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學堂裡總有那麼一批人,坐在前排,挺直腰身,彷彿脊梁骨裡嵌了鐵條,眼睛追隨著老師,專注得如同被磁石吸住。他們奮筆疾書,字跡工整一絲不苟,彷彿在謄抄聖典;作業本交上去時,筆跡如印刷般整齊,墨跡未乾便已顯出規矩的端方。課間時,他們聚攏在老師身邊,謙恭溫順,眉眼間流淌著馴良的柔光。這便是我們眼中「好學生」的典型模樣了吧。

他們從不逾越校規雷池半步,舉止規矩如刻尺量出來的一般,每一步都走在預設的軌道上。他們如同勤懇的工蟻,搬運著知識,然後秩序井然又毫無疑問地交上去。他們手捧獎狀,在掌聲裡微笑,油頭粉面下,靈魂卻早已被馴服成為規則下溫順的符號。

然而我目睹過教室角落裡的另一種「好學生」——他們安靜地坐在玻璃缸裡,被知識之流餵養得飽足,卻隔著那層透明壁壘,只能看見被框定的一方天空。他們被餵養得飽飽的,心中卻從此只裝著老師餵老師餵下的答案。他們無聲地游弋在透明玻璃缸內,於既定的水域裡優雅轉彎,所有質疑的念頭早已被精心飼養的餌料所馴服。獎盃是鍍金的,但鍍金層底下藏著什麼?燦爛的光環下,那被精心修剪過的思想,早已失去了天然舒展的形狀。

自古以來,教育便是一把利刃,一面用以切割蒙昧,一面卻也容易削去桀驁的稜角。科舉制度下,多少才俊在八股文中耗盡心力,而思想卻如被剪去利爪的困獸,只能在籠中踱步。今日的「標準答案」與「核心素養」,何嘗不是新瓶裝舊酒,以未來之名行著另一種精心佈置的馴化?於是所謂「好學生」,便蛻化成流水線上合格的齒輪,在機器運轉中發出和諧的聲響,而那聲響,終究不是靈魂自己的歌唱。

我見過一個學生,某日忽然擱下手中那支寫滿標準答案的筆,彷彿被一股無形力量攫住。他猛地抬起頭,目光越過堆疊的課本,徑直射向窗外廣闊無垠、風起雲湧的天空。這雙眼睛曾如蒙塵的玻璃,此刻卻驟然澄澈,映出他自己靈魂深處原始而粗礪的追問。那眼神彷彿不再屬於聽話的學子,倒像是被流徙荒野的探索者,終於掙脫了溫順的皮囊,在混沌中第一次辨認出屬於自己的星辰。

這目光有灼人的滾燙,如普羅米修斯竊取的火種第一次照亮洞穴的幽暗,又像伽利略第一次將望遠鏡大膽指向被教會圈定的禁區天穹。我心頭一震,驟然想起那遙遠聖殿裡的一幕:耶穌不是也曾舉起憤怒的手,掀翻兌換銀錢者污濁的桌案?那暴烈的聲響,是對已然僵化、淪為交易的信仰秩序的強烈反叛啊!

原來,那真正靈魂意義上的「好學生」,豈是溫順的羊羔?他們本是胸中藏有千山萬壑的猛虎,在規矩的密林裡逡巡良久,終於嗅到另一股自由的風。當那孩子推倒面前的課本,他何嘗不是推倒了層層圍困他靈魂的藩籬?這並非破壞,而是對生命內在秩序的莊重呼喊——它宣告著被禁錮的自我,已開始向著靈魂本該存在的高處和遠方奔突!

那些在規則之牆內循規蹈矩者,不過是靈魂在無形牢籠裡踱步的影子。真正的「好」,是在被修剪的痛楚中醒覺之後,敢於讓屬於自己的枝椏向天空伸展——哪怕因此被視為園囿中的「異端」。

人類所有偉大的靈魂,幾乎都曾是體制眼中的「壞學生」。他們迷茫過,掙扎過,最終卻以對內心秩序的忠誠,在原本虛妄的模範答案旁邊,刻下了自己從不馴服的姓名。

掙脫了玻璃缸的金魚,終將游向大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昊天藍の奇異宇宙
12會員
532內容數
問道四海八方,融會東西方學術精華,以跨文化視野剖析玄學哲思,善於化易道奧義為策略管理之智鑰。歷年遊學並旅居英美澳加中港台泰等地,為跨國企業與頂尖學府提供戰略諮詢,解難決疑。
2025/10/20
這人間世,哪裡不是戲台?人人是演員,各自上演著或轟轟烈烈、或悄無聲息的生命劇幕。 菜市場裡那位魚販阿姐,正叉起腰,指天畫地,唾沫橫飛斥責顧客斤斤計較。可下一刻手機鈴聲響起,她瞬間換了張臉孔,聲音甜膩得發顫:「哎喲,寶貝呀……」這無縫切換的功夫,怕連名伶也要甘拜下風。
Thumbnail
2025/10/20
這人間世,哪裡不是戲台?人人是演員,各自上演著或轟轟烈烈、或悄無聲息的生命劇幕。 菜市場裡那位魚販阿姐,正叉起腰,指天畫地,唾沫橫飛斥責顧客斤斤計較。可下一刻手機鈴聲響起,她瞬間換了張臉孔,聲音甜膩得發顫:「哎喲,寶貝呀……」這無縫切換的功夫,怕連名伶也要甘拜下風。
Thumbnail
2025/10/13
晨光初透,城市已然甦醒。地鐵閘門如巨獸之口吞吐人群,刷卡、入閘、墜落、等待。我立於月台,眼前是西裝革履的脊椎動物們,皮鞋鋥亮如甲蟲甲殼,神情肅穆,不露悲喜。
Thumbnail
2025/10/13
晨光初透,城市已然甦醒。地鐵閘門如巨獸之口吞吐人群,刷卡、入閘、墜落、等待。我立於月台,眼前是西裝革履的脊椎動物們,皮鞋鋥亮如甲蟲甲殼,神情肅穆,不露悲喜。
Thumbnail
2025/10/09
城市天文館的穹蒼之下,三歲孩童執激光筆,一點紅芒直射天幕。他點中的那顆星,是古時守夜人於洪荒宇宙中曾凝望的。光斑在星圖上躍動,孩子好奇地發問:「星星真是在天上畫的嗎?」天幕蒼茫,星星點點的微光,豈非正是人類在巨大虛空裏提筆繪就的?
Thumbnail
2025/10/09
城市天文館的穹蒼之下,三歲孩童執激光筆,一點紅芒直射天幕。他點中的那顆星,是古時守夜人於洪荒宇宙中曾凝望的。光斑在星圖上躍動,孩子好奇地發問:「星星真是在天上畫的嗎?」天幕蒼茫,星星點點的微光,豈非正是人類在巨大虛空裏提筆繪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我自己都知道,看你在台上教課時,我看你的眼神和我看其他老師的都不一樣。你輕易一句話,就能讓台下學生哈哈大笑。你輕易幾個字,都像風吹過我葉子沙沙作響。那天我們一起目送家長接走最後一個學生,這是第一次跟你一起值班關門,儘管教室很大,我卻難以呼吸。
Thumbnail
我自己都知道,看你在台上教課時,我看你的眼神和我看其他老師的都不一樣。你輕易一句話,就能讓台下學生哈哈大笑。你輕易幾個字,都像風吹過我葉子沙沙作響。那天我們一起目送家長接走最後一個學生,這是第一次跟你一起值班關門,儘管教室很大,我卻難以呼吸。
Thumbnail
《造局者》的教學運用 在學校裡,我們經常參加各種研習活動。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個團隊成員非常努力,事情交給他就可以放心了,他能把事情做好。旁聽的人在聽到這些話時,可能會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好像他只是在觀察一切。這時候,我會思考,我和他之間的關係框架是什麼。如果這只是一堂課,我通常不會做出任何行動,
Thumbnail
《造局者》的教學運用 在學校裡,我們經常參加各種研習活動。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個團隊成員非常努力,事情交給他就可以放心了,他能把事情做好。旁聽的人在聽到這些話時,可能會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好像他只是在觀察一切。這時候,我會思考,我和他之間的關係框架是什麼。如果這只是一堂課,我通常不會做出任何行動,
Thumbnail
個體人們,在求學時代通常很容易被發現:他們是班上的那個喜歡讀字典的怪咖、不喜歡溫習功課整天往熱音社跑的學長、或是打開他們的課本發現上面都沒畫重點、卻通通都是插畫的同學。在求學時代,這些個體人同學們的獨特之處往往被學校和同儕所接受,甚至受到熱烈歡迎...
Thumbnail
個體人們,在求學時代通常很容易被發現:他們是班上的那個喜歡讀字典的怪咖、不喜歡溫習功課整天往熱音社跑的學長、或是打開他們的課本發現上面都沒畫重點、卻通通都是插畫的同學。在求學時代,這些個體人同學們的獨特之處往往被學校和同儕所接受,甚至受到熱烈歡迎...
Thumbnail
   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所有的人都在不斷向前,而我卻還像個小孩一樣,整天打架、搞怪、翹課,在所有老師眼裡是無藥可救的壞學生,在同儕眼裡是個無惡不做的流氓,但在張盈枋眼裡⋯⋯   這一節是李爾森的國文課,全班都沉浸模擬考的題本中,只剩下筆尖和紙張的摩擦聲,而我也不例外,努力的在答案卷上作
Thumbnail
   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所有的人都在不斷向前,而我卻還像個小孩一樣,整天打架、搞怪、翹課,在所有老師眼裡是無藥可救的壞學生,在同儕眼裡是個無惡不做的流氓,但在張盈枋眼裡⋯⋯   這一節是李爾森的國文課,全班都沉浸模擬考的題本中,只剩下筆尖和紙張的摩擦聲,而我也不例外,努力的在答案卷上作
Thumbnail
不久她瞥見銘雄課本上有一張紙,他在紙上疾書。 她走下講台,往他的座位走去。 旁邊的同學起鬨著說:「在寫情書!
Thumbnail
不久她瞥見銘雄課本上有一張紙,他在紙上疾書。 她走下講台,往他的座位走去。 旁邊的同學起鬨著說:「在寫情書!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