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老的勇氣》:放慢腳步,卻看得更遠的智慧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一、為何需要「變老的勇氣」

許多人把年老視為人生的下坡、活力與能力逐漸下滑的過程,社會也常以「衰老、退化」描述生命後半段,於是把「變老」等同損失。岸見一郎主張:變老不是終點,而是另一種存在方式。所謂「勇氣」,是勇於承認限制、肯定當下的自己,並持續與世界互動。

二、改變與幸福的關係

人生不會因年齡而停止改變;無論幾歲都能成長、學習新事物。年齡不是停止發展的理由,而是累積智慧的過程。幸福不等於成功——成功是過程中的標記;幸福是一種存在狀態,是我們如何感受生命。當我們不再只把價值放在「達成某事」,而是學會活在當下,更容易感受真正的幸福。這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視角轉換:從「做到了什麼」轉為「我正在經歷什麼」。

三、老後的學習與成長

1) 接受不完美、不會也沒關係:年長時開始學新東西,難免立刻看見「不會」的自己;願意承認「我還在學」本身就是勇氣。

2) 進化是向前、而非向上:不必與他人比較高低,重要的是今天是否比昨天更好一點,從競爭壓力中釋放自己。

3) 以「加分」取代「扣分」:別只盯著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而自我扣分;請看見進步並肯定每一小步前進。

4) 價值不建立在生產力上:即使行動力下降,存在仍有意義;透過任何形式的「貢獻」,都能找到自身的價值感。

四、活在當下與面對死亡

1) 珍惜當下、不延宕人生:別把想做的事無限期推遲,因為「有空的那一天」可能不會來。

2) 生與死是連續的:死亡不可避免,但面對死亡的態度可以選擇。

3) 在限制中尋找可能:即便在病痛、衰老中,仍然有「可以做的事」。

4) 貢獻連結生與死:人即使離世,仍可能在他人的記憶與影響中持續存在。

五、照護父母與成為大人的勇氣

不強求改變對方,而是讓自己成長。

實務上:

- 傾聽與理解:父母反覆說的話常有深意。

- 區分「希望」與「期待」:期待容易導向失望與怨懟。

- 尋求協助:在照護過程中求援不是失敗,而是智慧。阿德勒說:「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六、人際關係、對話與勇氣

退休後,許多人失去因工作而建立的人際網絡;重建連結需要勇氣:

- 不怕被討厭:表達真實自我,必須承擔可能被不喜歡的風險。

- 承受被誤解:真正的對話不是說服,而是表達與傾聽。

健康關係原則:尊重(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非干涉(不強加期待)、適當距離(以「叔叔/阿姨心理」與子女、孫輩互動)。

七、長輩的使命與原諒

- 成為後進的助力:在能力範圍內支持年輕人,姿態不居高臨下,而是平等的陪伴與鼓勵。

- 原諒過去的失敗:回望一生,若當時已盡力,無須停留在悔恨;原諒自己是晚年的關鍵功課。

- 變老的特權:整合畢生知識與經驗,轉化為內在資源;這是年輕時不易擁有的整體視角與沉著。

八、總結:變老的勇氣就是活著的智慧

變老不是退步,而是走向深度。勇氣是承認限制、勇於選擇、勇於對話,也勇於活在當下——不沉溺於過去的遺憾,也不過度憂慮未來的不確定,而是全然投入此刻。把本書精神落實到日常:

- 我願意從現在開始做一直想做的事;

- 我肯定自己,不因「不能」而否定自己;

- 我珍惜眼前,而不是只盯著未來或過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讀跑自由 Run to Freedom
1會員
30內容數
一邊閱讀,一邊奔跑。 把知識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自由。
2025/10/12
陳幸蕙以文學家的筆,記錄一位跑者的心靈旅程。從童年對跑步的排斥,到以「身體是一枝筆,在大地上寫詩」的姿態擁抱生命,她在馬拉松中重生,也在放下比賽後找到真正的自由。這不只是關於運動的故事,而是一場內外兼修的「時光馬拉松」──以溫柔、紀律與元氣,跑出屬於自己的生命詩篇。
Thumbnail
2025/10/12
陳幸蕙以文學家的筆,記錄一位跑者的心靈旅程。從童年對跑步的排斥,到以「身體是一枝筆,在大地上寫詩」的姿態擁抱生命,她在馬拉松中重生,也在放下比賽後找到真正的自由。這不只是關於運動的故事,而是一場內外兼修的「時光馬拉松」──以溫柔、紀律與元氣,跑出屬於自己的生命詩篇。
Thumbnail
2025/10/12
這本書以「心動」為整理的唯一準則,主張整理不是日常例行,而是一場徹底改變人生的「節慶」。透過一次性的整理,我們不僅清理空間,更重新整理內心。當你能誠實地面對「是否讓我心動」這個問題,也就能誠實地選擇想過的人生。整理的終點,不是乾淨的房間,而是平靜的心。
Thumbnail
2025/10/12
這本書以「心動」為整理的唯一準則,主張整理不是日常例行,而是一場徹底改變人生的「節慶」。透過一次性的整理,我們不僅清理空間,更重新整理內心。當你能誠實地面對「是否讓我心動」這個問題,也就能誠實地選擇想過的人生。整理的終點,不是乾淨的房間,而是平靜的心。
Thumbnail
2025/10/12
《納瓦爾寶典》揭示了通往財富與自由的思維公式:以「專長 × 槓桿 × 股權」打造與時間脫鉤的系統,讓收入在你睡覺時也能成長。書中強調判斷力、終身學習與內在平靜的重要,提醒我們別為地位競逐,而要在健康、幸福與真實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2025/10/12
《納瓦爾寶典》揭示了通往財富與自由的思維公式:以「專長 × 槓桿 × 股權」打造與時間脫鉤的系統,讓收入在你睡覺時也能成長。書中強調判斷力、終身學習與內在平靜的重要,提醒我們別為地位競逐,而要在健康、幸福與真實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年紀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失去價值或魅力,而是一個人經歷過生活、成長跟智慧養成的過程。正因為閱歷跟智慧的增長,讓女人風情萬種,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這可是年輕美眉比不上的,所以我驕傲,哈哈😆! 誰說女人四十就是大嬸?誰說上了五十就沒有了陽光歡笑?
Thumbnail
年紀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失去價值或魅力,而是一個人經歷過生活、成長跟智慧養成的過程。正因為閱歷跟智慧的增長,讓女人風情萬種,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這可是年輕美眉比不上的,所以我驕傲,哈哈😆! 誰說女人四十就是大嬸?誰說上了五十就沒有了陽光歡笑?
Thumbnail
「中年覺醒三部曲」第二部, 都中年了還要「覺醒」什麼? 但人往往到了中年還不明白什麼是覺醒。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中年覺醒三部曲」第二部, 都中年了還要「覺醒」什麼? 但人往往到了中年還不明白什麼是覺醒。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書在開始就告訴我們,人在年輕時會擁有較高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擅長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與創意;當年紀增長,流體智力會衰退。此時取而代之的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主要是運用過去所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書在開始就告訴我們,人在年輕時會擁有較高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擅長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與創意;當年紀增長,流體智力會衰退。此時取而代之的是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主要是運用過去所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
Thumbnail
雖然我們都會受到年齡所導致體力與智力上衰退的影響,但年長者並非一無是處,《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發現,年長者通常善於詮釋他人所提出的點子,甚至於比原創者闡釋的更好。因此,首先我們要知道年長之後,我們擅長的部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Brooks引用了心理學家Cattell在1971
Thumbnail
雖然我們都會受到年齡所導致體力與智力上衰退的影響,但年長者並非一無是處,《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發現,年長者通常善於詮釋他人所提出的點子,甚至於比原創者闡釋的更好。因此,首先我們要知道年長之後,我們擅長的部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Brooks引用了心理學家Cattell在1971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