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新手必看】掛耳包咖啡怎麼沖才不會太淡?新手必學 5 大技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掛耳包咖啡怎麼沖才不會太淡?新手必學 5 大技巧

掛耳包咖啡怎麼沖才不會太淡?新手必學 5 大技巧

很多咖啡新手喜歡掛耳包,因為方便、隨時隨地都能沖。但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怎麼沖都覺得太淡!」其實,掛耳包沖泡有訣竅,只要掌握水量、水溫、注水方式,就能讓風味更濃郁,不再像喝「咖啡味的開水」。本文整理 5 個實用技巧,幫助你把掛耳包沖出媲美咖啡館的風味。

為什麼掛耳包咖啡容易太淡?

  1. 粉量有限:掛耳包通常裝 8–12g 咖啡粉,比一般手沖常用的 15–20g 少很多。
  2. 水量不精準:許多人隨手加熱水,導致粉水比過高,自然喝起來偏淡。
  3. 沖泡太快:如果水一口氣沖下去,萃取不足,風味就會薄弱。

了解原因後,我們就能用技巧來改善。

掛耳包咖啡不會太淡的 5 大技巧

1. 控制粉水比

  • 建議 1:15 – 1:17 的粉水比。
  • 假設掛耳包有 10g 咖啡粉,那麼水量控制在 150ml – 170ml。
如果你喜歡濃一點,就用 150ml;喜歡清爽,就用 170ml。

2. 使用熱水溫度

  • 推薦水溫:90–92℃。
  • 水溫太低會萃取不足,味道淡;太高則可能過度萃取,產生苦澀。
  • 小技巧:如果沒有溫度計,可以讓水煮沸後放置 30 秒左右再沖。

3. 先悶蒸再注水

  • 沖熱水約 20–30ml,先潤濕咖啡粉,讓二氧化碳釋放。
  • 等待 30 秒再繼續沖,可以避免咖啡因氣泡阻礙萃取。
這一步會讓咖啡更順口、不會有「尖酸」或「澀感」。

4. 分段小水柱注水

  • 避免一次把水沖滿,改用 2–3 段小水柱注入。
  • 水流控制在「細、穩、慢」,不要大水沖擊咖啡粉。
  • 每次注水時,盡量讓水均勻分布,避免只集中在中間或邊緣。

5. 減少晃動,保持穩定

掛耳包的結構不如濾杯穩定,過度搖晃或快速倒水,容易導致粉層破壞、萃取不均。

建議把杯子放在桌上,穩定注水,不要手持搖晃。

進階技巧:掛耳包也能更專業

  • 加冰塊沖冰咖啡:用一半的水量沖泡(例如 80ml 熱水),直接滴在冰塊上,就是清爽冰掛耳。
  • 使用電子秤:精準掌握水量,避免「隨便沖」導致淡味。
  • 雙掛耳法:想要更濃,可以一次使用兩包,模擬手沖比例。

作者|啡常時光

掛耳包咖啡看似簡單,但其實也藏著「小學問」。只要注意粉水比、注水方式,就能把掛耳包喝出層次感。下次再泡的時候,不妨試著拿起電子秤,好好控制水量,你會發現——掛耳包也能變好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啡常時光
48會員
163內容數
啡常時光,邀你慢下來,啜飲一口屬於你的特別時光
啡常時光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為什麼同一顆咖啡豆,味道會差很多? 很多人買了精品咖啡豆,卻發現沖出來的咖啡不是太酸就是太苦。其實問題不一定在豆子,而是 咖啡沖煮的六大變因。只要掌握好「水溫、水質、研磨、粉水比例、時間、器具」,你就能在家沖出咖啡館等級的風味。
Thumbnail
2025/09/17
為什麼同一顆咖啡豆,味道會差很多? 很多人買了精品咖啡豆,卻發現沖出來的咖啡不是太酸就是太苦。其實問題不一定在豆子,而是 咖啡沖煮的六大變因。只要掌握好「水溫、水質、研磨、粉水比例、時間、器具」,你就能在家沖出咖啡館等級的風味。
Thumbnail
2025/09/16
在家做拿鐵不難,重點是 濃縮咖啡的準備與豆子的選擇。只要掌握濃度與比例,不論用義式機、摩卡壺或手沖,都能做出媲美咖啡館的好喝拿鐵。進一步還能玩出冰拿鐵、焦糖拿鐵等變化版,讓居家咖啡更有趣。
Thumbnail
2025/09/16
在家做拿鐵不難,重點是 濃縮咖啡的準備與豆子的選擇。只要掌握濃度與比例,不論用義式機、摩卡壺或手沖,都能做出媲美咖啡館的好喝拿鐵。進一步還能玩出冰拿鐵、焦糖拿鐵等變化版,讓居家咖啡更有趣。
Thumbnail
2025/09/13
很多人第一次嘗試淺焙咖啡時,常會被「酸味」嚇到,甚至誤以為咖啡壞掉了。其實,這股酸感來自咖啡豆本身的風味特質,背後有科學原因,也蘊含著咖啡最迷人的層次。本文將深入解析淺焙咖啡酸味的來源,並提供簡單好上手的沖煮技巧,幫助你把酸感轉化為「果香與明亮」的享受。
Thumbnail
2025/09/13
很多人第一次嘗試淺焙咖啡時,常會被「酸味」嚇到,甚至誤以為咖啡壞掉了。其實,這股酸感來自咖啡豆本身的風味特質,背後有科學原因,也蘊含著咖啡最迷人的層次。本文將深入解析淺焙咖啡酸味的來源,並提供簡單好上手的沖煮技巧,幫助你把酸感轉化為「果香與明亮」的享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終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它比任何其他的釀造方法更豐富,更醇厚、更濃郁、更強烈。目前大多數的製作方法會讓你掌握咖啡濃縮而製作出一杯冷泡咖啡,炎炎夏日是享用冷泡咖啡的最佳時刻。 冷泡咖啡和熱咖啡一樣,都是用同樣的材料,水和研磨後的咖啡豆,以同樣的方式製作而成。水粉比、水質、咖啡豆、研磨設置、攪拌、時間
Thumbnail
最終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它比任何其他的釀造方法更豐富,更醇厚、更濃郁、更強烈。目前大多數的製作方法會讓你掌握咖啡濃縮而製作出一杯冷泡咖啡,炎炎夏日是享用冷泡咖啡的最佳時刻。 冷泡咖啡和熱咖啡一樣,都是用同樣的材料,水和研磨後的咖啡豆,以同樣的方式製作而成。水粉比、水質、咖啡豆、研磨設置、攪拌、時間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注水小技巧: 從內向外與從外向內的注水方法,也會讓咖啡風味也所不同。 內向外: 風味乾淨有層次,讓細粉向外擴散,流速較快,風味乾淨且有層次。 外向內: 風味厚實圓潤,形成類似半浸泡的狀態,使口感更圓潤、甘甜。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注水小技巧: 從內向外與從外向內的注水方法,也會讓咖啡風味也所不同。 內向外: 風味乾淨有層次,讓細粉向外擴散,流速較快,風味乾淨且有層次。 外向內: 風味厚實圓潤,形成類似半浸泡的狀態,使口感更圓潤、甘甜。
Thumbnail
手沖咖啡是一種看似簡單卻充滿變數的沖煮方式,手沖咖啡技巧需要一定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析手沖咖啡的技巧,幫助你避免常見錯誤,沖出最佳風味。 本文的目標是提供一個詳細的指南,從選豆、研磨、注水到調整參數,讓你在家也能享受精品咖啡。
Thumbnail
手沖咖啡是一種看似簡單卻充滿變數的沖煮方式,手沖咖啡技巧需要一定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析手沖咖啡的技巧,幫助你避免常見錯誤,沖出最佳風味。 本文的目標是提供一個詳細的指南,從選豆、研磨、注水到調整參數,讓你在家也能享受精品咖啡。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品質不僅取決於咖啡豆的品質,還取決於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度、研磨方式以及保存方法。本文章將從最適宜手沖咖啡豆的研磨粗細開始,討論到電動/手動磨豆機優缺點、以及研磨相關的知識,最後也會詳細說明咖啡粉的存放方式和最佳賞味期限,透過閱讀本文您將迅速了解跟研磨咖啡有關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品質不僅取決於咖啡豆的品質,還取決於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度、研磨方式以及保存方法。本文章將從最適宜手沖咖啡豆的研磨粗細開始,討論到電動/手動磨豆機優缺點、以及研磨相關的知識,最後也會詳細說明咖啡粉的存放方式和最佳賞味期限,透過閱讀本文您將迅速了解跟研磨咖啡有關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Thumbnail
手沖咖啡水溫對於最終的咖啡風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選擇適當的水溫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取咖啡中的風味化合物,還能避免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本文介紹了水溫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溫範圍和相應的效果。此外,還介紹了手沖咖啡的基本步驟和水粉比例的重要性。
Thumbnail
手沖咖啡水溫對於最終的咖啡風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選擇適當的水溫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取咖啡中的風味化合物,還能避免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本文介紹了水溫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溫範圍和相應的效果。此外,還介紹了手沖咖啡的基本步驟和水粉比例的重要性。
Thumbnail
前言 在咖啡愛好者的世界裡,手沖咖啡一直佔有特別的地位。不同於咖啡機自動沖泡的方式,手沖咖啡更像是一門藝術,需要細心的準備和技巧。本文將從手沖咖啡的工具選擇開始,一步步為你解析手沖咖啡的全套流程,讓你能夠一次搞懂手沖咖啡的精髓,並開啟你的手沖咖啡之旅。
Thumbnail
前言 在咖啡愛好者的世界裡,手沖咖啡一直佔有特別的地位。不同於咖啡機自動沖泡的方式,手沖咖啡更像是一門藝術,需要細心的準備和技巧。本文將從手沖咖啡的工具選擇開始,一步步為你解析手沖咖啡的全套流程,讓你能夠一次搞懂手沖咖啡的精髓,並開啟你的手沖咖啡之旅。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