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校園裡的樹木隨季節更迭,從春芽到秋落,像是在默默見證小志的成長。經歷了校園綠化計畫、舊城區文化調查、團隊合作與信任共鳴的磨練,小志不再是那個只會埋頭做事的少年。他開始明白,夢想的實現不只是個人努力,還需要與他人共同構築,並且懂得傳承。
新學期,學校舉辦年度成果展,每個班級需展示過去一年最具代表性的專案。小志所在的班級決定將校園綠化計畫與舊城區文化調查整合,打造一個「校園與社區共生」的互動展覽。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要展示環境綠化的成果,還要呈現人文歷史的深度。
小志召集了曾經的團隊成員,再次分工合作。阿芳負責文化解說,小傑整理數據,小慧設計互動問卷,小林拍攝多媒體影像,而小志則負責整合策展與現場協調。他們決定在展覽中加入一個特別的環節——「傳承之牆」,讓參觀者可以寫下對校園、社區、甚至人生的感想,像是把知識與情感延續下去。
在準備過程中,小志思考古今智慧對傳承的啟示。從《論語》中,他記得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學習與傳承先人的智慧,再用自己的理解去表達。他決定將這份理念融入展覽:既尊重過去,也讓參觀者能在互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連結。
展覽當天,校園廣場熙來攘往,學生、老師、家長與社區居民紛紛到場。每個展示區都充滿故事:綠色植物排列整齊,附上小標示介紹生態功能;舊城區影像播放著居民口述的歷史故事,搭配數據圖表呈現街區變遷。最吸引人的,還是「傳承之牆」——牆上貼滿五彩便利貼,上面記錄著孩子們對環境、文化、夢想的想法。
一位年輕的家長走到小志身邊,讚嘆道:「你們不只完成了專案,更把心意傳達給每個人。」小志微笑,心中明白,這份成就感來源於團隊合作、信任與共鳴,也來源於對夢想的堅持與對歷史的尊重。
展覽結束後,老師特地邀請小志分享心得。他站在講台上,看著台下同學與社區居民,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夢想不是單純的個人願望,而是一種能量,透過努力、合作、信任,甚至傳承,讓它延續並影響更多人。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學習與實踐要結合。今天,我們用一年的努力,將校園與社區的故事呈現出來,也希望這份心意能被你們帶回去,傳承下去。」
台下響起掌聲,小志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滿足——這不只是完成任務的喜悅,而是一種 影響與傳承的力量。
回到教室,他拿出筆記本,寫下對未來的計畫與願景:
「圓夢不是終點,而是新旅程的開始。每個夢想的完成,都是為下一代打開道路的橋梁。將所學、所感、所愛傳遞下去,是最長久的成就。」
夜晚,小志走在校園小徑上,微風拂過樹梢,帶著淡淡花香。他仰望夜空,星光閃爍,彷彿在訴說古人的智慧與現代的理想交匯的故事。他明白:人生如同這座校園與社區,夢想、努力、信任與傳承交織成網,支撐起每一個微小的行動,也照亮未來的道路。
此刻,小志的心境已不同於往日。他不再只追求個人成就,而是懂得 用夢想與行動影響他人,並將智慧與善意傳承下去。古今智慧的融合,使他在現代社會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也為未來的人生旅程奠定了穩固的基石。
微風中,小志低聲自語:
「圓夢,不只是達到目標,而是讓夢想延續,讓力量傳承。」
星光映照下,他的影子拉長,與校園古老的建築交融,彷彿象徵著歷史與未來的對話,也象徵著一個年輕靈魂的成長與蛻變。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