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的黃金時代:AI、電動車與能源轉型的大贏家
礦商 vs 現價, 誰漲得多?可參考黃金走勢!
💰從電動車、AI伺服器、資料中心,到太陽能、風電與儲能系統, 這些產業都需要大量銅來導電、散熱與連網。
🔋 每輛電動車所需銅量,是燃油車的3~4倍
💻 AI伺服器與超級電腦的電源與冷卻系統,同樣大量依賴銅
🌞 光伏與風電發電設備的輸電網路,離不開銅線與銅排
同時,全球銅礦面臨「開採難度提升+礦石品位下降」問題,
新礦從發現到投產平均需要7~10年,
供應難以快速增加,形成「供不應求」的格局。
💰 巴菲特早已悄悄佈局銅礦
2025年10月,巴菲特旗下 伯克希爾·哈撒韋, 對 日本五大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住友商事、丸紅)的持股市值已突破 310億美元。這五家公司掌握全球約 12% 的銅精礦產量,
其中三井物產更在智利擁有 12% 的銅礦產能。
巴菲特等於透過這些商社,間接持有全球最大的銅礦權益。
市場也傳出他可能進一步投資
自由港麥克莫蘭(FCX)、南方銅業(SCCO)與泰克資源(TECK)等企業。 雖尚未公開證實,但方向已相當明確:
他看好銅在AI與新能源時代的長期結構性價值。
📈 總結
- 銅是「電的基礎金屬」,
- AI越熱、電動車越多、綠能越強,銅的價值就越高。
- 供應有限+需求暴增=價格長期看漲。
巴菲特的行動,再次印證:
真正的長線投資,不在追風口,
而在提前佈局基礎資源。

🟠 若你想看「銅礦公司 vs 黃金礦公司」
👉 SCCO vs NEM(Newmont Corporation)
- SCCO:主要銅礦商(南美生產為主)
- NEM:全球最大金礦商
📈 比較重點: 可反映「工業金屬(銅)」 vs 「避險金屬(黃金)」 的市場偏好與資金輪動。 這是最經典的一組對照。
🟡 若你想看「銅礦 vs 黃金現貨」
👉 SCCO vs GLD(SPDR Gold Shares)
- GLD 是追蹤實體金價的ETF
📈 比較重點: 能清楚顯示「銅礦股」是否漲得比「金價」更快(通常在經濟成長預期強時會如此)。
#銅價上漲 #巴菲特投資 #AI伺服器 #電動車概念股 #新能源材料 #銅礦投資 #SCCO #FCX #TECK #三井物產 #日本商社 #能源轉型 #投資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