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白走的路:從模擬機駕駛艙,看見孩子跨領域學習的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有些小朋友數理超強、有些反應飛快、有些跳舞學節奏:當他們坐進模擬機駕駛艙,這些看似無關的才能,竟成了飛行時最自然的本能!從打電動到推油門、從舞步節奏到轉向控制,跨領域學習的連結超乎想像。為什麼「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次興趣與嘗試,都是為下一次起飛做準備,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

今與昔:從「要幹嘛」到「去體驗」

在許多傳統的亞洲家庭裡,父母總愛問一句:「學那個要幹嘛?

這句話背後其實藏著關心與實際的考量:希望孩子的努力「有用」、能「變成成績」或「未來的工作」。但往往忽略了,「學習」本身的價值,並不只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中累積的思考力、協調力與創造力。那些看似無用的興趣,可能有一天,會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開啟孩子看世界的另一扇窗。

當我們看著現在的小朋友,會驚訝於他們的學習速度多才多藝的程度。有人從小學鋼琴、有人跳舞、有人打電動、有人拼樂高、有人沉迷鐵道世界。大人常常笑著說:「這些興趣能做什麼?」但當他們坐進模擬機駕駛艙時,很明顯:一切都不是白學的。

在飛行教育的現場,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看到不同背景的孩子,展現出各自獨特的「理解力與實踐力」。


身懷絕技的孩子們

數理好的孩子,對儀表的邏輯特別敏銳,油門、姿態、航向三者之間的關係一點就通; 愛打電動的孩子反應快、手眼協調強,一聽「crosswind landing」馬上就能感受到風向的變化; 跳舞的小朋友也很厲害,他們的身體記憶幫助他們理解動作和方向,媽媽理所當然地說:「跳舞的時候前後左右都要分清楚啊!」 甚至有些小鐵道迷,早已在模擬火車駕駛中熟悉了操作,當他們坐上模擬飛機,從啟動引擎到推進油門,都會有「似曾相識」的熟練。這正是「跨領域學習」的魅力。學習並不是線性的!


raw-image

累積、理解與實踐

能力自然會匯聚成一種流暢的「直覺」。那並非天賦,而是生活中點滴累積的結果。

看似無關的經驗,其實在孩子的腦中默默地串聯成巨大的網絡。練習節奏、解數學題、遊戲反應、觀察交通號誌都在強化他們對世界的理解能力。

我們常說飛行是一種專業,也可以是一面鏡子。孩子如何觀察、如何反應、如何與世界互動,全部都會在駕駛艙裡被真實地反映出來。 最動人的不只是他們的操作技巧,而是對學習與探索的熱情。

我們不一定要為孩子規劃每一步,因為有時候,學習的價值在於「走錯路」或「繞遠路」的過程。 那些看似無關的興趣,終有一天會在某個時刻彼此連結。


致身為大人的我們

對大人而言,也一樣。我們曾經學過的東西、走過的路、愛過的事物,也許都曾看似偏離目標,但在未來某個階段,它們會回過頭來成為意想不到的養分。 就像飛行一樣,每一段航程、每一次轉向,都在形塑我們的方向感與信心。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對孩子而言,每一次嘗試都是起飛的助跑; 對大人而言,每一段經驗都是航線的一部分。 學習飛行,不只是學會操縱飛機,更是學會如何在人生的天空中找到自己的高度。


我的社群

Facebook 陳穩—人生系作家 

航空教育、最新消息、好文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ChenWenLife/

Instagram chenwenlife.alive

航空知識、模擬飛行、圖文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wenlife.alive

Threads 陳穩

工作日長、模擬飛行、圖文分享 https://www.threads.com/@chenwenlife.alive

Dcard 陳穩

生活、圖文、考情、航空業 https://www.dcard.tw/@chenwenlife

Youtube 陳穩

航空、旅遊、模擬飛行 https://www.youtube.com/@ChenWenLif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穩生活恆穩人生
156會員
222內容數
進入一間咖啡廳,落地窗外時晴時雨,在寧靜的空間歇息、思考人生。 看似簡單的理論可能具有延伸道理;看似平凡的關係也能藏著深切領悟,我們一起在生活探索、了解自我、尋找人生。
2025/11/06
想飛向杜拜,穿上夢幻紅帽制服?這篇是我準備 Emirates 空服面試的筆記。從報名流程、照片挑選、英文自介,到考官最愛問的情境題,都整理在這~
Thumbnail
2025/11/06
想飛向杜拜,穿上夢幻紅帽制服?這篇是我準備 Emirates 空服面試的筆記。從報名流程、照片挑選、英文自介,到考官最愛問的情境題,都整理在這~
Thumbnail
2025/11/01
駕駛艙裡到底藏著什麼秘密?那裡有成百上千個按鈕、螢幕閃閃發亮,兩位飛行員像在太空船裡一樣忙碌。 他們為什麼要戴耳機?飛機晚上怎麼「看得到路」?遇到亂流或下雪會不會危險?原來,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驚嘆的原理與故事。來揭開天空中的祕密任務,看看飛行員如何讓幾十噸重的飛機安全飛上雲端吧!
Thumbnail
2025/11/01
駕駛艙裡到底藏著什麼秘密?那裡有成百上千個按鈕、螢幕閃閃發亮,兩位飛行員像在太空船裡一樣忙碌。 他們為什麼要戴耳機?飛機晚上怎麼「看得到路」?遇到亂流或下雪會不會危險?原來,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驚嘆的原理與故事。來揭開天空中的祕密任務,看看飛行員如何讓幾十噸重的飛機安全飛上雲端吧!
Thumbnail
2025/10/08
孩子說想當飛行員理由是:「因為很帥。」這句話讓我想到,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如此?追求某個身分、頭銜、職業,只因為那代表了「被肯定的自己」。孩子覺得帥,大人則渴望有價值。但無論是學飛的孩子,或追夢的大人,真正的「帥氣」從來不是職稱或制服,而是那份願意不斷成長、修正與熱愛的心!
Thumbnail
2025/10/08
孩子說想當飛行員理由是:「因為很帥。」這句話讓我想到,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如此?追求某個身分、頭銜、職業,只因為那代表了「被肯定的自己」。孩子覺得帥,大人則渴望有價值。但無論是學飛的孩子,或追夢的大人,真正的「帥氣」從來不是職稱或制服,而是那份願意不斷成長、修正與熱愛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送禮就像「經營品牌」,不是有送就好,而是挑「和對方關係裡最重要的價值」。 把送禮拆成 4 個視角,換個角度,也許你會更懂怎麼「送到心坎裡
Thumbnail
送禮就像「經營品牌」,不是有送就好,而是挑「和對方關係裡最重要的價值」。 把送禮拆成 4 個視角,換個角度,也許你會更懂怎麼「送到心坎裡
Thumbnail
嘿,大家好!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怎麼讓自己的財務更穩定,特別是在重讀了《窮爸爸富爸爸》後,腦子裡全是「被動收入」這個詞。網路上到處都在聊這個,說我們應該有三種收入來源:主要收入、被動收入和副業收入,這樣才能讓錢包更安全、更有抗風險能力。我覺得這個想法挺實在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經歷。
Thumbnail
嘿,大家好!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怎麼讓自己的財務更穩定,特別是在重讀了《窮爸爸富爸爸》後,腦子裡全是「被動收入」這個詞。網路上到處都在聊這個,說我們應該有三種收入來源:主要收入、被動收入和副業收入,這樣才能讓錢包更安全、更有抗風險能力。我覺得這個想法挺實在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經歷。
Thumbnail
嗨,我是 Leo,一位專為企業與組織規劃差旅與 MICE 行程的企業旅遊顧問。 上週我剛從越南**河內(Hà Nội)**回來,參與了一場製造業投資說明會,也順道拜訪了幾位長期在越南駐點的台商夥伴。 過去幾年,我安排過不少企業前往胡志明市、峴港、河內等地參加展覽、進行市場考察或辦理獎勵旅
Thumbnail
嗨,我是 Leo,一位專為企業與組織規劃差旅與 MICE 行程的企業旅遊顧問。 上週我剛從越南**河內(Hà Nội)**回來,參與了一場製造業投資說明會,也順道拜訪了幾位長期在越南駐點的台商夥伴。 過去幾年,我安排過不少企業前往胡志明市、峴港、河內等地參加展覽、進行市場考察或辦理獎勵旅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2024年臺灣經濟的最新動態,尤其是受到AI驅動的製造業景氣與股市行情,且文章分析航空、金融及營建等行業未來的投資機會,並指出高股息ETF的表現和市場熱門事件,希望讀者將能獲得對市場理解以及投資建議。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2024年臺灣經濟的最新動態,尤其是受到AI驅動的製造業景氣與股市行情,且文章分析航空、金融及營建等行業未來的投資機會,並指出高股息ETF的表現和市場熱門事件,希望讀者將能獲得對市場理解以及投資建議。
Thumbnail
擔心美國餐費高昂?究竟能帶什麼食物節省餐費?本文分享大量適合攜帶入美國的微波食品,並給出推薦指數和適合食用時間。
Thumbnail
擔心美國餐費高昂?究竟能帶什麼食物節省餐費?本文分享大量適合攜帶入美國的微波食品,並給出推薦指數和適合食用時間。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航空從業人員的處境、並以祝福與感謝的小事作為例子探討金錢與人際關係之間的微妙關係。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航空從業人員的處境、並以祝福與感謝的小事作為例子探討金錢與人際關係之間的微妙關係。
Thumbnail
幾天前有網友私訊問阿姨:「空服員在機上會和旅客聊天嗎?」 阿姨當時的回答是:「有時間的話會聊一下,但機會不多。」 以上回答是場面話。真實心聲是「根本不想聊」!?
Thumbnail
幾天前有網友私訊問阿姨:「空服員在機上會和旅客聊天嗎?」 阿姨當時的回答是:「有時間的話會聊一下,但機會不多。」 以上回答是場面話。真實心聲是「根本不想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