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以為的慈悲,其實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Podcast 安納 EP37|慈悲善行可以積福德嗎?佛的慈悲與我的慈悲有什麼不同?

慈悲:不是你以為的那種「做好事」

嗨,我是安納。這篇文章起因於我看到一支關於薩古魯手術的影片,意外地觸發了我對「慈悲」這個概念更深的思考。以下,是我對慈悲的理解,以及它與覺醒、愛、自我、以及「做好事」之間的關係。


🌪 開悟者不該「改變世界」?

重點:影片質疑薩古魯的覺醒,因他還在嘗試改造世界。

影片製作者認為,既然世界在覺者眼中本就「無問題」,那麼一位真正開悟的人不該想「解決問題」。但這樣的邏輯,其實反而讓我開始思考:

改變世界=沒開悟? 慈悲=干涉別人的命運? 佛陀當年也是在「想讓人離苦得樂」,那佛陀也不開悟嗎?


💔 我們所謂的「慈悲」其實是投射?

重點:傳統觀念裡的慈悲,常帶有條件與自我認同感。

我想到一本書中,Ramana Maharshi 的弟子問他:「我們受苦時向你祈禱,你不會感到憐憫嗎?」
他的回答:「如果我會,那我就不是智者。」

我當下的感受是:「對,因為他看見終極真相,明白所有痛苦只是幻象。」

同樣地,Ken Wilber 描述的慈悲,是「看見他人痛苦,內心感同身受」,但我對這個說法始終有一種奇怪的不對勁感——那種「加入別人的夢境,然後一起當真」的感覺。



Podcast 收聽


😇 做善事,只是讓自己感覺良好?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9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喬安納日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安納的房間
25.0K會員
1.1K內容數
無法自我介紹的人🌿 Podcast|拉子幸福生活、秘密頻道《安納》 🌿 YouTube |喬安納與雞蛋不出門 Homebody & dog 🌿《換日線》雜誌|拉拉手環遊世界專欄 🌿方格子|喬安納:2023 年起,記錄覺醒旅程「無人記得的愛」
喬安納的房間的其他內容
2025/09/15
今天的功課很簡單:放下控制,接收光明,然後喝杯茶。
2025/09/15
今天的功課很簡單:放下控制,接收光明,然後喝杯茶。
2025/09/11
我曾以為覺醒會讓我完美,結果它讓我學會洗衣服、掉眼淚、面對混亂而不逃跑。這本書提醒我:醒來不是飛起來,而是活下來。
Thumbnail
2025/09/11
我曾以為覺醒會讓我完美,結果它讓我學會洗衣服、掉眼淚、面對混亂而不逃跑。這本書提醒我:醒來不是飛起來,而是活下來。
Thumbnail
2025/09/06
旅行中的衝突讓我再一次回到《奇蹟課程》。當我讀到序言那三句話,我哭了,釋放了罪惡感。這篇文章,是我試圖去理解「什麼是真實」的過程。
2025/09/06
旅行中的衝突讓我再一次回到《奇蹟課程》。當我讀到序言那三句話,我哭了,釋放了罪惡感。這篇文章,是我試圖去理解「什麼是真實」的過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無我慈悲,是一種智慧的慈悲。祂允許一切的苦難發生;祂只會在「別人求助」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祂只會救助那些「有緣人」。
Thumbnail
無我慈悲,是一種智慧的慈悲。祂允許一切的苦難發生;祂只會在「別人求助」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祂只會救助那些「有緣人」。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3A省察卡 --忽略自己是假慈悲 我承認有焦急的部分 我因曾經的創傷失望 以致我對所有事情都抱著完美一次性完成 很怕別人會對我做得不好而有任何評價甚至是無視 習慣先開口承認自己什麼也是錯 時間久了忘記了人生其實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我承認有內疚的部分 我容
Thumbnail
3A省察卡 --忽略自己是假慈悲 我承認有焦急的部分 我因曾經的創傷失望 以致我對所有事情都抱著完美一次性完成 很怕別人會對我做得不好而有任何評價甚至是無視 習慣先開口承認自己什麼也是錯 時間久了忘記了人生其實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我承認有內疚的部分 我容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Thumbnail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