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修煉日誌|#155篇
在人資培訓發展與職涯諮詢這些路上,我接觸過許多不同的助人方法。
而今天讓我感受到「覺察」與「轉化」力量的,是一副圖像牌卡~OH卡。那天,一位好朋友跟我們分享他去學了OH卡。他說,他最喜歡的狀態,是在一個放鬆的場合、微醺的氛圍裡,輕輕鬆鬆地陪人聊聊、聽對方傾訴,幫助對方釐清一些內在的卡關。那種「不說教、只陪伴」的方式,讓我覺得很溫暖。
後來他帶著牌卡來公司,邀請我們一起抽卡體驗。
我第一次感受到的OH卡,原來不是像塔羅那樣的「解答命運」的工具,而是一種「打開內在」的對話媒介。只是當時思考著 : 若彼此之間不夠熟悉,談話容易停留在表層。那時我就在想,是否有更深層的使用方式?
✦ 當覺察從「看不見的卡」開始
後來因為另外一位朋友的推薦,我報名參加了一位引導師的OH卡公益體驗。
整個過程是盲抽,蓋著牌,先設定自己想探討的主題(我選了「談關係」),再抽出一張圖卡與一張文字卡。
圖卡是一個人用力擰著毛巾,背景是一片明亮的黃色。(我的AI生圖大概只有40%像, 請大家自行意會)
那個畫面讓我覺得:很用力,但似乎沒有水流出來。
引導師邀請我去覺察,「如果這張圖想表達的是你現在的關係,那你看到了什麼? 這張圖給你麼感受? 你怎麼描繪這張圖? 你在哪裡? ……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從這張圖卡中找出關連與解答」
這是我過去在做說書人的牌卡引導時,也會做的事,不過這套牌卡的圖案很特別,是用較模糊幾乎沒有線條的色塊方式呈現圖案,不像說書人的線條很明顯,似乎在解讀問題時,空間又更不售侷限。因為我通常是擔任提問者的腳色,這次反過來變成被問者,順著問題隨心而至,走到哪裡都像是在幫我敲開一扇通往更內在的門。
這位引導師的方式讓人覺得很自在對談,沒有被迫回答,而是慢慢靠近內核更真實的自己。
✦ 當「罪惡感」變成「聽話」
接著翻開文字卡,上面寫著「罪惡感」。
而我對這個詞沒太多感覺,可能因為我這方面敏感度較低,所以比較不會被別人的情緒干擾,也不會有罪惡感。
但我在描述的過程中,多次提到了「聽話」這兩個字,引導師敏銳地察覺到那一瞬間我語氣的變化,便邀請我繼續說下去。
於是我開始談起關於「聽話」的更多記憶點,在我過去的關係裡、在成長歷程中,那些想討好、想符合期待的時刻,以及聽話之後的大轉身。
那一刻,我意識到原來我以為的「問題」,只是冰山上浮出的部分;真正的卡點,其實藏在水面下,藏在那些「過於聽話」卻想被理解的地方。
這樣的覺察,讓我心裡的糾結,鬆了點。也讓我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去看事情。
✦ 原來,對話才是療癒
這次體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工具不會療癒人,是對話療癒了人。」
OH卡只是媒介,真正的轉化,發生在被引導、被傾聽、被允許誠實說話的那一刻。
整個過程非常輕盈,不需要分析、不需邏輯推理。
它是一場與自己相遇的對話,一場向內走的旅程。
我想,這樣的方式,非常適合運用在職場覺察與生涯探索中。
當我們願意靜下來,看見自己內在的故事,很多「卡關」就會變成「轉機」。
今天的體驗,讓我再次相信: 療癒的力量來自內在,須要被喚醒,而我們就在學習怎麼樣陪伴人們相信自己與採用行動的路上。
11/15(六)下午,我會跟夥伴們一起開牌卡體驗workshop,到時候歡迎大家來體驗。有興趣者,歡迎等活動在accupass上發布時直接報名~😊
謝謝OH卡引導師Ting Yang讓我有這麼好的體驗
#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俠客斐恩 #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