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觀察世界,也被世界觀察。
那些她嘲笑的人,其實都活在她心裡。
我第一次看到她,是在某個不知名的社群媒體。
那篇貼文在嘲笑上面那些男生發的徵友文。 她說他們都一樣:喜歡拉麵、看JOJO、玩遊戲、偶爾慢跑。 「量產型男生真的很多,」她寫。
底下有人笑,也有人不爽。
她馬上回一句:「破防了?」 語氣輕飄飄的,像沒放感情,但一針見血。
白天她在設計公司上班,做網站改版、處理客戶意見。
下班回家,她打開筆電,燈光亮得剛好。 桌上放著飲料、滑鼠墊有點舊。 每次訊息亮起,她會停一下再點開。
她懂設計,也懂說話的節奏。
發文總是整齊、有條理,像在對外界保持安全距離。 那些酸文看起來像玩笑,其實更像她在練習「別被傷到」。
她的生活就跟她的貼文一樣有秩序,幾乎每天都照著固定的節奏走。
每天早上八點出門,背著筆電包、耳機掛在脖子上。
公司在商辦大樓裡,她負責改網站、做簡報。 同事們聊天,她大多只是笑笑,偶爾插兩句, 但她總給人一種「有在聽,卻不想參與太多」的感覺。
午休時間她常邊吃便當邊滑社群,一邊看動畫截圖,一邊看有人在發徵友文。 那種貼文最能讓她動手回覆。
下班後,她會在捷運上打草稿,
想好要怎麼寫,等回到家就發文。
有時是用自己的帳號,有時開另一個小號。
那個小號讓她比較放得開, 會直接寫:「為什麼這些男生都長一個樣?」
底下有人留言說「笑死」、「超準」,
她就按讚,然後再補一句:「觀察多年有心得」。
她發文有節奏,知道哪裡該酸、哪裡該停,讓人覺得她很聰明。
就算有人反駁,她也不急著吵, 只會丟一句:「破防的人先輸。」 然後靜靜看對方自己氣到刪留言。
偶爾她也會發一些生活照。
角度乾淨,咖啡放中間、書放右側、光線柔和。
但不管拍什麼,都給人一種距離感。
就像她的文字
整齊、漂亮、沒有一絲亂。
她在網路上很活躍,卻很少真的和誰聊超過三句。
留言裡她永遠有餘裕, 現實裡,她只是下班後一個人走回家的女孩。
她在網路上的樣子太穩定了,穩定到像一個系統。
她的文字總是整齊,句子也乾淨,幾乎看不出情緒。 她在網路上表現得冷靜又有邏輯,好像永遠不會被傷到。
但有時候,我覺得那種「冷靜」是她刻意練出來的。
就像有些人怕黑,所以在房間開著燈睡覺; 她怕被看穿,就一直讓自己保持理性。
她常在貼文裡寫「我懂這類人」,也愛用「觀察」這個字。
她說她只是在記錄現象,沒有針對誰。 可越這樣說,我越能感覺到她在防衛。
那些酸話不是因為她真的討厭誰,而是她需要證明自己比別人高一點,
高到不會受傷。
有時她會連續幾天不發文,
再出現時,語氣就更冷。
那時我想,她大概又遇到什麼事,
也許是工作被退稿, 也許只是看到誰的幸福照片太刺眼。
她不會說自己難過,只會多打一篇「觀察文」, 嘲諷一群她其實羨慕的人。
她懂得太多,懂得人心、懂得套路,
但越懂,她就越孤單。
她不相信有人能真的懂她,
所以乾脆讓自己變成誰也靠不近的人。 這樣比較安全,也比較容易維持形象。
冷靜成了她的習慣,也成了她活著的方式。
但有時候,連她也會出錯。
那天她發了一篇貼文,沒有開小號。
照片是一碗拉麵,湯面亮亮的,碗邊有水珠。 文字只有兩行: 「今天客戶又改稿,說不夠亮。吃碗拉麵壓壓驚。」
這篇文沒什麼人回。
底下只有兩個愛心,沒有留言。 她過了一會兒,自己按掉愛心,又關掉通知。
那天晚上她滑了很久的社群,
從朋友的生活照一路滑到徵友串。
有個男生寫:「想找能一起吃飯、一起打電動的人。」
她盯著那行字看了很久, 最後還是沒有留言,只是關掉手機。
桌上的湯早就涼了。
她隔天又恢復成平常的樣子。
在小號裡發文:「觀察到一種男生,失戀後就變健身仔。」 大家又在下面留言笑,她也笑。
那笑跟昨天那碗拉麵一樣,表面熱,裡面冷。
她從來沒說自己孤單。
但有時候,她會一直刷訊息,刷到凌晨兩點。 好像只要有光亮在螢幕裡閃,她就還沒被世界忘記。
看著她這樣,我開始想,
她是真的在觀察別人,還是在逃避自己。
我後來發現,她在那個社群裡很少真的講「自己」。
她的文總是關於「別人」—— 別人怎麼講話、別人怎麼戀愛、別人哪裡可笑。
她就像在替世界寫報告,
一句一句列出別人的缺點, 好像只要繼續觀察下去,就能離混亂更遠一點。
她在評論區裡活得很熟練。
懂得挑戰、懂得收手,也懂得贏。
每一次對話都像一場小比賽,
結束後她會留下最後一句:「觀察結束。」
那句話其實像一道門。
她用門把自己關起來, 門外熱鬧,門內安靜。
我常想,她笑那些男人量產,
說他們沒特色、沒想法、全都一個模樣。
但她每天發的文、用的語氣、想保持的形象,
也一樣重複。
只是她的模板換成了理性、聰明、懂人性。
她努力不當那種「徵友的人」, 最後卻成了另一種孤單的樣板。
最近我又看到她發文。
還是在那個社群上,開頭一樣:「觀察到一種男生……」
她貼了一張梗圖,底下留言很多,大家照例附和、開玩笑。
畫面很熱鬧,可我知道,她一個人坐在房間裡。
螢幕亮著,整個空間安靜到能聽見冰箱的聲音。
她的世界一直很乾淨,乾淨到沒有情緒能亂跑。
她懂得怎麼表現聰明、怎麼讓自己看起來不需要誰。
那樣的她,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懂,
但越是這樣,就越顯得孤單。
她笑那些男生都一個樣,
說他們沒個性、沒深度、全在重複。
可她每天也在做同樣的事
發文、觀察、吐槽、重來。
我看著螢幕裡那行字,
心裡只想: 她笑那些男生都一個樣,
卻沒發現自己也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