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藥物進入體內的神祕旅程
您是否好奇,為什麼有些藥物需要精確計算劑量,而有些卻相對寬鬆?這背後藏著一門科學,叫做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 PK)。
藥物動力學研究藥物在體內的四大命運:「吸收、分布、代謝、排除」(ADME)。其中,「代謝」和「排除」的速度,決定了藥物在體內是安全還是有毒。而我們要探討的**「零級反應」**,就是藥物代謝中一個非常特殊且需要警惕的狀況。
一、什麼是「零級反應」(Zero-order Kinetics)?
1. 核心定義與白話解讀
零級反應是指藥物在體內的消除速率是一個固定常數,不受到目前血中藥物濃度的影響。
白話比喻: 想像身體是一個工廠,有固定的傳送帶和固定的工人。不論傳送帶上有多少貨物(藥物濃度),工人每小時都只能處理掉 10kg 的貨物。當貨物量少於 10kg 時沒問題,但一旦超過,多餘的貨物就會在工廠(體內)堆積起來。
2. 發生情境:代謝飽和
零級反應通常發生在以下情境:
- 高劑量用藥: 藥物濃度遠超過身體的代謝或排除能力。
- 酵素飽和 (Enzyme Saturation): 代謝藥物的酵素(例如肝臟酵素)的「座位」已經全部坐滿,無法再提高工作速度。
- 特殊藥物: 某些藥物,即使在正常治療劑量下,其代謝途徑也容易飽和(例如Phenytoin)。
二、零級反應的數學表現與計算實例
為了讓讀者理解其特殊性,我們需要了解零級反應與時間的關係。
1. 零級反應的數學公式

2. 【計算實例】零級反應下的藥物累積
假設某患者體內藥物以 50mg/hr 的固定速率排除(零級反應),而醫師錯誤地給予了 100mg/hr 的持續輸注。

項目體內藥物累積 (mg)輸入速率100mg/hr,排除速率50mg/hr (固定常數)
每小時淨累積100−50=50mg/hr
- 結果: 藥物每小時淨增加 50mg,無限期累積,最終導致毒性反應。
三、零級反應與一級反應的關鍵比較
幾乎所有藥物在正常治療劑量下都遵循一級反應(First-order Kinetics),而零級反應是一個例外。

四、臨床上常見的零級反應藥物與風險警示
以下藥物在特定情況或本身代謝特性下,容易呈現零級反應,臨床使用時需嚴格監控:

五、零級反應的臨床意義與藥物安全風險
理解零級反應對於安全用藥很重要,它表示藥物動力學進入了非線性(Non-linear)階段。
1. 嚴重中毒風險高
由於排除速率恆定,一旦給予的藥物量超過身體的排除極限,藥物就會不斷地累積。在遵循一級反應時,身體會加速排除,但零級反應時,身體無法加速,這直接導致累積性毒性,甚至危及生命。
2. 劑量調整困難
在遵循一級反應時,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比例和半衰期來預測血中濃度。但在零級反應下:
- 無法預測: 劑量增加 2 倍,血中濃度可能增加 5 倍甚至更多。
- 個別差異大: 每個人的酵素飽和點不同,劑量調整更需依賴個別情況。
3. 治療藥物監測(TDM)的重要性
對於苯妥英、茶鹼等具有零級反應傾向且治療區間狹窄的藥物,醫師必須進行治療藥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TDM 目的: 定期抽血檢測患者的血中藥物濃度,確保濃度落在有效且安全的「治療窗」內,而不是僅憑經驗或公式給藥。
六、總結與給民眾的用藥建議

【給民眾的建議】
若您正在使用已知有零級反應風險的藥物,務必:
- 勿自行增減劑量: 即使只增加少量,也可能造成濃度暴增。
- 定期回診抽血: 配合醫師的 TDM 追蹤計畫,確保用藥安全。
- 遵循藥師指導: 任何用藥疑問,請諮詢專業藥師或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