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內耗太嚴重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有時候,我們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換來想要的結果。

升職、考試、專案提案——每一次出發前,我們都會對自己說:「好,我要好好努力!」

這句話聽起來多麼正面,卻往往是焦慮的起點。

「太想贏」的那一刻,我們其實已經輸了專注

我曾經輔導過一家外商公司的部門經理。

她在年度預算簡報前,整整兩週沒好好睡覺。

她不是懶散的人,恰恰相反——她太在意輸贏。

她想讓主管肯定、想讓團隊驕傲、想讓自己「值得被看見」。

但簡報當天,她的腦子裡全是雜音:「我是不是講太快?」「他們會不會不喜歡我的提案?」

那一刻,她不是在簡報,而是在對抗自己的焦慮。

結果報告結束後,她苦笑說:「我不是沒準備,只是太想贏了。」

這句話,讓整個會議室都靜了下來。 

「私心雜念」這件事,其實人人都有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Self-focus interference(自我焦點干擾)

意思是,當我們太在意自己的表現與評價,注意力會從「任務」轉向「自我」,而那一瞬間,大腦的專注力就被奪走了。

所以,你不是沒努力;只是,你的努力被焦慮分食了。

我們努力工作,往往不只是為了事情本身,而是想要「被認可」——

被主管看見、被家人肯定、被自己滿意。

但當這份渴望太強,就會變成「私心雜念」,讓我們在該專注的時候想著未來、在該放鬆的時候又開始焦慮明天。

努力的反面,不是懶惰,而是放下雜念

真正成熟的努力,其實是一種「平靜的投入」。

那不是燃燒自己到極限,而是清楚知道——我願意盡力,但不強求結果。

如果你也常在努力裡感到疲倦,可以試試這三個練習:

  • 把焦點放回當下

問自己:「我現在能更用心嗎?」而不是:「別人會不會滿意?」

  • 為自己設立「結束儀式」

每天工作結束時,告訴自己:「今天的我,已經盡力了。」

學會在「盡力」和「完美」之間,劃出柔軟的界線。

  • 學會與雜念共處

當腦中開始打轉時,不用責怪自己,只要輕聲提醒:「我又在想太多了。」

這一聲溫柔的覺察,往往就能讓心慢慢靜下來。

領導者的修煉:從「控制」到「信任」

很多高階主管會問我:「是不是我要求太高?」

我常說,其實問題不在「高標準」,而在「心態」。

真正成熟的領導,不是靠緊抓結果,而是讓團隊能安心投入。

當你能放下「非得完美」的執念,你身邊的人也會開始敢於嘗試、敢於犯錯。

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信任感,讓每個人都能更自在地發揮。

正如一位老同事曾說的:「真正的努力,是讓自己靜下來,而不是逼自己更快。」

努力,是一種溫柔的堅持

我們都以為「努力」該是咬牙前行,但其實,它也可以是一種溫柔的堅持。

不為了取悅誰,也不為了證明什麼,只是誠實地活在每個當下。

所以,下次當你又想對自己說「我要更努力」時,不妨改成:「我願意更專心地活。」

這樣的努力,才會讓人平靜、讓生命發光。

📌 你最近在哪件事上「太用力了」?

A. 想讓上司滿意

B. 想讓團隊認可

C. 想證明自己

D. 想抓回控制權

👉 歡迎留言分享,也許你的覺察正能啟發他人。

📣 如果這篇文章觸動了你,也請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2.3K會員
635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10/23
職場中的焦慮與不安常常源於過高的期望與對錯誤的恐懼。轉職並非解決問題的萬能藥,真正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的內在需求,並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職場上,我們應學會設立現實的目標,並從錯誤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2025/10/23
職場中的焦慮與不安常常源於過高的期望與對錯誤的恐懼。轉職並非解決問題的萬能藥,真正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的內在需求,並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職場上,我們應學會設立現實的目標,並從錯誤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2025/10/22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在做決策時受到他人期望的影響。如何回歸到自己的尺度,做出符合自我價值觀的決策,並增強自信?本文將提供具體的步驟和方法,幫助領導者建立自己決策的標準。
Thumbnail
2025/10/22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在做決策時受到他人期望的影響。如何回歸到自己的尺度,做出符合自我價值觀的決策,並增強自信?本文將提供具體的步驟和方法,幫助領導者建立自己決策的標準。
Thumbnail
2025/10/21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因為群體壓力而迷失自我,但活出真我才是職場成功的關鍵。從「換位思考」開始,找回自信,勇於表達自己,才能真正掌握人生的方向。
Thumbnail
2025/10/21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因為群體壓力而迷失自我,但活出真我才是職場成功的關鍵。從「換位思考」開始,找回自信,勇於表達自己,才能真正掌握人生的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有一種情況是你付出很多,以為會得到認同或讚賞,結果對方非但不欣賞,還否定你所做的一切,甚至出言抱怨和責備,於是你領悟到,事情不一定朝預期的方向發展,失望在所難免,看不開的人會被打擊得意志消沉,所有付出都被視為無效,從此以後不知道該繼續努力抑或躺平就好。 現實很殘酷,不是你付出多少就能獲得多少,
Thumbnail
有一種情況是你付出很多,以為會得到認同或讚賞,結果對方非但不欣賞,還否定你所做的一切,甚至出言抱怨和責備,於是你領悟到,事情不一定朝預期的方向發展,失望在所難免,看不開的人會被打擊得意志消沉,所有付出都被視為無效,從此以後不知道該繼續努力抑或躺平就好。 現實很殘酷,不是你付出多少就能獲得多少,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就像寫作,有天不需要我你就贏了,而我不用再為讀者寫作就表示我贏了。
Thumbnail
就像寫作,有天不需要我你就贏了,而我不用再為讀者寫作就表示我贏了。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野心,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實力駕馭不了你的目標,就應該沉住氣來歷練」。 沉著的面對夢想而不是浮燥,夢想是自我沉澱再透過生活的累積。 「價值觀」來自於我們對於身處的世界、人生以及事物而對是非對錯的看法。 一個人的成就、價值不一定是社會意義上的成功,通於追求優秀的人是
Thumbnail
「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野心,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實力駕馭不了你的目標,就應該沉住氣來歷練」。 沉著的面對夢想而不是浮燥,夢想是自我沉澱再透過生活的累積。 「價值觀」來自於我們對於身處的世界、人生以及事物而對是非對錯的看法。 一個人的成就、價值不一定是社會意義上的成功,通於追求優秀的人是
Thumbnail
今晚我在YT上看到一個非常有共鳴和擊中我心的內容,關於「為什麼我們不該刻意努力?」我們是否下意識的認為,刻意努力肯定跟成功綁定在一起。
Thumbnail
今晚我在YT上看到一個非常有共鳴和擊中我心的內容,關於「為什麼我們不該刻意努力?」我們是否下意識的認為,刻意努力肯定跟成功綁定在一起。
Thumbnail
[努力] 有些事情不是努力 就可以改變   聽起來雖然沮喪 但也可能是 了解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努力] 有些事情不是努力 就可以改變   聽起來雖然沮喪 但也可能是 了解自己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