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hen 專欄|從AI熱潮看未來人才新秩序】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未來不是AI取代人,而是人能否學會與AI共榮

我常被問到:「陳老師,AI發展這麼快,我們還學得來嗎?」

這問題背後,其實藏著台灣產業的一種焦慮——不是怕AI太強,而是怕自己來不及。

根據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與多份產業報告顯示,台灣企業在AI導入的整體成熟度仍偏低,AI化指數僅約三成多。七成企業仍停留在「知道AI」卻尚未「用AI」的階段

這正是近年政府在推動「AI應用規劃師」與「雙軸轉型(數位 × 淨零)」過程中,個人最深的體會:技術不是瓶頸,思維才是關鍵


一、AI不是風口,而是治理——從工具導入到制度革新

我觀察到,許多企業仍把AI當成「會自動幫我省時間」的工具,期待買一套系統、上幾堂課就能立竿見影。

然而,真正能成功落地的企業,反而都具備三個共同特徵:

第一,領導層親自主導AI策略,把AI視為治理責任,不是部門專案;

第二,建立數據治理基礎,重視資料品質、隱私、與整合機制;

第三,從風險思維出發,先補上「制度債」再談創新。

AI轉型的核心,不在於你能導入多少模型,而在於你是否能掌握這些模型背後的風險、倫理與效益。

例如ISO/IEC 42001:2023與NIST AI RMF這兩項國際標準,已被許多企業納入治理基準,用以確保AI應用的「透明、可控、可追蹤」。

這些標準未來也可能成為AI應用規劃師考題的核心內容之一。


二、跨域人才成為關鍵——懂AI,更要懂產業

AI發展帶來的最大改變,不是失業,而是「工作性質的重組」。

根據2025年產業AI調查,未來十年將有約9,200萬個職位被自動化取代,但同時會創造出1.7億個與AI協作的新職位

這代表我們要訓練的,不再只是工程師,而是能把AI用在正確場景的「問題架構師」。

未來的人才價值,不在於你會寫多少程式,而在於你能不能定義出正確的問題。

企業真正需要的,是能把「Domain + AI」結合的人。

這也正是 iPAS AI應用規劃師 認證存在的價值——它不是考技術,而是考「整合與規劃力」。

舉例來說,考題中可能問你:「如果企業導入AI客服系統,如何在確保資安與效率間取得平衡?」

這類問題沒有單一答案,它測的是一種跨域判斷與治理思維。

也因此,AI應用規劃師不只是「AI懂得多」,而是「懂得怎麼讓AI替企業創造價值」。


我常對學員說:AI應用規劃師是台灣邁向數位+淨零雙軸轉型的中樞人才。

因為這份證照,讓你能在AI導入、碳盤查、能源管理與資料治理之間建立共同語言。

未來,懂AI又懂永續的「跨界型專才」,將是所有企業最搶手的角色。


三、雙軸轉型的未來:讓AI與淨零成為新經濟的兩條軸線

若以產業長線來看,台灣正走向一條雙軸路線:「數位轉型 × 淨零轉型」。

一方面,AI正重塑產業效率與創新能力;另一方面,碳費、碳盤查與CBAM制度正改變供應鏈的競爭規則。

而這兩條軸線最終會在「資料」交會——AI幫助企業減碳決策、永續報告、能源預測;而淨零政策則要求企業透明化管理AI運算造成的碳足跡。

這不再是環保議題,而是生存議題。

我看到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找「懂碳又懂數據」的人才——這群人正是未來十年的關鍵橋樑。 他們不只是永續顧問,而是新時代的「數據永續設計師」。

而AI應用規劃師的課程中,已經開始導入這樣的實務訓練——從AI導入規劃、風險治理,到AI+ESG案例分析,培養學員同時具備技術語言與政策敏感度。


四、人類最強的優勢:思考與溫度

當AI可以自動撰寫程式、製作簡報、甚至產生影像時,人與AI的差別只剩「溫度」。

在AI可以回答你「是什麼」的時代,人類要能問出「為什麼」與「該不該」

未來的人才不一定要成為AI專家,但一定要懂如何與AI共創。


我常用一句話鼓勵學員:

「AI可以幫你工作,但不能替你思考;AI可以模仿情緒,但無法真正理解人。」


所以,未來的AI人才要更懂「人」。要懂市場需求、社會價值、倫理風險,也要懂如何讓技術變得可親可用。這就是所謂的「溫度+專業」。

raw-image

結語:讓AI成為台灣的產業共語,而非階級鴻溝

未來十年,AI不會讓人失業,但會讓不學AI的人失去機會

而台灣的機會,就在於能否建立「以人為本的AI文化」與「跨域共學的人才生態」。

當AI成為每個人手上的工具,而不是少數人的特權,我們才真正進入智慧社會。

作為AI教育推動者,我相信學習AI不是追潮流,而是為未來留下選擇權。

raw-image


iPAS AI應用規劃師就是這張門票——它讓你從理解AI、應用AI,到規劃AI,都有一套可以驗證的能力路徑。


正如我在課堂上常說的:

「科技的價值,不在取代誰,而在成就誰。」

未來已經到來,只差你願不願意開始。


讓我們一起,把AI變成人的力量,讓台灣用智慧與溫度走出自己的新未來。


(文/CCChen,iPAS AI應用規劃師講師|產業AI轉型顧問|方格子「AI學習分享」專欄作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Chen的AI學習分享
1.6K會員
233內容數
關於學習經驗分享, 學習心得, 學習方法與資料整理. 1.已取得2024年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合格 2.已取得2024年 iPAS 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合格 3.已取得2025年 資策會 生程式AI能力認證合格 4.已取得2024年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合格
2025/10/30
嗨 我是CCChen 分享IBM 免費AI課程 「人工智能基礎導論」 報名截止至2025/10/31 課程開始日: 2025/11/03 報名網址: 這是一份關於「IB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undamentals Guided Learning with C
Thumbnail
2025/10/30
嗨 我是CCChen 分享IBM 免費AI課程 「人工智能基礎導論」 報名截止至2025/10/31 課程開始日: 2025/11/03 報名網址: 這是一份關於「IB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undamentals Guided Learning with C
Thumbnail
2025/10/29
嗨 我是CCChen 分享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11/01考前衝刺: 30 題 AI擬真模擬測驗題目 :(第二組) 您好,我是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能力鑑定出題委員。這是為您設計的第三套30題擬真模擬試題,旨在加深您對淨零碳規劃與盤查規範的理解,協助您達到初級考試合格的目標。 科目一:淨零碳
2025/10/29
嗨 我是CCChen 分享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11/01考前衝刺: 30 題 AI擬真模擬測驗題目 :(第二組) 您好,我是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能力鑑定出題委員。這是為您設計的第三套30題擬真模擬試題,旨在加深您對淨零碳規劃與盤查規範的理解,協助您達到初級考試合格的目標。 科目一:淨零碳
2025/10/29
嗨 我是CCChen 分享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11/01考前衝刺: 30 題 AI擬真模擬測驗題目 : 科目一: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15題) 專有名詞:國際間將二氧化碳以外的溫室氣體,依據其增溫效應,統一轉換成哪個專有名詞單位以進行排放量比較? (A) 溫暖化潛勢 (GWP) (B)
2025/10/29
嗨 我是CCChen 分享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11/01考前衝刺: 30 題 AI擬真模擬測驗題目 : 科目一:淨零碳規劃管理基礎概論 (15題) 專有名詞:國際間將二氧化碳以外的溫室氣體,依據其增溫效應,統一轉換成哪個專有名詞單位以進行排放量比較? (A) 溫暖化潛勢 (GWP) (B)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全世界都在瘋AI,而且瘋狂的是台灣的AI 在這波浪潮中,台灣能支撐多久?
Thumbnail
全世界都在瘋AI,而且瘋狂的是台灣的AI 在這波浪潮中,台灣能支撐多久?
Thumbnail
即將舉辦的2024 COMPUTEX Forum將聚集全球科技領袖,共同探討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也代表臺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也特別介紹了GeniAuto_X應用在企業內部(業務及行銷部門)和外部客服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有助於臺灣企業與生成式AI的接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Thumbnail
即將舉辦的2024 COMPUTEX Forum將聚集全球科技領袖,共同探討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也代表臺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也特別介紹了GeniAuto_X應用在企業內部(業務及行銷部門)和外部客服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有助於臺灣企業與生成式AI的接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