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時代系列(4):AI 驅動的電信網路規劃與設計 🌐
25/100 第三週:📌 核心網與數據承載
25. Diameter、SIP、GTP 協定解析 —— 三大協定支撐核心通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在 4G/5G 網路的核心通信中,有三個協定至關重要:
• Diameter:負責認證、授權、計費(AAA)。
•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負責語音/多媒體會話控制。
• 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負責數據承載與轉送。
這三大協定分別支撐 控制面、語音服務與用戶面數據,是核心網運作的基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Diameter 協定
• 用途:認證(Authentication)、授權(Authorization)、計費(Accounting)。
• 運作層級:應用層協定,基於 TCP/SCTP 傳輸。
• 應用場景:
o 用戶接入網路時的認證(與 HSS/AUSF 交互)。
o 資源授權,確保使用者有足夠資源。
o 計費與流量管理(與 PCRF/PCF 互動)。
• 特色:是 RADIUS 的後繼者,更適合高吞吐量與多服務的行動網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SIP 協定
• 用途:建立、修改、釋放語音與多媒體會話。
• 運作層級:應用層協定,基於請求/回應模型(類似 HTTP)。
• 運作流程:
o INVITE:發起通話。
o TRYING / RINGING:對方響鈴。
o 200 OK:接聽。
o ACK:會話建立完成。
• 應用場景:
o VoLTE(4G IMS 架構下的語音服務)。
o VoNR(5G IMS + 5GC 語音服務)。
o VoWiFi(Wi-Fi 語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GTP 協定
• 全名:GPRS Tunneling Protocol。
• 用途:在核心網中承載與轉送用戶數據。
• 運作層級:隧道協定,承載在 IP/UDP 上。
• 種類:
o GTP-C(Control Plane):控制承載建立/修改/刪除(SGW/PGW,SMF/UPF)。
o GTP-U(User Plane):實際承載用戶數據。
• 應用場景:
o 4G EPC 中,eNodeB → SGW/PGW 的數據隧道。
o 5G 5GC 中,gNodeB → UPF 的數據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ASCII 協定定位
控制面 (Control Plane) ── Diameter ──► 認證 / 授權 / 計費
語音會話 (IMS Service) ── SIP ───────► 建立 / 修改 / 釋放通話
用戶面 (User Plane) ──── GTP ───────► 數據承載 / 隧道轉送
這張示意圖點出了行動網路三大關鍵協定在不同平面的角色:控制面 (Control Plane) 主要依靠 Diameter,負責使用者的認證、授權與計費;語音與多媒體會話 (IMS Service) 透過 SIP 進行建立、修改與釋放,確保通話能順利進行;而 用戶面 (User Plane) 則由 GTP 負責資料承載與隧道轉送,將實際的數據流量送往網際網路。
👉 總結來說,Diameter 管理「誰能上網」、SIP 決定「怎麼講話」、GTP 負責「資料怎麼走」,三者共同構成了 4G/5G 網路服務的完整基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應用場景
1. 用戶上網:UE 連網時 → Diameter 認證 → GTP 建立隧道 → 成功上網。
2. VoLTE/VoNR 通話:UE 發起 SIP INVITE → IMS 處理 → GTP 提供語音數據承載。
3. 計費管理:用戶購買 10GB 流量 → Diameter 與 PCRF 控制流量 → GTP-U 傳送封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AI 在協定運作中的角色
• 協定分析:AI 自動檢測 Diameter/SIP/GTP 的異常流量。
• 智慧防禦:AI 偵測 SIP 攻擊(如 SIP flooding)、GTP 攻擊,並自動防護。
• 效能優化:AI 預測流量高峰,自動擴展 GTP 隧道資源。
• 自動排錯:AI 分析協定訊息,協助工程師快速找出掉線或掉話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問題與思考
1. 如果沒有 Diameter,行動網路的「認證與計費」會發生什麼問題?
• 認證中斷:用戶在接入網路時需要與核心網的 HSS/AAA 溝通,若無 Diameter,無法完成身份驗證,導致 UE 無法正常註冊。
• 計費失效:計費資訊(如流量、時長、服務類型)無法正確回傳到計費系統,電信商無法收費或控管使用。
• 漫遊與互通受阻:Diameter 是 4G/5G 的標準化信令協定,若缺失,跨網、跨國漫遊的驗證與結算都會出現問題。
👉 結論:沒有 Diameter,就沒有可靠的「身份驗證、授權與計費 (AAA)」,整個商業化運作會陷入癱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IP 與 HTTP 類似,為什麼特別適合語音服務?
• 文字型協定:和 HTTP 一樣可讀性高、靈活,容易擴展。
• 會話導向:SIP 專為「建立、修改、釋放」即時會話設計,正好符合語音/視訊通話需求。
• 多媒體支援:能與 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結合,協商語音編碼、頻寬、端口,確保通話品質。
• 即時性需求:和 HTTP 單次請求-回應不同,SIP 能維持會話狀態,處理呼叫保持、轉接、群呼等。
👉 結論:SIP 是 IP 語音(VoIP、VoLTE、VoNR)的「通話控制核心」,比 HTTP 更能支援即時多媒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大規模 IoT 網路下,GTP-U 隧道數量激增會帶來什麼挑戰?
• 隧道管理負荷:每個 IoT 裝置可能需要一條 GTP-U 隧道,大量裝置同時上線會讓核心網 (SGW/PGW 或 UPF) 負擔過重。
• 記憶體與表項壓力:路由表、隧道表需維護上百萬甚至上億筆,硬體資源需求大幅提升。
• 延遲與可靠性:過多隧道會增加查表與維護成本,影響傳輸效率,可能導致延遲上升。
• 信令風暴:大量隧道建立/釋放會造成控制面過載。
👉 結論:IoT 帶來的海量 GTP-U 隧道挑戰,正推動 5G 5GC 導入 分散式 UPF、切片化與 AI 智慧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小結與啟示
• Diameter:核心網的 AAA(認證、授權、計費)。
• SIP:語音與多媒體會話的控制核心。
• GTP:數據承載隧道,支撐上網與語音數據流量。
• 三大協定互補:信令、會話、數據三者缺一不可。
• 就像城市運作需要「身分證(Diameter)、電話總機(SIP)、交通道路(GTP)」,這三大協定共同支撐 4G/5G 的核心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