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在講的「盡力」還是有區分的
政治人的組成幾乎具有「自我感動」的特質,本人十分不建議與這類人來往。
自我感動通常勞動到一定程度、超乎自己預期的付出,並隨著時限或成果階段性到來,會感動於自己的用處,卻基本上不符合現實社會要求的一群人;這特質很容易在營隊、有權勢者、現今長輩身上見到,他們只是很滿足於自己身分的人。
除非你本人身在其中,否則這些人的勞動和自己的生活本質真是毫無關聯的。
一般人其實還是很有感恩人的心理,但通常對這種人就是「謝」不起來,因為你其實知道他是在需要你的需要,他只是滿足於具有這個身分,而能付出的這個心理;他們的付出本質上只是在操縱一切,你大可不妨試試屏棄一回心意會落得什麼下場。
倚賴於社會、評價的人作為是如此失控,控制不好自己的人他所說的盡力聽聽就好。
...
有些人說「不要去探查人行為背後的用意」本人是很不贊成的。
如果缺乏人與人之間互動細微資訊的累積,那如何在這個年紀能做到,準確把不對的人篩選在外而不來往的依據;所以直面的說,因為受過傷而放棄對人的觀察和敏銳,你會在覺得好不容易對的人身上下更多功夫,一旦對方背叛,受傷程度還會遠超上回。
這種輪迴,就是問題沒有解決最直接的證據,不過是換個人再一次。
這種否定它本質上只是在延緩下一次問題發生的時間,玄學上來講我認為這就是人變得更加長壽的主因,比方說現代人認為不生小孩是種善良,那換個角度看就是環境氛圍已經打算放爛黑子化的問題,將來我們的軍警可能都由八九把控,然後吃爆你的案子。
當然作為人我們可以沒有能力讓好人成為多數,但直面自己的課題又是另一回事了。
辨識課題的其中一項依據,我想是:人是因為想到這道選擇變的更加貪生怕死。
這種基於「怕痛」衍生出來的各種迴避、拒絕的舉動,現台灣交通環境板金當道是其中一種體現,不願放手的控制狂父母讓關係二方都難受也是;照理說一個人盡力的結果,不可能讓人有這麼患得患失的反應。
所以你在看現在的人對生活當中有所牽掛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認真解題目的表現。
說是不認真,是因為在看很多人很習慣在「不怕痛」的題目上下功夫,對不對,很會讀書所以讀到乾、讀到盡,薪水價值一出又不想認命;回來看老師多是調皮的學生,又為什麼這些學生肯定是長情、值得讚賞 ... 人際定義上的荒謬事那是很多的。
只是在階段結束不了的任何問題上尋找一點點好的可能,本質上是一個又一個的遺憾。
...
你的轉身能夠毫無罣礙,就表示做到很高品質的盡力了
現在再回頭看那些說自己很努力的人,要他們還有所放不下你就知道「這關沒過」了。
我曾經也是那種很自我感動的人,是直到後來發覺說:是我在放不下高中這個階段,才會想方設法要和這個環境繼續產生連結,我去重考、去做講座,讓別人可以美其名曰是個認真的學長;我很「盡力」卻從不真正滿足,這才是最恐怖的。
問心無愧為什麼說是要問心,而不是問問科學化的頭腦,這就是盡力要體現的。
「向外尋求」最終致人脆弱的主因就在這,就是說如果民眾做任何事最後都在導向:你看我講的對不對、你看我做的對不對,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是政治之事呀,還能說一個不字嗎;這些人持有的「真相」完全支撐不了自己,直到他們能暫時感動自己為止。
就像寫作,有天不需要我你就贏了,而我不用再為讀者寫作就表示我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