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心得|《死亡擱淺》— 我們都在擱淺之中,尋找彼此的聲音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Simon's 娛樂隨筆|Game10 遊戲心得

連結,可能是救贖,也可能是代價。

「人用棍棒趕走壞的,用繩索拉近好的。」——這句安部公房的話,正是小島秀夫替《死亡擱淺》下的註腳。

raw-image

在這款遊戲裡,連結不是溫柔的詞,而是一場孤獨與責任交織的試煉。

死亡擱淺》(Death Stranding)由小島工作室(Kojima Productions)開發,是小島秀夫離開 Konami 後的第一部作品。 他邀來諾曼・李杜斯蕾雅・瑟杜邁茲・米克森等演員,透過精準的表情捕捉與光影建模,讓遊戲的情緒幾乎以電影形式流動。 這不只是小島的回歸之作,更像是他對遊戲媒介的一場辯證:遊戲能否成為理解人與人之間「連結」的容器?

玩家扮演的山姆・波特・布橋斯(Sam Porter Bridges),肩負重建美國的任務,必須穿越荒原與廢墟,用一個又一個送貨行動連接失落的人類據點。

這不是英雄旅程,而是一場極端緩慢卻深刻的獨行。

山姆・波特・布橋斯(Sam Porter Bridges) — 連結孤獨世界的「送貨員」。

山姆・波特・布橋斯(Sam Porter Bridges) — 連結孤獨世界的「送貨員」。


行走的重量,連結的方向

現代遊戲多以「目的地」這個點為重心,而移動這條線只是過場;

《死亡擱淺》反其道而行——讓線成為主體。

你要調整配重、維持重心、避開時間雨與 BT(擱淺體),在每次跌倒與前進之間學會更謹慎。

而到了點後的下一步又只是接續著下一條線。這樣的慢節奏對現代玩家而言近乎反常。

在「快餐式體驗」的時代,大家追求的是快速移動、即時滿足。

就連有自動趕路功能的《碧血狂殺 2》都因點之間的移動緩慢而受到批評;小島卻反其道而行——讓你親手背貨、親腳跋涉慢慢移動到下一個點。

在斜坡上小心下行 — 每一步都要維持平衡,否則貨物就會傾倒。

在斜坡上小心下行 — 每一步都要維持平衡,否則貨物就會傾倒。

這樣的「反玩家設計」在前期確實令人疲憊,也讓許多人直接放棄。

但只要撐過這段艱難,世界會開始改變。

第一次連上開若爾網路(Chiral Network)後,看到別人留下的橋樑、梯子、充電站——這些在絕望時推你一把的建設,會在瞬間擊中心口,獲得感動。

別人的建設成為你的救贖,而你的建設也成為他人的路途。

孤獨的路途,因這無聲的連結而獲得意義。

「We are all connected.(我們都被連結著。)」

翡若捷(Fragile) — 能瞬移的杜姆斯,是遊戲內唯一的傳送機制。

翡若捷(Fragile) — 能瞬移的杜姆斯,是遊戲內唯一的傳送機制。

學會前行,世界開始回應

前期的 BT 區域幾乎像恐怖遊戲,困難而痛苦:你屏息、放慢腳步,害怕發出任何聲音,但又被時間雨趕著向前。地形崎嶇、移動困難。

被 BT 追逐 — 黑霧中伸出的手,象徵死亡與執念。

被 BT 追逐 — 黑霧中伸出的手,象徵死亡與執念。

但隨著你開始搭建道路、設置滑索、建設鋪滿整個地圖,情況逐漸不同。

當取得強力武器後,那些緊張、痛苦與不舒適,都隨著勞動的成果而消散。

當回首望見那條曾讓你跌倒的山坡,如今鋪上平滑的路面——那份成就與滿足感令人昇華。

然而,也因此中後期的 BT 完全失去了壓迫。

當恐懼變成資源來源、當巨大 BT 被輕鬆擊倒,

原本的懸念與張力也隨之蒸發。

或許這正是遊戲的矛盾之一——想給予玩家的過多,導致設計的恐懼感變弱。

席格斯(Higgs) — 強大的杜姆斯,亦是操控 BT 的反派。

席格斯(Higgs) — 強大的杜姆斯,亦是操控 BT 的反派。

小島的語言:當導演拿起手把

說到小島秀夫的遊戲,劇情肯定是一切的出發點。

他與任天堂的設計哲學截然不同——任天堂從遊戲性出發,小島則從劇情出發。

先構思理念與世界,再讓遊戲服務故事,他的作品總帶著一種「導演式節奏」。

同時,小島的遊戲也充滿專有名詞與哲學暗喻

那種看似誇飾、近乎矯情的風格,其實正是他創作的美學。

他用厚重的象徵與曖昧的名詞堆疊出格調,

讓玩家一邊吐槽抱怨、一邊又被深深吸引。

這正是他作品的魅力:晦澀,卻讓人想理解;過度,卻令人想咀嚼。

小島在這部作品中幾乎把演員「鑲」進角色,讓情緒成為敘事的一部分。

他喜歡在劇情裡塞滿資訊與細節,使過場顯得冗長;

但因有這些演員的演技撐起情緒,冗長反而成了期待。

這是《死亡擱淺》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劇情與表演互為其環,讓敘事體驗感受非凡。

心人(Heartman) — 每 21 分鐘死一次的人,在生死循環中尋找妻女的靈魂。

心人(Heartman) — 每 21 分鐘死一次的人,在生死循環中尋找妻女的靈魂。

擱淺的寓言:在邊界尋找連結


(含劇情關鍵)



《死亡擱淺》的世界觀本身就是一場哲學寓言。

每個人都有一座冥灘(Beach)——生與死之間的邊界。

當靈魂被困於現世,便化為BT(Beached Things),成為無法回歸死者世界的「擱淺體」。

而山姆不同於常人——他是一名杜姆斯(DOOMS),擁有能從死亡中歸來的能力,是所謂的「回歸者(Repatriate)」。他的靈魂能在死亡後回到冥灘,再度歸於身體。

時間雨(Timefall)是這個世界最殘酷的象徵。它能讓一切生命瞬間老化、腐朽,卻也被拿來催熟作物;

開若爾(Chiral)物質是從冥灘中提煉而來,因冥灘沒有時空概念,被用來構築「開若爾網路(Chiral Network)」——讓人類得以重新連結。

戰場的冥灘 — 克里夫的冥灘充滿戰爭與思念。

戰場的冥灘 — 克里夫的冥灘充滿戰爭與思念。

在這樣的背景下,山姆受養母、同時也是美國總統布莉姬・斯特蘭(Bridget Strand)之託,沿途連接全美,並營救被席格斯囚禁的姊姊亞美利・斯特蘭(Amelie Strand)

最終他發現,亞美利其實是布莉姬在冥灘的靈魂分割——亞美利是「靈魂(Ka)」,布莉姬則是「肉體(Ha)」。

亞美利是滅絕體(Extinction Entity),註定引發第六次生物滅絕。

她被困於冥灘,獨自面對永恆孤獨,於是用冥灘建立了開若爾網路,加速滅絕的到來。

面對這場宿命,山姆沒有選擇戰鬥。

他沒有用武器阻止她,而是選擇擁抱——

那個想結束世界的人,其實只是最孤單的人。

在那一刻,連結成為一種理解。

亞美利選擇將自己永遠囚禁於冥灘,推遲滅絕時間,讓人類得以延續。

巨大 BT — 其背後是加速滅絕的陰謀。

巨大 BT — 其背後是加速滅絕的陰謀。

另一條動人的支線來自克里夫(Clifford Unger)

他多次出現在戰場的冥灘中,試圖奪回自己的 BB。

直到最後,真相揭曉——

山姆正是他的親生兒子。

布莉姬與亞美利在 BB 實驗中讓山姆復生才因此成為了回歸者。

邁茲・米克森的演出幾乎超越語言,那場告別既是悲劇,也是救贖。

山姆最後替 BB-28 命名為 Lou(小路),象徵他終於學會擁抱他人,也擁抱自己。

克里夫(Clifford Unger) — 失去孩子的父親,為愛與執著困於冥灘。

克里夫(Clifford Unger) — 失去孩子的父親,為愛與執著困於冥灘。

連結的矛盾:救贖與代價,同繩而生

這款遊戲最令人著迷的,不是劇情的轉折,而是它的矛盾。

山姆身為「回歸者」,害怕與人建立關係,因為每一次的連結最終都是離別——那為何還要連結?

最封閉自己的人,卻被迫去連接全美國;

而在這段旅程中,他也學會相信——相信人、相信改變,並重新與人連結。

同樣的孤單,也存在於亞美利身上。

她不想滅絕,卻無法逃離命運。既然最終都要滅絕,為何還要承受孤獨?

布莉姬象徵「想挽留的愛」,亞美利象徵「不得不放手的宿命」;

兩者同體,本身就是對人性矛盾的註解。

亞美利(Amelie Strand) — 身為滅絕體,孤獨地面對人類的命運。

亞美利(Amelie Strand) — 身為滅絕體,孤獨地面對人類的命運。

小島把這些思辨揉進現代寓言裡:

連結是布莉姬帶來的希望,也是亞美利帶來的絕望。

重建的連結,是救贖,也是一場滅絕。

冥灘被拿來開發科技,時間雨同時毀滅與孕育。

希望之後是絕望,絕望之後又是希望。

這正是《死亡擱淺》的核心命題:連結既是渴望,也是枷鎖。

瑪瑪與勒克妮(Mama & Lockne) — 死亡與生存的雙生隱喻。

瑪瑪與勒克妮(Mama & Lockne) — 死亡與生存的雙生隱喻。

「有時必須先斷開某些連結,才能建立新的聯繫。」——瑪瑪(Mama)

最終,山姆不只連結了美國,也連結了自己。

這款遊戲提醒我們:

即使連結會帶來痛苦,它仍是人類最根本的需求,也是唯一的救贖。

「連結本身不會讓人變強,但孤獨只會讓人更脆弱。」——亞美利

而續作《死亡擱淺 2》的預告留下那句反問:

“Should we have connected?”(我們真的該連結嗎?)

也許那會是另一場孤獨的回聲。

雨中的結局 — 復活的 BB(Lou),望向遠方的微光;此刻連結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理解。

雨中的結局 — 復活的 BB(Lou),望向遠方的微光;此刻連結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理解。

推薦對象

這款遊戲我真心想推薦給所有人,但也知道它並不屬於所有人。

前期節奏緩慢、劇情冗長;

但若你願意停下腳步,感受風聲、呼吸與腳步的重量,

那你會在這段旅程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連結」。

  • 適合:喜歡小島秀夫/享受敘事與哲學感/能接受慢熱節奏的玩家
  • 不適合:需要強刺激回饋/會跳過過場動畫的人

《死亡擱淺》提醒我:時間奪走一切,但連結讓我們留下痕跡。

Tomorrow is in your hands.(明天掌握在你手上。)

當所有橋樑都被沖毀,你還會為誰再築一座嗎?

—— Simon's 娛樂隨筆 Game10


🎮 遊戲資訊

《死亡擱淺》(Death Stranding)|Kojima Productions|動作/探索(Strand-Type Game)|2019(PS4)/2020(PC)/2021(Director’s Cut, PS5)|中文介面|單人(含非同步連線機制)

📷 圖片來源:官方預告與公開媒體,僅作心得交流用途。

Death Stranding Director's Cut - Final Trailer | PS5


延伸收藏

如果你也想再次踏上那條孤獨卻溫暖的道路,在風與雨之間築起屬於自己的橋樑,這裡可以直接入手:

👉 《死亡擱淺 導演剪輯版》全新/ 二手 PS5

(透過以上連結購買,不僅能支持創作者,也能再次拾起「Tomorrow is in your hands.」的信念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imon's娛樂隨筆
7會員
46內容數
在這裡,我記錄遊戲、電影、影集與書籍帶給我的思考與感動。這不是專業評論,而是陪你一起回味與反思的娛樂隨筆。
Simon's娛樂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Simon's 娛樂隨筆|Game REC1》精選七款風格多元的遊戲心得,從敘事冒險《Road 96》、純粹樂趣的《Astro Bot》,到黑暗童話《P 的謊言》,橫跨動作、JRPG、魂系與學習類型。每篇皆附完整評論與延伸閱讀,帶你重溫遊戲中的選擇與人性。適合想快速掌握優質作品、尋找靈感的玩家。
Thumbnail
2025/10/06
《Simon's 娛樂隨筆|Game REC1》精選七款風格多元的遊戲心得,從敘事冒險《Road 96》、純粹樂趣的《Astro Bot》,到黑暗童話《P 的謊言》,橫跨動作、JRPG、魂系與學習類型。每篇皆附完整評論與延伸閱讀,帶你重溫遊戲中的選擇與人性。適合想快速掌握優質作品、尋找靈感的玩家。
Thumbnail
2025/10/05
《異度神劍 終極版》(Xenoblade Chronicles: Definitive Edition)是 2010 Wii 經典 JRPG 的 Switch 強化版:畫質與 UI 提升、任務導引改善,保留戰鬥連鎖與「預知未來」特色。劇情從復仇到原諒,帶來熱血而動人的收束。喜歡日式敘事與氛圍者推薦。
Thumbnail
2025/10/05
《異度神劍 終極版》(Xenoblade Chronicles: Definitive Edition)是 2010 Wii 經典 JRPG 的 Switch 強化版:畫質與 UI 提升、任務導引改善,保留戰鬥連鎖與「預知未來」特色。劇情從復仇到原諒,帶來熱血而動人的收束。喜歡日式敘事與氛圍者推薦。
Thumbnail
2025/09/30
《咚奇剛 蕉力全開 Donkey Kong Bananza》是任天堂 NS2 壓軸 3D 平台動作遊戲,由《超級瑪利歐 奧德賽》團隊開發。玩家與波琳一同在因格斯島地底冒險,收集蕉鑽石、解鎖變身能力,體驗比奧德賽更龐大的箱庭探索。遊戲融合破壞與自由,是喜歡探索與創意玩法玩家的必試之作。
Thumbnail
2025/09/30
《咚奇剛 蕉力全開 Donkey Kong Bananza》是任天堂 NS2 壓軸 3D 平台動作遊戲,由《超級瑪利歐 奧德賽》團隊開發。玩家與波琳一同在因格斯島地底冒險,收集蕉鑽石、解鎖變身能力,體驗比奧德賽更龐大的箱庭探索。遊戲融合破壞與自由,是喜歡探索與創意玩法玩家的必試之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忘了自我介紹。我是一座孤島,還不存在。 但我無所不在,等著浪者行來,等著你來創造。
Thumbnail
忘了自我介紹。我是一座孤島,還不存在。 但我無所不在,等著浪者行來,等著你來創造。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本作是著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自獨自成立工作室後發表的首部遊戲作品,遊戲方式是玩家扮演送貨員主角山姆在世界崩毀的新美國大陸上,運送各種重要物資作為連結。
Thumbnail
本作是著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自獨自成立工作室後發表的首部遊戲作品,遊戲方式是玩家扮演送貨員主角山姆在世界崩毀的新美國大陸上,運送各種重要物資作為連結。
Thumbnail
全球疫情的爆發讓遊戲中描繪的世界深植人心, 劇情與遊戲性堪稱完美的結合, 當代電玩神作。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全球疫情的爆發讓遊戲中描繪的世界深植人心, 劇情與遊戲性堪稱完美的結合, 當代電玩神作。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歷經一場車禍,男主角意外獲得異能,能夠看見他人身上的死亡信號─黑霧,因為目睹身邊友人的信號,卻沒能挽救,於是繭居在家,以此做為避免看見信號的方式,並沉浸在一款名為「世界樹」的線上遊戲中,在遊戲中認識了夕梨,鼓起勇氣見面卻發現對方身上纏繞黑霧...。 書中探討了滿多議題,親子互動、求職求學、網路交友
Thumbnail
歷經一場車禍,男主角意外獲得異能,能夠看見他人身上的死亡信號─黑霧,因為目睹身邊友人的信號,卻沒能挽救,於是繭居在家,以此做為避免看見信號的方式,並沉浸在一款名為「世界樹」的線上遊戲中,在遊戲中認識了夕梨,鼓起勇氣見面卻發現對方身上纏繞黑霧...。 書中探討了滿多議題,親子互動、求職求學、網路交友
Thumbnail
山姆和莎蒂在醫院中相識,結緣於電玩,共同創作遊戲,成立公司。未滿25歲就成功富有,卻也遇到野心和背叛帶來的傷害。故事探討了性別、種族、愛情、輸贏的定義,及設計遊戲/故事的樂趣,讓讀者回想起其他作品的感想。
Thumbnail
山姆和莎蒂在醫院中相識,結緣於電玩,共同創作遊戲,成立公司。未滿25歲就成功富有,卻也遇到野心和背叛帶來的傷害。故事探討了性別、種族、愛情、輸贏的定義,及設計遊戲/故事的樂趣,讓讀者回想起其他作品的感想。
Thumbnail
  近期由飾演死亡擱淺男主角的諾曼‧李杜斯(Norman Reedus)揭露了死亡擱淺二代正在製作中的消息,也讓我想趁機回顧一下這款小島秀夫離開Konami後,以重生的小島製作(Kojima Productions)工作室開發的科幻作品......
Thumbnail
  近期由飾演死亡擱淺男主角的諾曼‧李杜斯(Norman Reedus)揭露了死亡擱淺二代正在製作中的消息,也讓我想趁機回顧一下這款小島秀夫離開Konami後,以重生的小島製作(Kojima Productions)工作室開發的科幻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