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是一個聰明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太聰明」。
如果主管交代任務,他第一時間會笑著說:「沒問題,我馬上安排。」
接著轉頭就找同事說:「這件事你比較拿手,我幫你講個好話,讓主管看到你的能力。」 同事聽了不好意思拒絕,只好接下來做。 而功勞呢? 當主管誇獎時,陳浩總是笑得謙虛:「哪裡,我只是協調一下而已。」
久而久之,大家開始發現——
他手上永遠乾乾淨淨,沒有沾灰,卻總在享受成果。
出錯時,他一句:「我只是轉達別人的意思。」 功成時,他一句:「這都是團隊的努力。」 他表面圓融,實際上卻總讓別人成為替他擋風的「槍」。
起初,大家還願意幫忙,畢竟他說話客氣、態度親切。
但慢慢地,那些笑容開始變得僵硬。 他沒注意到,當他走進會議室時,聊天聲會突然小了。 他沒察覺,當他說「我們一起做吧」時,大家的眼神都飄開。
直到有一天,公司要籌備一場大型活動。
主管指名:「這次由陳浩負責統籌。」 他照舊展開他的「分配術」—— 宣傳給小林、場地給小張、物資給小陳…… 自己只留了「總指揮」的頭銜。
但那次沒有人願意再替他跑。
每個人都各忙各的,遇到問題只說:「你是總負責人,該你決定。」 活動前一週,物資還沒齊、場地沒確認、宣傳也延誤。 主管氣得臉色發白:「你不是說都安排好了?」 他一時語塞,第一次,沒有可以推出去的替罪羊。
那天晚上,他留到很晚,自己打電話、自己搬東西、自己貼海報。
雙手沾滿灰塵、滿身是汗。 他突然想起以前那些「我幫你安排」「你比較擅長」的話—— 那其實不是讚美,而是推卸。 不是信任,而是利用。
活動當天雖然順利結束,但他沒了以往的輕鬆。
當大家在台下歡笑時,他坐在一角,靜靜地看著自己那雙終於「弄髒」的手。 那一刻,他明白: 有時候,真正的成長,不是讓手保持乾淨,而是學會自己去扛。
從那之後,他變了。
他開始主動承擔任務,不再只是分派給別人。 有次同事說:「這件事很麻煩耶。」 他笑了笑:「沒關係,我來試試。」 他第一次感受到責任帶來的踏實,而不是操縱帶來的控制感。
幾個月後,主管在會議上表揚他:「這次案子做得不錯。」
他沒有再說「都是大家的功勞」那樣的場面話, 而是轉過身,真誠地對同事們說:「謝謝你們真的幫了我很多。」 那一刻,大家回以微笑——這次,是發自內心的。
他終於學會,靠別人推動的成功,不叫聰明;自己肩上的責任,才叫力量。
🌿庭園心語─
- 聰明是一種天賦,但誠懇才是人緣。
能讓別人替你做事,也許一時方便; 但願意自己扛事,才會讓人真正佩服你。 別用技巧換信任,因為信任是不能設計的。 - 短期靠人,長期靠自己。
人際關係就像帳戶,推事給別人就是「提款」, 若從不「存入」真誠與付出,終有一天會被提光。 - 承擔,是最有魅力的能力。
當你願意說「這件事我來」時,人們會開始尊重你。 承擔不一定成功,但它能贏得信任與歸屬感。 - 不要讓別人替你背鍋。
即使一句「是我沒做好」,都比「他們也有錯」更有分量。 失誤能修正,誠信一旦破裂,就再也補不起。 - 真正的領導者,是帶著人一起前進,不是把人推出去。
與其指揮別人動,不如自己先動。 你走在前面,別人才願意跟隨。
🌤結語:
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讓別人替我做」,
卻不知道,這樣的人永遠站不穩。 因為人心不是工具,而是橋樑。
當你開始用雙手去完成、用真心去承擔,
你就會發現—— 世界不再繞著你的聰明轉,而是因為你的誠懇,願意與你同行。

那雙不沾灰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