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羅皇帝(暫):第四次十字軍的藏鏡人?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第四次十字軍為什麼會打君士坦丁堡?在流行的野史中,「威尼斯陰謀」當然最有名,但同時還有另一個很少談到的人物:施瓦本的菲利浦。

施瓦本的菲利浦是誰呢?他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施瓦本公爵」,並且,也是著名的神羅皇帝「腓特烈.巴巴羅薩」的小兒子。

當時,菲利浦忙著打神羅內戰,爭奪皇帝的位子,並沒有繼承父兄大業,率軍前往十字軍戰場。

那麼,他又為什麼會跟第四次十字軍扯上關係呢?

原因在於:菲利浦是失勢的拜占庭廢帝伊薩克二世的女婿,也就是流亡皇子阿列克賽.安傑羅斯的姊夫——而阿列克賽就是跟第四次十字軍達成協議、請他們到君士坦丁堡「勤王」的主角。

正因為有這層關係,阿列克賽.安傑羅斯在歐洲到處流浪的時候,有好長一段時間,是在施瓦本的菲利浦那兒待著,接受姊姊、姊夫的庇護。

在那裡,流亡皇子還見過另外一個人:蒙費拉特侯爵鮑尼法斯,也是第四次十字軍名義上的領導人。

於是,第四次十字軍進攻君士坦丁堡的起源,就存在這樣一個說法:皇子和鮑尼法斯早就在施瓦本公爵那談好了,並且在公爵的策畫下,皇子於是派人前往札拉,向第四次十字軍請求協助。

——以上就是「神羅陰謀論」的大要,雖然中文世界不太清楚,但在第四次十字軍的野史中,也算是頗有重要性的說法。

不過要澄清的是,以上故事,能確證的只有以下四點:

一、施瓦本公爵是皇子的姊夫,並且有庇護他

二、鮑尼法斯真的在那裡見過皇子

三、皇子使節到十字軍那兒時,皇子應該還自施瓦本公爵那裡

四、鮑尼法斯後來確實替皇子在十字軍面前背書

換言之,具體上他們三人有何協議,只是推論而已。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可能也是存在的:「施瓦本公爵礙於妻子的面子照顧下失勢的皇子,但正忙著打內戰,根本沒興趣涉入他那些陰謀。」

而鮑尼法斯只是名義領袖,十字軍決定要去哪裡,終究是走集體領導制。所以「神羅陰謀論」就筆者所見,專業學者中信的人也不是這麼多。

不過「神羅陰謀論」即使不成立,但還是昭示了整場遠征中歐洲內部政治的要素(畢竟皇子受姊夫照顧是事實)。這場十字軍畢竟不是孤立事件,當時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政治衝突、聯繫還是深深影響這場征伐的進程的。

資料來源:

Michael Angold, "The Fourth Crusade: Event and Context ", Routledge 20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13會員
1.1K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10/10
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座位順序」不只是宮廷禮儀,同時也是政治秩序的象徵。位子不能亂坐,否則就是擾亂帝國秩序。 這個「禮儀問題」成為來訪的十字軍與拜占庭的衝突點之一。因為在十一、十二世紀時,西歐貴族的禮節還遠比拜占庭宮廷簡易,而且對拜占庭也並不真的熟悉。 初來乍到的西歐貴族既不明白拜占庭規矩
Thumbnail
2025/10/10
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座位順序」不只是宮廷禮儀,同時也是政治秩序的象徵。位子不能亂坐,否則就是擾亂帝國秩序。 這個「禮儀問題」成為來訪的十字軍與拜占庭的衝突點之一。因為在十一、十二世紀時,西歐貴族的禮節還遠比拜占庭宮廷簡易,而且對拜占庭也並不真的熟悉。 初來乍到的西歐貴族既不明白拜占庭規矩
Thumbnail
2025/10/09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特色隨著千年的時間演變,肉眼可見地越來越不像「古典中、早期的羅馬」。 包含基督教取代多神教、希臘化、以及諸項彈性變化措施等等。例如先前說過,在拜占庭中期,他們高度採用草原民族的騎射裝備、技術,到了晚期,拜占庭弓手的外觀跟古典時代差異是很大的。 要怎麼樣評價這個「變化」,看
Thumbnail
2025/10/09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特色隨著千年的時間演變,肉眼可見地越來越不像「古典中、早期的羅馬」。 包含基督教取代多神教、希臘化、以及諸項彈性變化措施等等。例如先前說過,在拜占庭中期,他們高度採用草原民族的騎射裝備、技術,到了晚期,拜占庭弓手的外觀跟古典時代差異是很大的。 要怎麼樣評價這個「變化」,看
Thumbnail
2025/10/09
在第四次十字軍前夕,君士坦丁堡市民支配了街頭,並且暴民化成了帝國政府難以掌控的勢力。他們不只經常性地襲擊拉丁人或不爽的政治人物,同時似乎也有幾個「老大」出現,能夠有組織地動員暴民「幹事」。 其中一個「老大」叫卡洛莫迪歐斯(Kalomodios),君士坦丁堡的超級外貿商人+銀行家。連帝國政府都欠
Thumbnail
2025/10/09
在第四次十字軍前夕,君士坦丁堡市民支配了街頭,並且暴民化成了帝國政府難以掌控的勢力。他們不只經常性地襲擊拉丁人或不爽的政治人物,同時似乎也有幾個「老大」出現,能夠有組織地動員暴民「幹事」。 其中一個「老大」叫卡洛莫迪歐斯(Kalomodios),君士坦丁堡的超級外貿商人+銀行家。連帝國政府都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介紹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統治時期的各種貨幣。此時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盛世的最後寧靜...
Thumbnail
介紹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統治時期的各種貨幣。此時是西班牙殖民帝國盛世的最後寧靜...
Thumbnail
如果問千年的威尼斯總督(Doge)中,誰在教會中地位最高,大概很難有人比的上十世紀的佩德羅一世。 佩德羅一世.奧賽歐羅(Pietro I Orseolo),在976年推舉為總督。當時他已四十八歲,在中世紀早期,算的上老翁了。 他當上總督以前不久,威尼斯剛剛經歷一場嚴重的內戰。前任總督及其還在襁褓
Thumbnail
如果問千年的威尼斯總督(Doge)中,誰在教會中地位最高,大概很難有人比的上十世紀的佩德羅一世。 佩德羅一世.奧賽歐羅(Pietro I Orseolo),在976年推舉為總督。當時他已四十八歲,在中世紀早期,算的上老翁了。 他當上總督以前不久,威尼斯剛剛經歷一場嚴重的內戰。前任總督及其還在襁褓
Thumbnail
六世紀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聞名於世,其中一項成就,就是他大規模重建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教堂成為建築瑰寶,一直存留至今。 不只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查士丁尼一世任內到處大興土木,在巴爾幹、西亞留下無數痕跡。 比如說他在美索不達米亞,為了防衛波斯,大規模擴建了要塞城市達拉(Dara)、在高加索地區建
Thumbnail
六世紀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聞名於世,其中一項成就,就是他大規模重建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教堂成為建築瑰寶,一直存留至今。 不只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查士丁尼一世任內到處大興土木,在巴爾幹、西亞留下無數痕跡。 比如說他在美索不達米亞,為了防衛波斯,大規模擴建了要塞城市達拉(Dara)、在高加索地區建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世紀帝國的大公爵故事背後的歷史背景,並提供了遊戲內的趣事和真實歷史背景。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世紀帝國的大公爵故事背後的歷史背景,並提供了遊戲內的趣事和真實歷史背景。
Thumbnail
杜卡特源自於威尼斯同名金幣;埃斯庫多意為「盾」,也可稱為「金盾幣」。
Thumbnail
杜卡特源自於威尼斯同名金幣;埃斯庫多意為「盾」,也可稱為「金盾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