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納 Podcast EP28|我最想要的是回憶起自己的本來面目|奇蹟課程第73課
嗨,我是安納。
在《奇蹟課程》的旅程中,每一課都像一個提醒,讓我們慢慢拆解小我築起的幻覺,回到內在真實。今天我想和你分享第73課:「我願光明出現」。
這一句話,看似簡單,卻帶來了深深的震撼。它不只是在呼喚光明,它更像是一個決定:我選擇不再讓黑暗與批判定義我的世界。願力不是意志力
課文一開始提到的 "will",中文通常翻成「意志」,但在這裡,它更貼近「願力」。
我查了一下「願力」的定義,它來自佛教,是佛菩薩的願心所生的力量。這種力量並不是出於小我「我要成功」、「我要控制」的意志,而是一種深層次的、來自自性的召喚。
過去我們常講「意志力」,好像靠著一股勁就可以撐下去。但實際上,那種力量常常是短暫的,很容易被外在條件擊潰。相反的,「願力」不是燃燒自己去完成什麼,而是宇宙之流來支撐你前行。這也是為什麼,它可以是源源不絕的。
Podcast 收聽
小我與批判的雙人舞
課程裡還有一段我很喜歡也很震撼的說明:
小我的願望與我們的批判,其實是一對搭檔。
是的,這聽起來有點瘋狂——我們的抱怨、批判,其實是在協助小我維持那個虛幻的世界。我們創造出一個充滿“攻擊者”的現實,然後又轉過頭來扮演受害者,好讓我們可以繼續抱怨。這些“攻擊我們的人”,其實都是我們小我「雇用」來演戲的角色。
當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不禁苦笑。我們有多喜歡批判,就有多不願意放下那個自我保護的幻想。
外在的世界,是內在的投射
課文裡提醒我們:
「你對世界的看法,只是你內心的一面鏡子。」
當我們滿腦子都是批判與怨懟時,看到的世界也自然是灰暗的。但若我們選擇寬恕與光明,眼前的世界也會開始改變。
昨天我看了一段YouTube影片,忍不住對影片中的人下了評論,腦中出現了「這個人也太怎樣怎樣了吧」的念頭。
但突然之間,我意識到:我只是在看表象。我完全忘了,他的靈魂和我是一樣的。 當我重新這樣看他的時候,我的批判感消失了,心裡也平靜許多。
而這一切的轉變,發生在我內心,和他是否改變,完全無關。
陰影,其實只是光沒照到的地方
這課程裡還有一句話讓我特別有感:
「陰影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它只是光照不到的地方。」
我們心中的陰影、恐懼、批判,其實只是暫時忘記了自己的光明。我們以為這些東西很「真實」,但真實的,是光——而不是黑暗。當我們用愛與寬恕去看待自己,那些所謂的「陰影」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我願光明出現
課程最後提醒我們,要重複今天的主題句:「我願光明出現」,尤其是在我們的頭腦開始浮現批判、怨懟、不滿的時候。
這句話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而是提醒自己:我可以選擇從光明的角度來看一切。我可以選擇把自己從小我的幻境中解放出來。
「願我看見那反映出宇宙旨意和我的意願的光明。」
這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對自己的溫柔許諾。
最後的提醒:記起你是誰
今天的課程,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溫柔卻堅定的召喚。
它不斷用「remember」提醒我:記起你真正的樣子。 你不是批判的產物,也不是恐懼的集合體。你是來自光明的存在,只是忘了而已。
當我願意讓光明出現,我就是在願意記起——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回去哪裡。
願你也在這條心靈的路上,感受光明,選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