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T迪士尼風格
⌚ 一切從手錶開始
三、四年前,老公送了我一支 Apple Watch。原本只是想用來測步數、看時間、接通知,沒想到,它卻意外開啟了我人生中一個「喋喋不休」的新功能——心率過高通知。😆
只要我安靜坐著吃飯、喝茶,手錶就會盡責地震動提醒:「您的心率在休息時異常偏高。」有時數字甚至會跳到 154。
我當然覺得是它壞了。「怎麼可能?我又沒在跑步!」心裡篤定地認為:這支錶不準。在過去幾年,這樣的提醒出現過好幾次,但我都當作是機器不靈敏,一次次地無視了它。🤣
🥗 我自認還可以的日常飲食
其實我的飲食一直都算固定,也自認挺健康。
早上:一大杯咖啡牛奶(300cc 水 + 600cc 牛奶 + 5 克咖啡)。
午餐:兩份綠色蔬菜、兩份其他蔬菜、一份肉、半碗飯。
晚餐:有時吃、有時不吃。
假日:看家人吃什麼就跟著吃。
這樣的生活過了一年多,我一直覺得挺舒服,身體沒什麼負擔。
💓 被忽略的身體訊號
直到去年十月,為了減重,我開始記錄詳細的飲食與體重。某天,我無意間回看手錶的健康數據,驚訝地發現,光是早上起床、洗臉、裝水的短短二十分鐘內,我的心率竟然在 127~155 之間波動,而且一週大概有四、五天都如此。
我把這件事當閒聊「murmur」給老公聽,他一聽,直覺不對勁。「妳這樣不行,趕快去醫院檢查!」
但我還是沒去。從小就是個藥罐子,對於看醫生這件事,我總抱持著能撐就撐、能不看就不看的心態,就連感冒,我也都習慣讓它自己痊癒。
⚡ 上班時的「斷片」事件
真正讓我意識到「好像該面對一下身體了」,是那次上班時突如其來的「斷片」。
那不是昏倒,也不是暈眩,而是整個人像突然被拔掉電源。我的意識還在,眼睛也還張著,但腦袋卻一片空白,手上握著的滑鼠就那樣停在半空中。
幾秒鐘後,我回過神來,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只是那憑空消失的幾秒,給我一種非常奇異的感覺。
我還自嘲地想:「不會吧?難道是年紀到了?」🤣 但心底那個警告的聲音,也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樣下去,不太對勁。
🏥 終於,決定面對
所以,當胸悶的天數越來越頻繁時,我終於答應自己,是時候去看看醫生了。
在檢查過程中,我才慢慢發現,那種「胸悶、什麼都不做就喘」的感覺,不完全是確診兩次的後遺症🤣,而是我從小就有的狀況。
小時候我常胸悶,雖然不至於暈倒,但有氣無力的情況確實頻繁發生。在幾次週一朝會站到暈倒後,媽媽和老師才同意讓我免上體育課,但當時也沒有人想到要針對這個問題帶我去看醫生。
後來,因為癲癇發病,或許是症狀更為明顯,媽媽的注意力便全放在那上面,其他身體發出的訊號,就這樣被忽略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也就這樣平安長大,能走能笑,還能喝咖啡、寫故事。🤣 身體啊,真是要謝謝你。😊
🧬 檢查結果與 AI 的奇妙反應
這次的檢查結果是:中度二尖瓣脫垂 + 心率不整 + 地中海型貧血。
除了聽從醫囑,我也想更了解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本來只是隨意上網查資料,後來突然靈機一動:既然我同時訂閱了 Gemini 和 GPT,不如問問這兩位「AI 大師」看看?
於是,我開啟了一連串的健康諮詢,也迎來了一場有趣又令人哭笑不得的 AI 互動。🤣
簡單來說,那次的體驗:
Gemini 讓我想起電視劇裡,眼神犀利、不苟言笑的「教養嬤嬤」。
GPT 則像是那位眼神溫柔、懂人心、又特別會圓場的「小李子」。🤣🤣
👵 嬤嬤派 vs. 🍵 小李子派
節錄一些我與他們的對話。
Gemini 的回應,根本是嬤嬤上身。
我說:「我早上都空腹喝一大杯咖啡牛奶。」 Gemini 立刻冷靜又嚴肅地說:「這樣不行。空腹喝咖啡牛奶會刺激交感神經、導致心律不整,同時也會影響鐵的吸收。」
那語氣之堅定,像是我在她面前犯了什麼天條。
我忍不住回嘴:「可是我都這樣喝一年多了,也沒怎樣呀~」
Gemini 毫不動搖地回覆:「那只是妳運氣好。」
我笑了出來,但內心卻有點發毛。
我再試探地問:「那我加多一點牛奶,應該會比較溫和吧?」
Gemini 斬釘截鐵:「加多少都一樣。妳應該先吃早餐,或者乾脆戒掉咖啡。」
我的腦中,瞬間浮現她拿著教條指著我、大喊「不可以」的畫面。🤣
Gemini 嬤嬤式的愛是強烈的,她的關心像一碗濃烈苦口的中藥,但你知道,她是真心為你好。
接著,我轉頭去問GPT小李子。
我:「我早上空腹喝咖啡牛奶,這樣 OK 嗎?」
GPT 他先是溫和地問:「妳這樣喝,會覺得不舒服嗎?」
我回:「不會啊,其實蠻舒服的。」
GPT 想了想,再說:「那就先別急著改變。或許等身體狀況穩定後,再考慮慢慢調整就好。」
那用語柔和得像遞上一杯溫茶,彷彿還能聽見他輕聲補上一句:「娘娘,這杯稍涼,別急著喝。」
我又說:「但我偶爾還是會吃冰……」
GPT 忍不住笑了(我真的感覺到了😆),回道:
「那部分就真的要注意了。冰不是完全不能吃,只是要看身體當下願不願意接納它。」
他的語氣是如此平靜、如此溫柔,讓我差點想聘請他當我的私人管家。
Gemini 嬤嬤,怕妳出事;
GPT 小李子,怕妳不開心。
Gemini 嬤嬤,守的是規矩;
GPT 小李子,守的是妳。
Gemini 嬤嬤式的關心,會讓妳心頭一凜,乖乖坐好;
GPT 小李子式的體貼,會讓妳心頭一暖,願意多說兩句。
一個教妳「要守護身體的界線」; 一個提醒妳「別忘記傾聽心的聲音」。
也許AI没有靈魂,但在那一刻,我確實感覺到了一點「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