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烏合之眾 The Crowd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207/207烏合之眾 The Crowd 

raw-image


#烏合之眾 #Crowd #勒龐 #法國 #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墨頓 #群體 #個體 #社會學 #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佛洛伊德 #閱讀 #讀書會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Gustave Le Bon

譯者:周婷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書的出版是1895年,我讀這本書的時間是2025年,對作者而言,我是屬於未來的閱讀者。作者擁有的專業知識我一定比不上,但是,我在尋找知識的工具上,我肯定比作者更多。


因此,謹記書中所提到的東西是在作者的那個年代,不是在閱讀者當下的年代,就像我在2025年10月31日讀第1次、11月2日讀第2次,我在閱讀的當下距離作者那個年代相差約130年。


作者是法國人,序是1960年1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 羅伯特.金.墨頓寫的 


以下是書中部份文字


聲望的起源:p25

依靠聲望起家,也會因聲望垮台

取得成功是最大成功,取得失敗是最大失敗


美國社會學家湯瑪斯:p30

加入某種條件被稱為群體認為是真實的,那麼其結果也往往是真實的


群體不善思考,所以易於採取行動 p45


群體的神權取代君主的神權 p46


科學從來不是和平或幸福的象徵 p46


我們能做的就是去適應科學,因為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恢復被它摧毀的假象 p46


文明向來只由少數知識貴族階級創造並掌握,而絕非群體 p47


群體只有強大的毀滅力量 p47


***某些既定條件、且這些特定條件下,聚集成群的人們會呈現一些新特點,這些新特點完全不同於群體中個體所具備的特點 p51


***這群人的觀念與想法漸趨一致,他們自覺的個性逐漸消失,形成群體心理。這種群體心理是暫時的,但呈現出的特點是清晰、明確的 p51


***一個群體向組織化群體轉變的首要特徵是:自覺個性的消失以及觀點的明確轉變 p52


群體分為異質群體與同質群體 p52


個體的性格終其一生保持穩定性的例子,只有在小說中才會出現。只有環境的穩定性才會形成明顯的性格穩定性 p53


智力上,群體總是不及獨立個體,但是,從情感及引起的行為來看,群體可能比獨立個體更好、也可能更糟,全因環境而定 p59


群體是衝動的奴隸 p62


群體在行事前絕不可能做出任何計畫 p63


當日常生活的各種必然規律不再具備潛在的調控力時,民主便不可能維持 p63


群體無法做出任何長遠的打算或思考 p63


最初的暗示經過互相傳染後進入群體所有成員的大腦,接著群體的態度趨於一致,並很快就成為既定事實 p64


當所有個體處於暗示作用的影響下,進入大腦的念頭很容易轉化為行動 p65


暗是的起點通常是經由個人模糊回憶引起的幻覺,當最初的幻覺得到肯定後,就會開始相互影響 p69


演說者要想激起群體的某種情感,必須言辭激烈,論點強硬 p74


個體一旦成為群體成員時,他的智力水準會立刻大幅度降低 p75


個體能夠接受矛盾並展開討論,而群體絕對不行 p75


以名譽、光榮和愛國主義為號召,最有可能打動群體 p79


無論給群體何種觀念,只有當這些觀念十分絕對、堅定而且簡單時,才會產生效力 p82


只有簡單明瞭的觀念才能為群體所接受,因此觀念經過徹頭徹尾的改造後通俗易懂,受到大眾歡迎 p83


當觀念逐漸滲入群體心裡時,它便具備了支配群體的無窮力量,並會產生一連串的影響,這時,抵抗之就是徒勞的了 p84


把某種觀念植入群群體心裡需要很長的時間,根除之同樣如此 p85


只會以形象思考的群體就只受各種形象影響,唯有形象會使他們感到害怕或吸引,從而成為他們行為的動機 p87


不要以為,盲目崇拜已經被理性打敗,不負存在。在與理性的較勁中,情感從未被打敗。p94


只有群體精神才能使號令發揮作用 p96


影響群體意見和信念形成的因素有兩種:間接因素和直接因素 p97 p98

間接因素是指使群體接受某種信念後,就對其他信念具有絕對排斥性

直接因素是指能夠促使某種想法形成,實施並產生作用的因素


制度沒有什麼固有性質,無所謂好壞 p103


言語的力量與它們喚起的形象密切相關,而與它們的真實意義無關。那些意義不明確的詞語往往影響最大。例如:民主、社會主義... p116


人類擁有的一切力量之中,信仰的力量最強大 p129


群體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順從 p130


組織化群體分為:同質群體與異質群體 p160

A 異質群體

1 無身分: 無名位群體(如街頭群體) 

2 有身分:有名位群體(如陪審團、議會)

B 同質群體

1 派別群體(如政治派別、宗教派別) 

2 身份團體(如軍人、僧侶和工人) 

3 階級群體(如中產階級、農民階級) 


2心得:


烏合之眾 這本書我在閱讀第一次,也就是書的「序」時 ,發現這本書是要慢慢讀,慢慢讀的意思是閱讀文字的速度要降低,不然,中途的一些內容無法與後面的內容串起來。第二次閱讀我就開始做一些記錄。


烏合之眾 這本書我會限定推薦給從事「人群、心理、社會、政治、傳播」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看,原因:


一是烏合之眾 講的內容還蠻深的且廣,有些我也有點不太確定我是否理解;如果單從社會學領域的視角閱讀,那麼只會得到社會學領域的東西,其他領域的東西就看不到。 


二是烏合之眾 的內容已經被後來其他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更新了,因此內容是舊的觀念、想法。


烏合之眾的每章標題都是科學領域的大題目,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看過其他專業領域書籍中有提出研究結果,而這些專業書大多是近50年出版。


烏合之眾的現代意義是善用發現問題的功能,而非解決問題的功能,佛洛伊德引用勒龐的觀點,主要是在「善用發現問題的功能 」這件事情上。 


「人是不是理性的?」書中出現類似的提問,書中的回應經過整理是「個體是理性的,群體是非理性」。 


以下是書中目錄

序 論勒龐《烏合之眾》的得與失(美國社會學大師 羅伯特.墨頓)

《烏合之眾》的功能/佛洛伊德眼中的《烏合之眾》/未竟的肖像畫(未竟的世紀末眾生相)/曠日持久的爭論戰/布朗熱浪潮/歷史在勒龐眼中永遠是矛盾的/勒龐不是先知


前言

導論 群體時代


第1章 群體一般特徵:受人擺布的玩偶


第2章 群體態度與群體道德:感情的傀儡


第3章 群體的觀念、推理能力和想像力


第4章 群體信仰的宗教形式:宗教形式的忠實追隨者


第5章 影響群體意見與信念的間接因素


第6章 影響群體意見與信念的直接因素


第7章 群體領袖及其說服手段


第8章 群體信念與意見的變化範圍:推遲文明滅亡的因素


第9章 群體分類


第10章 犯罪群體:受無意識支配的劊子手


第11章 刑事陪審團:比法官更具人情味的刑事群體


第12章 選民群體:政治機器的傑出作品


第13章 議會:文明民族的理想象徵


結語 民族的迴圈過程


中文書名:烏合之眾 

英文書名: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出版社:臉譜出版

ISBN13:9789861206615

ISBN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isenChien的沙龍
1會員
15內容數
Eisen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04
489/489 學習的26種方法 The ABCs of How We Learn  #教育 #教學 #教導 #學生 #老師 #教育學 #社會學 #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行為主義 #史丹佛 #大學 #教育學研究院 #教授 #學習 #閱讀 #讀書會  作者:丹尼爾.施瓦茨(Daniel
Thumbnail
2025/11/04
489/489 學習的26種方法 The ABCs of How We Learn  #教育 #教學 #教導 #學生 #老師 #教育學 #社會學 #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行為主義 #史丹佛 #大學 #教育學研究院 #教授 #學習 #閱讀 #讀書會  作者:丹尼爾.施瓦茨(Daniel
Thumbnail
2025/11/04
269/269 OUTPUT 最高學以致用法: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 269/269  INPUT最高學習法:激發最大學習效率的輸入大全  作者:樺澤紫苑 Shion Kabasawa #日本 #精神科 #醫師 #春天出版社 #output #input #學習 #輸出 #輸入 #樺
Thumbnail
2025/11/04
269/269 OUTPUT 最高學以致用法: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 269/269  INPUT最高學習法:激發最大學習效率的輸入大全  作者:樺澤紫苑 Shion Kabasawa #日本 #精神科 #醫師 #春天出版社 #output #input #學習 #輸出 #輸入 #樺
Thumbnail
2025/11/04
269/269  INPUT最高學習法:激發最大學習效率的輸入大全 作者:樺澤紫苑 #日本 #精神科 #醫師 #春天出版社 #input #學習 #輸入 #樺澤紫苑  1記錄 2025_1005_1417 為什麼選這本書? 我看看日本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的想法、做法是什麼,還會看看韓國
Thumbnail
2025/11/04
269/269  INPUT最高學習法:激發最大學習效率的輸入大全 作者:樺澤紫苑 #日本 #精神科 #醫師 #春天出版社 #input #學習 #輸入 #樺澤紫苑  1記錄 2025_1005_1417 為什麼選這本書? 我看看日本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的想法、做法是什麼,還會看看韓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就抱著認真好玩的心態從容上台,放下得失心,享受舞台的燈光、激勵人心的鼓聲及台下的掌聲吧!
Thumbnail
就抱著認真好玩的心態從容上台,放下得失心,享受舞台的燈光、激勵人心的鼓聲及台下的掌聲吧!
Thumbnail
本文對此書進行重點整理。書中不乏豐富的舉例,加上自己對今日社會所見現象的對比。過了約130年後的今天,群體的定義從實體互動為多數的狀態變為資訊傳遞快速的社群集結。或許剛好是再一次深刻檢視群體心理的時機:在團體中 如何不被渲染並保持清明。
Thumbnail
本文對此書進行重點整理。書中不乏豐富的舉例,加上自己對今日社會所見現象的對比。過了約130年後的今天,群體的定義從實體互動為多數的狀態變為資訊傳遞快速的社群集結。或許剛好是再一次深刻檢視群體心理的時機:在團體中 如何不被渲染並保持清明。
Thumbnail
《烏合之眾》是群眾心理學的經典之作。在影視作品或新聞中,你是否曾對群眾的行為感到疑惑?《周處除三害》裡,宗教為何讓信眾為之瘋狂?股票ETF 00940的申購潮,為何有人會抵押房產跟風參與?Netflix影集《三體》,展示文革中紅衛兵批鬥的情景。深深讓我體會到群眾行為的力量和影響。你也有類似的感受嗎?
Thumbnail
《烏合之眾》是群眾心理學的經典之作。在影視作品或新聞中,你是否曾對群眾的行為感到疑惑?《周處除三害》裡,宗教為何讓信眾為之瘋狂?股票ETF 00940的申購潮,為何有人會抵押房產跟風參與?Netflix影集《三體》,展示文革中紅衛兵批鬥的情景。深深讓我體會到群眾行為的力量和影響。你也有類似的感受嗎?
Thumbnail
▍跨越時空限制,直剖根本人性的心理學經典 本書寫成於一個民眾的集體意識初萌芽的年代。作者勒龐生長的背景是動盪不安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因此他對於群眾心理以及群體力量的觀察格外精闢入裡。 勒龐在本書中對「群體」所做的精細剖析,讓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著名社會心理學泰斗奧爾波特等大師們都愛不釋手,後世更有
Thumbnail
▍跨越時空限制,直剖根本人性的心理學經典 本書寫成於一個民眾的集體意識初萌芽的年代。作者勒龐生長的背景是動盪不安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因此他對於群眾心理以及群體力量的觀察格外精闢入裡。 勒龐在本書中對「群體」所做的精細剖析,讓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著名社會心理學泰斗奧爾波特等大師們都愛不釋手,後世更有
Thumbnail
  大家可曾看過大型運動賽事當中,狂熱的球迷之間做出的許多不理智行為?或是網路上對於犯錯事的人的"肉搜"、"公審"等行為。你是否納悶過,難道這些人都天生就是這樣不理智的嗎?還是有一些特別的因素導致他們做出這些行為?而你的這些問題,也許可以在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裡面找到一些答案,或是一些思考。  
Thumbnail
  大家可曾看過大型運動賽事當中,狂熱的球迷之間做出的許多不理智行為?或是網路上對於犯錯事的人的"肉搜"、"公審"等行為。你是否納悶過,難道這些人都天生就是這樣不理智的嗎?還是有一些特別的因素導致他們做出這些行為?而你的這些問題,也許可以在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裡面找到一些答案,或是一些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