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次十字軍為什麼會打君士坦丁堡?在流行的野史中,「威尼斯陰謀」當然最有名,但同時還有另一個很少談到的人物:施瓦本的菲利浦。
施瓦本的菲利浦是誰呢?他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施瓦本公爵」,並且,也是著名的神羅皇帝「腓特烈.巴巴羅薩」的小兒子。當時,菲利浦忙著打神羅內戰,爭奪皇帝的位子,並沒有繼承父兄大業,率軍前往十字軍戰場。
那麼,他又為什麼會跟第四次十字軍扯上關係呢?
原因在於:菲利浦是失勢的拜占庭廢帝伊薩克二世的女婿,也就是流亡皇子阿列克賽.安傑羅斯的姊夫——而阿列克賽就是跟第四次十字軍達成協議、請他們到君士坦丁堡「勤王」的主角。
正因為有這層關係,阿列克賽.安傑羅斯在歐洲到處流浪的時候,有好長一段時間,是在施瓦本的菲利浦那兒待著,接受姊姊、姊夫的庇護。
在那裡,流亡皇子還見過另外一個人:蒙費拉特侯爵鮑尼法斯,也是第四次十字軍名義上的領導人。
於是,第四次十字軍進攻君士坦丁堡的起源,就存在這樣一個說法:皇子和鮑尼法斯早就在施瓦本公爵那談好了,並且在公爵的策畫下,皇子於是派人前往札拉,向第四次十字軍請求協助。
——以上就是「神羅陰謀論」的大要,雖然中文世界不太清楚,但在第四次十字軍的野史中,也算是頗有重要性的說法。
不過要澄清的是,以上故事,能確證的只有以下四點:
一、施瓦本公爵是皇子的姊夫,並且有庇護他
二、鮑尼法斯真的在那裡見過皇子
三、皇子使節到十字軍那兒時,皇子應該還自施瓦本公爵那裡
四、鮑尼法斯後來確實替皇子在十字軍面前背書
換言之,具體上他們三人有何協議,只是推論而已。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可能也是存在的:「施瓦本公爵礙於妻子的面子照顧下失勢的皇子,但正忙著打內戰,根本沒興趣涉入他那些陰謀。」
而鮑尼法斯只是名義領袖,十字軍決定要去哪裡,終究是走集體領導制。所以「神羅陰謀論」就筆者所見,專業學者中信的人也不是這麼多。
不過「神羅陰謀論」即使不成立,但還是昭示了整場遠征中歐洲內部政治的要素(畢竟皇子受姊夫照顧是事實)。這場十字軍畢竟不是孤立事件,當時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政治衝突、聯繫還是深深影響這場征伐的進程的。
&
資料來源:
Michael Angold, "The Fourth Crusade: Event and Context ", Routledge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