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斐恩的職場修煉日誌|#158篇
最近讀了吳若權的《人生幾分熟》,他說:「早熟,其實並不成熟。」這句話,在我心裡停了好久。我們從小被誇「懂事」,以為那是成熟的象徵。長大後才明白,那不過是太早學會「不要麻煩別人」。原來有些懂事,只是提早訓練出來的防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成熟,不是「不出錯」如果用最原始的定義來看,成熟是果子可以吃了,不會拉肚子。代表它「準備好了」。在人生裡,成熟也許就是: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忙;我知道什麼值得生氣,也知道什麼該放下。成熟,不是完美,而是有底氣。不光是讓別人放心,更是讓自己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早熟與晚熟,是時間的節奏不同
早熟的人,多半太早經歷現實。他們看起來懂事,卻只是急著讓自己安全。那不是成熟,而是「自我保護」。晚熟的人,看似慢,其實更懂讓時間滲進生活。他願意困惑,也願意學。那樣的「慢熟」,有時反而更穩、更有味道。在職場上,早熟的人通常「很能幹」,卻也「太懂規則」,容易把自己困在「應該」裡。而晚熟的人,看似莽撞,卻願意問「為什麼」。那正是讓人成長的起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職場上的成熟,是被信任,而非被看懂
一個成熟的職場人,不一定最會說話,但一定讓人「有安全感」。因為他有判斷、有原則,也有節制。他知道何時開口、何時沈默。能把情緒放在對的地方,也能讓專業說話。成熟不是壓抑,而是平衡。你可以不喜歡對方,但仍能一起把事做完。這樣的成熟,不是表演出來的穩重,而是時間煉出來的安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成熟的終點,是自由
成熟,不是世故,而是自由。自由到,你可以選擇不爭;自由到,你不怕被誤會;自由到,你能微笑著說:「這件事,我知道該怎麼處理。」早熟,是為了被愛而懂事。成熟,是因為自愛而清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個人都在熟成的路上。
有的人被時間催熟,有的人讓時間滲透。最重要的,不是你快還是慢,而是當你終於能對自己說:「我準備好了。」那,就是你真正成熟的時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給每個還在學習「不急著長大,也不害怕變老」的大人。
你覺得自己,是早熟? 還是晚熟?是否在職場的哪個瞬間,感覺自己「真的成熟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