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M-Show 2025:無需充電的日產電動車 Ao-Solar Extender🚗🌞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這是對日產(Nissan)所描繪的未來移動出行方式—「日產 SAKURA -Ao-Solar Extender」(青空增程器)的介紹。這不僅僅是一款搭載了太陽能電池板的輕型電動車(Kei EV),它更是一款旨在讓我們從「能源補給」的概念中徹底解放出來的,極具夢想的先行開發車型

raw-image

1. 「能源的解放」:實現無需插電的日常生活
日產 SAKURA -Ao-Solar Extender 旨在利用「青空」的能量來延長續航里程(Extender)。其最大的特點是,與傳統的輔助電池(12V)充電不同,它能夠直接為 20kWh 的鋰離子電池組充電,這是其精髓所在。

多虧了這項技術,我們的日常生活將徹底改變。根據計算,這種太陽能充電能力所提供的能量,自然充電下每年足以應付約 3,000 公里的行駛距離。這意味著,它就像能極大減輕家庭負擔的洗碗機、洗烘衣機或掃地機器人等便利生活用品一樣,實現了無需前往加油站,甚至無需插入充電線的終極「能源補給解放」。

特別是對於年行駛里程在 3,000 公里以下的使用者而言,這將是一款無需插電,極具劃時代意義的車輛。

raw-image

2. Ao-Solar Extender 的創新技術與擴展性
該系統設計有在停車時滑動展開太陽能電池板,將發電面積擴大一倍的結構。

  • 收納狀態(行駛中/基本停泊時): 300W。
  • 展開狀態(災害或露營時): 500W。
raw-image

目前採用的太陽能電池板,為了實現安裝在 SAKURA 上,使用的是普通的單晶矽模型(效率約 20%)。然而,如果採用目前處於研究階段的高效率新型面板(30% 以上),則理論上有望將可行駛里程擴展至接近每年 4,000 公里,為未來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可能性。

此外,由於太陽能電池板變髒會導致發電效率下降,日產也正在研究在電池板收納和展開時自動清潔的刷子,以推進實用化所需的細節考量。

raw-image

3. 邁向商業化的命運(使命)
Ao-Solar Extender 的概念源於日產內部創意競賽(2021 年冠軍方案)。它絕非僅僅是一個概念模型,而是一個以商業化為前提的「先行開發車型」,技術上已接近完成。

raw-image

目前,它在日本移動展(Japan Mobility Show 2025)上展出的最主要原因,並非是技術驗證,而是為了市場調研,了解「對於這樣一款搭載了太陽能電池板的汽車,消費者願意支付多少價格,以及對此感興趣的程度」。

raw-image

車身採用了專屬的「青空色」,這是一種看起來既像白色又像藍色的閃耀顏色。此外,採用了消光黑的雙色調車頂以及設計感十足的輪圈,作為先行開發車型,其設計已然具備商業化車型的成熟與精緻度

這款夢想之車能否問世,取決於您現在提出的意見。日產希望了解客戶願意為這種擺脫能源補給的概念所支付的金額。為了獲得擺脫能源補給概念的全新 EV 生活,請務必在日產的展位上傳達您決定其命運的聲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lLLL5_PMw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里卡多』😊Shop👍一番
12會員
166內容數
作為邁向璀璨未來旅程中的一步,衷心感謝閣下蒞臨本部落格。😄 願每一個明天都比今日更加美好,🌈我們深感榮幸能與您共享這段旅程。💐
2025/10/10
公明黨決定退出與自民黨的聯合政府,此舉被認為是一場「乾脆爽快」的政治變局,更可能意在阻止高市早苗就任首相。文章深入剖析公明黨退出聯合政府的表面理由與真正動機,探討其長期對自民黨造成的結構性制約,並展望高市政權下可能推動的政策轉變,同時分析未來日本政壇的走向與保守勢力的團結。
Thumbnail
2025/10/10
公明黨決定退出與自民黨的聯合政府,此舉被認為是一場「乾脆爽快」的政治變局,更可能意在阻止高市早苗就任首相。文章深入剖析公明黨退出聯合政府的表面理由與真正動機,探討其長期對自民黨造成的結構性制約,並展望高市政權下可能推動的政策轉變,同時分析未來日本政壇的走向與保守勢力的團結。
Thumbnail
2025/10/06
本文詳細介紹萊蒙彗星(C/2025 A6)的觀測要點,包括其獨特的綠色外觀、1350年的超長軌道週期,以及最佳觀測時間(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特別是10月21日前後)。文章提供了觀測設備建議(推薦雙筒望遠鏡),並強調避開光害和月光幹擾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10/06
本文詳細介紹萊蒙彗星(C/2025 A6)的觀測要點,包括其獨特的綠色外觀、1350年的超長軌道週期,以及最佳觀測時間(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特別是10月21日前後)。文章提供了觀測設備建議(推薦雙筒望遠鏡),並強調避開光害和月光幹擾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10/05
本文深入剖析高市早苗女士的政策藍圖,從經濟、安全保障到社會結構,闡述其「國家主導型戰略資本主義」(Sanae-nomics)及自主安全保障的願景,探討其潛力與風險,並解讀其對日本戰後形態的潛在變革。
Thumbnail
2025/10/05
本文深入剖析高市早苗女士的政策藍圖,從經濟、安全保障到社會結構,闡述其「國家主導型戰略資本主義」(Sanae-nomics)及自主安全保障的願景,探討其潛力與風險,並解讀其對日本戰後形態的潛在變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電動車(EV)日益普及,充電技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同的充電規格適應了不同的市場和技術需求。在台灣的充電樁也有各式的充電標準正在使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電動車充電標準:J1772、CCS1、CCS2、CHAdeMO 和 NACS(TPC)。 J1772、 CCS1
Thumbnail
隨著電動車(EV)日益普及,充電技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同的充電規格適應了不同的市場和技術需求。在台灣的充電樁也有各式的充電標準正在使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電動車充電標準:J1772、CCS1、CCS2、CHAdeMO 和 NACS(TPC)。 J1772、 CCS1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Thumbnail
在追求永續環境的今日,電動車被視為解決城市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然而,電動車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顯著的挑戰:如何有效提高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和續航里程。來自未來的解決方案——「能線通途」EnerPath,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答案。
Thumbnail
在追求永續環境的今日,電動車被視為解決城市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然而,電動車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顯著的挑戰:如何有效提高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和續航里程。來自未來的解決方案——「能線通途」EnerPath,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答案。
Thumbnail
特別標示年度,係因為隨科技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假,在未來可能成真。 發電機的假議題,並非僅針對電動輔助自行車,而是所有的電動載具加裝發電機,其實都很容易不切實際。但不能全盤否定,至少筆者在部分的電動車上有看到正確且巧妙的使用實例;如下圖所示,是利用車子運行時會遇到的額外動能來進行充電,而非直接耦合車
Thumbnail
特別標示年度,係因為隨科技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假,在未來可能成真。 發電機的假議題,並非僅針對電動輔助自行車,而是所有的電動載具加裝發電機,其實都很容易不切實際。但不能全盤否定,至少筆者在部分的電動車上有看到正確且巧妙的使用實例;如下圖所示,是利用車子運行時會遇到的額外動能來進行充電,而非直接耦合車
Thumbnail
特別標示年度,係因為隨科技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假,在未來可能成真。 不過電動輔助自行車要做到無鍊條這件事,之所以稱為假議題,並非是不切實際之類的問題;而是無鍊條已經實現了,做到了,完成了,所以廠商在提出來就是假議題了。 完成無鏈條化的電動輔助自行車,是採用輪轂馬達的系統,而非中置馬達。中置馬達的動
Thumbnail
特別標示年度,係因為隨科技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假,在未來可能成真。 不過電動輔助自行車要做到無鍊條這件事,之所以稱為假議題,並非是不切實際之類的問題;而是無鍊條已經實現了,做到了,完成了,所以廠商在提出來就是假議題了。 完成無鏈條化的電動輔助自行車,是採用輪轂馬達的系統,而非中置馬達。中置馬達的動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