羅馬宮廷瞧不起人,舉手投足間好像總把「拉丁人」低看一等。 當然,就東羅馬的角度來說,那只是上千年傳承下來世界秩序的體現,但有的時候,這份自傲就多少有點不識時務。 其中一個案例,發生於第三次十字軍,神羅皇帝腓特烈.巴巴羅薩通過東羅馬的巴爾幹半島
Thumbnail
2025/10/01
十字軍對東羅馬/拜占庭最大的惡感之一,就是總覺得東羅馬宮廷瞧不起人,舉手投足間好像總把「拉丁人」低看一等。 當然,就東羅馬的角度來說,那只是上千年傳承下來世界秩序的體現,但有的時候,這份自傲就多少有點不識時務。 其中一個案例,發生於第三次十字軍,神羅皇帝腓特烈.巴巴羅薩通過東羅馬的巴爾幹半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拜占庭帝國」是後世發明的稱呼。帝國的人從來不叫自己「拜占庭人」,而是繼續叫自己「羅馬人」。 在帝國滅亡後,西歐開始使用「拜占庭」來稱呼這個帝國。早先是有貶意的,恥笑帝國「不知進取、抱殘守缺、繁複無聊」等等。 現代學者雖然繼續使用這個詞彙,但基本上已沒有這樣負面的態度,並且
Thumbnail
我想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拜占庭帝國」是後世發明的稱呼。帝國的人從來不叫自己「拜占庭人」,而是繼續叫自己「羅馬人」。 在帝國滅亡後,西歐開始使用「拜占庭」來稱呼這個帝國。早先是有貶意的,恥笑帝國「不知進取、抱殘守缺、繁複無聊」等等。 現代學者雖然繼續使用這個詞彙,但基本上已沒有這樣負面的態度,並且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自從拜占庭喪失埃及、北非、敘利亞以後,雖然帝國的疆域大幅縮小,但同時也使他們的防線來到較易守衛的多山地帶,安納托利亞東緣。 即使如此,這些山脈地帶仍有一些隘口可以讓外敵攻入,而邊境堡壘離君士坦丁堡還是很遠的。於是拜占庭就跟許多疆域廣袤的古代帝國一樣,同樣想到了用火傳訊:烽火台系統。 一座一座的烽
Thumbnail
自從拜占庭喪失埃及、北非、敘利亞以後,雖然帝國的疆域大幅縮小,但同時也使他們的防線來到較易守衛的多山地帶,安納托利亞東緣。 即使如此,這些山脈地帶仍有一些隘口可以讓外敵攻入,而邊境堡壘離君士坦丁堡還是很遠的。於是拜占庭就跟許多疆域廣袤的古代帝國一樣,同樣想到了用火傳訊:烽火台系統。 一座一座的烽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不少讀者可能聽說過,戰國時代,趙國的君主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趙國戰力大增,成為戰國七雄中可與秦國匹敵的大國。 草原遊牧民族靈活的馬術、奔馳中仍可發箭的箭術,的確為不少定居國家稱羨。實際上不只趙國,許多帝國都曾經試圖模仿遊牧民族的騎射功夫。包含在西方的拜占庭帝國。 從最知名的匈人阿提拉開始,拜占庭
Thumbnail
不少讀者可能聽說過,戰國時代,趙國的君主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趙國戰力大增,成為戰國七雄中可與秦國匹敵的大國。 草原遊牧民族靈活的馬術、奔馳中仍可發箭的箭術,的確為不少定居國家稱羨。實際上不只趙國,許多帝國都曾經試圖模仿遊牧民族的騎射功夫。包含在西方的拜占庭帝國。 從最知名的匈人阿提拉開始,拜占庭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大家可能在教科書上學到過,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鄂圖曼土耳其征服拜占庭帝國後,許多拜占庭帝國的學者,帶著古典典籍、知識(例如古希臘語)前往包含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各地。他們的到來促進了追求古典的文藝復興運動發展。不過,這群移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他們是怎麼安身立命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們
Thumbnail
大家可能在教科書上學到過,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鄂圖曼土耳其征服拜占庭帝國後,許多拜占庭帝國的學者,帶著古典典籍、知識(例如古希臘語)前往包含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各地。他們的到來促進了追求古典的文藝復興運動發展。不過,這群移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他們是怎麼安身立命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們
Thumbnail
Cataphract(Κατάφρακτος),在希臘語中,意思是「全覆裝甲騎兵」。顧名思義,這種重型騎兵全身披掛,完全由鱗甲、鎖子甲包裹,連坐騎也不例外。在古典時代,這些重騎兵揮舞長矛,朝著步兵陣列衝鋒的場面,真可說是死亡代名詞。 不過,這種騎兵並非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獨有。古典時代以來,「全
Thumbnail
Cataphract(Κατάφρακτος),在希臘語中,意思是「全覆裝甲騎兵」。顧名思義,這種重型騎兵全身披掛,完全由鱗甲、鎖子甲包裹,連坐騎也不例外。在古典時代,這些重騎兵揮舞長矛,朝著步兵陣列衝鋒的場面,真可說是死亡代名詞。 不過,這種騎兵並非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獨有。古典時代以來,「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