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一步,都有價值》人生最難的是活成自己
第九章:撐住了也是一種行動
那天凌晨四點,她被手機震動吵醒。
訊息是雅文傳來的:「你爺爺昨天跌倒住院,已經聯絡了你的表姨,她會去照顧,但你可能要打通電話給他。」
她猛然坐起身,手指發抖地撥了視訊。
鈴響幾聲後,鏡頭那端出現爺爺躺在病床上的身影,頭上貼著紗布,卻還擠出一個笑容:「啊!妳這麼早?」
她強忍淚水笑著:「你怎麼不小心點啊?」
「就是起來想去熱牛奶,沒開燈,結果就跌了……妳不要緊張啦!沒怎樣,只是醫生說要觀察幾天。」
那晚,她怎麼也睡不著,一直盯著天花板的裂縫出神。
隔天課堂上,她整個人魂不守舍。
老師問她問題時,她回了錯的動詞變化,同學們還是笑了,但這次她沒有低頭,而是堅定地回:「我會再學一次。」
午休時她獨自坐在樓下草地上吃麵包,Clémence走過來坐下,一句話沒說,只遞了她一杯熱可可。
「妳知道嗎?」苡甄開口。
「我最怕的不是自己失敗,是那些我在意的人受苦時,我卻什麼都不能做。」
Clémence想了想,用不太流利的英文回她:「But you stay. Stay strong. That’s something.」(但你撐著。撐住了,這也是一種行動。)
她點點頭,握著紙杯的手慢慢暖了起來。
那晚她寫了一封信,寄回台灣,信裡沒有提太多悲傷,只夾了一張塞納河畔的秋葉照片和一小段話:
「你說過,終點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開始。
我會記得這些開始的每一刻,然後努力走下去。
你也要好好復健,好嗎?」
數日後,爺爺的回信抵達,內容只有一句話:「我不怕妳走遠,我怕妳為了我不敢走遠。」
她把這句話貼在書桌牆上。像一盞燈,一直亮著。
某天下課後,她經過學校後巷的舊書店,買下了一本名為《走路的人》的散文集,書封上寫著:「路不是用來抵達某地的,而是用來行走的。」
她想起離開前爺爺說的那句話:「你不用在車上待到終點站,到站後就可以下車……終點哪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開始。」
那一刻她終於懂了,這趟旅程不只是為了成就什麼,而是為了練習,在失去依靠的時候,依然相信自己能走得穩。
她把書放進書包,走入暮色中。
巴黎的天空灰得發亮,街道開始亮起燈光。
而她的心,也一點一點地亮起來。
以上故事為虛構劇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