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
爸媽最怕孩子亂花錢
但孩子最怕爸媽「管太多」
有人問:
「那要讓他自由亂花嗎?」
我說:
「不~是讓他學會面對『想花』這件事」
很多爸媽教孩子理財
其實是在「控制」
控制花多少、控制買什麼、控制零用錢的流向
但控制太多
孩子學到的不是理財
而是
怕錢、怕錯、怕被罵
真正厲害的爸媽
不是「幫孩子管錢」
而是「陪孩子聊錢」
當孩子想買玩具時
你不急著說:
「不行~浪費錢!」
而是問他:
「你覺得這是『想要』還是『需要』?」
他也許回答得亂七八糟
但這一來一往
就是腦袋在「長肌肉」
有一天你會發現
孩子開始自己比較價格、思考價值
甚至知道先存再買
不是因為你教會他理財
而是因為他在你身邊感受到尊重
信任和選擇權
當孩子在金錢前能冷靜思考、敢負責,
他長大後
就不容易被廣告洗腦、也不怕別人有錢
他會變成那種
看到別人開名車
不羨慕
看到特價品
不衝動
知道自己要什麼
也知道什麼時候該停
這就是「陪伴式理財」的力量
它讓孩子不只是「會用錢」
而是「懂自己」
💬所以
下次當你想替孩子「守錢」時
不妨換個想法:
你真正要留下的
不是錢
而是他面對錢時
不慌不怕、能思考的腦袋
⸻
👛 銀盈研究所提醒你:
別讓錢變成孩子的壓力
讓錢成為你們的話題
畢竟
錢教不會孩子
但你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