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論標題看似簡單,實際卻不是那麼容易能做到
因為我們都是 用不同的角色 在 面對不同的關係 而生活著。
例如在家,
是用兒女的姿態,來面對自己的父母。
夫妻相處,
是用另一半的姿態,來和相伴之人相處。
親子關係,
是用養育者的姿態,來培養教育兒女。
面對外人,
需要轉換成社會化之後的姿態,來處理各種繁雜的人際關係。
總不可能用對另一半說話的方式,來和自己爸爸媽媽說話。
也不可能用對待外人的方式,來和另一半,或是孩子溝通。
以此類推⋯⋯
每一種關係,都有自己習慣且較自在的方式來處理和面對。
那~
真實的自己呢?
什麼時候才會出現?
又如何能真誠呢?
讀了很多有關人生哲理的書
都說要
「知行合一」
才不會老是跟自己打架
或是老是看自己不順眼
或是總是自責傷害自己
我口說我心 我行顯我意
但這就跟減肥一樣
「少吃多動」
道理都一樣
就是做不到
果真萬變不離其宗
都是種修行的境界
(不過做到的人好像都成功了?)
現在對外
也許不能做到完全100%真實和真誠
總覺得還是需要有些保護色
但對內
有正在練習
盡量做到「對自己真實又真誠」❤️
不開心
承認自己不開心
然後找到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去做
難過
允許自己難過
讓眼淚流下來淌過身體每一個哭泣的細胞
全身一起哭
快樂
就盡情享受
然後分享給值得分享的人
感染喜悅給他們
.
.
.
.
最後
對一直以來鍾愛的「文字」
每個字
每句話
願意打從心底,做到真實且真誠❤️
也許
在用文字表述的世界裡
當能達到幫自己設立的
能夠全心信任且真誠對待的標準時
(現在寫文章時不時還是會虛虛的)
就能靈活運用到現實世界
讓自己和自己更好的相處
讓自己和外界所有的連結
都如同呼吸一樣順暢自然
成為那個
本來就該是真實和真誠存在的
✨「原本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