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一、和山的3小時重開機》
—拔掉線,重新連上生活
每天滑手機、盯著螢幕、創作、經營管理。
就算沒出門,腦袋也在奔跑。
越忙越不想出門,
理由很多,
省錢、省力,
也省掉那句「出去一趟要花多少成本」的盤算。
算得出每次出門的機會成本,卻算不出上一次真正放鬆是什麼時候。
總告訴自己:「這是工作。」
國慶夜,我上頂樓看煙火,
101 被擋住,只剩下一團煙霧。
滑手機一看,大家都在驚呼:「今年無人機超美!」
我苦笑。
人就是這樣:沒去會惋惜,去了又嫌累。
腦中的小會計師常出現了。
出門前總會幫我算一輪:「這趟值不值?」
他問得很嚴苛,也很實際:
「這趟能見誰?有沒有產值?能不能順便做別的?」
但另一個聲音卻說:
「你不是在寫體驗生活嗎?怎麼越來越像只活在螢幕裡?」
於是,我決定給自己一個任務
給自己一場不追成果,只追呼吸的排毒。
不設KPI,不設目標。
想暫時脫離那種「連放鬆都要有效率」的日子。
單純去感覺——風從哪裡吹、腳踩在哪裡。。
我打開地圖,隨手點進「和美山」。
沒做太多功課,告訴自己:
「上山後再決定要怎麼走。」
不到十分鐘,氣喘吁吁。
平常雖然有慢跑,但登山是另一回事。
身體在說:「慢一點。」
心也跟著安靜下來。
第一次轉進陌生小徑時,
那不是棧道,只有人踩出的痕跡。
我停下腳步,心裡有個聲音說:
不熟悉的小徑,就不要硬撐。
知道自己不熟悉的,就該放過自己。
就在我準備折返時,一位登山大哥走來。
「這邊也能下山,你第一次走,要不要我陪你?」
我愣了一下,心裡冒出另一個聲音─
「為什麼不呢?」
這也我第一次挑戰拉著繩索下山。
他放慢腳步陪我,
原本一小時的路程,硬是拉成兩小時。
過程中,
我非常害怕自己會不會摔下山。
每一步都走得又慢又小心,甚至連呼吸都不敢太大聲。
怕摔、怕滑、怕出事,怕一不小心滾到山下。
結果,真的摔了。
但我沒有滾下山、沒有受傷,只是跪坐在地上。
那一刻我笑了
原來,摔倒也不過如此。
也是那次摔跤,我學會了怎麼用繩索。
從一開始用錯姿勢、腰痠背痛,
到後來調整重心、像拔河那樣往下走,
整個人反而更穩。
我突然懂了那句話:
當你身在谷底,往哪裡走都是往上。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跌倒,而是「以為跌倒會完蛋」。
最難的,不是體力,而是信任。
不是不信任別人,而是不信任自己。
越懷疑,身體就越沒力氣。
最後,我花了將近三小時,走完 12.43 公里。
在渡口搭上五分鐘的渡船,看著碧潭的水。
三十元,短短五分鐘,
但給自己一場「碧潭版威尼斯人」完美結束這趟挑戰。
我們總想「連上網路」,
卻忘了該怎麼「連上生活」。
這天,我拔掉線,
重新連上身體、自然、和人。
這,是我給自己的重開機。
下次當你覺得「出門好像沒產值」時,
直接出門走走。
重新啟動,那個被演算法麻痺的自己。
它值得成為那個產值
路段:
和美山登山口─和美山幸福廣場─星光草原─灣潭山─渡船頭─碧潭藝術大街─碧潭吊橋

《排毒練習第一課、和山的3小時重開機》
-------------------------------------------
我是雜學生,這是我的人生筆記
各種跌跌撞撞的嘗試,希望對你有幫助。
pe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