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松牧師講道的重點整理 :
《不為錢焦慮的秘密》 (The Secret to Not Being Anxious About Money)
這篇信息針對當前時代的通貨膨脹、物價高漲和薪資縮水所帶來的恐懼與焦慮,教導信徒如何透過《詩篇》37、49和62篇的教導,成為有信念、強大的基督徒。
核心秘密一:棄絕 比較 與 嫉妒,安居地上
• 避免比較陷阱: 不要活在比較之中,別人的生活不應該成為你的績效指標(KPI)。
• 不要為惡人心懷不平: 不要為作惡的人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那些行不義的人,因為惡人終有天收,上帝會處置他們。惡人如同快被割下的草,快
要枯乾。
• 嫉妒的本質: 嫉妒是現代人非常忽略的深層罪惡。
嫉妒的本質是貪戀他人所擁有的事物,因為得不到而產生厭惡。
• 消費時代的衝擊: 社交媒體(如IG、Facebook)充滿「高光時刻」,不斷刺激慾望,
助長向上攀比的比例,導致全世界的人自尊心越來越低,活在一個
充滿嫉妒的時代中。
• 解決之道: 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安居地上,以祂的信實
(真 理)為糧,
並當以 耶和華 為樂,用這兩者來抵消不滿與嫉妒
的心。
核心秘密二:金錢是工具,而非救主
• 金錢無法救贖生命: 錢非常重要,但它不是救主。你的存款無法換到天堂的門票。
依賴財富、自恃錢財多的人,沒有一個能贖自己的弟兄或將贖價
給神,使人長遠活著或不見地府。人死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
• 區分工具與主人: 我們應當讓錢成為為我們效力的「工具」,而非成為控制我們一切的
「主人」。
◦ 主人: 如果所有決策( 小至買早餐,大至找工作、換教會 )都是為了賺更多錢,金
錢就是你的主人(侍奉瑪門)。
◦ 工具: 如果你拒絕做某項決定,因為它違反你的價值觀或不榮耀 神,那麼你就是錢
的主人,錢對你而言就是工具。
核心秘密三:以雅威為心安的定錨
• 真正的避險基金: 真正的避險基金是雅威( 耶和華 )。
• 專心等候神: 詩篇62篇指出,應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救恩和盼望是從祂
而來。
• 上帝是我們的磐石: 祂是我們的磐石、拯救和庇護所(避難所)。經歷神會使我們從
「必不大大搖動」成長到「必不動搖」的成熟宣告。
現代社會的挑戰:「 新窮人 」的困境
• 新窮人的定義: 根據社會學家齊克蒙特鮑爾的論述,在後現代的「液態化社會」(消費
型社會)中,貧窮換了形式。新窮人不是缺乏食物或工作的工業時代
窮人,而是無法合格參與消費而被邊緣化的人。
• 排斥的羞恥: 在消費社會中,人們的價值通過消費力定義( 如開什麼車、買什麼房、
喝什麼咖啡 ),跟不上消費節奏的人會被定義為社會的垃圾。
這種 被排斥的羞恥感 比 物質匱乏 更痛苦。
• 消費取代上帝: 就像工業時代工作取代了上帝一樣,在當前時代,消費取代了上帝,
不能消費就會喪失價值。 -- 這就是傻蛋的詭計陰謀!!
福音的出路與操練
• 身份重塑: 你的身份不是藉由你的工作或消費來定義,而是在耶穌基督裡,你是被
上帝收養的孩子,擁有新造的身份。
• 教會的見證: 教會應當成為一個不以職業或消費能力來彼此打量的群體,是弟兄姐妹
彼此扶持、禱告的地方。
• 基督徒的靈魂貧窮: 最可悲的是,許多基督徒將社會上的攀比心態帶入教會,用教會
的事奉、頭銜或活動參與來定義自己的身份(如「我是小組
長」、「我有奉獻」),使得靈魂依然貧窮。
• 實踐操練:
1. 簡樸生活與積極預備: 積極面對債務,列預算、記帳,區分「需要」與「想要」,並
避免消費主義的陷阱。
2. 知足心態與感恩練習: 每日數算可以向神感恩的小事。
3. 分享的習慣與支持的團體: 建立資源互助的文化,透過小組在風浪中互相扶持、鼓
勵,效法基督分享、給予的生命( 成為 Giver )。
• 義無反顧的喜悅: 牧師分享自身經歷,當他願意回到義無反顧、即使貧窮也全然侍奉
神的狀態時,他經歷了極大的喜悅和富足,因為他知道「一無所
失」( nothing to lose )所以義無反顧。
真正的富足來自於知足與敬虔。
《 基督徒的生活態度:棄絕偶像與嫉妒 》
這篇信息摘要概括性地強調了基督徒應當持有的基本生活態度:
• 對金錢和偶像的態度: 必須棄絕 比較 與 嫉妒。
• 對待惡人: 不要為作惡行不義的人心懷不平。
• 核心信仰: 要完全信靠 神。
• 生活模式: 要義無反顧地跟隨 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