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飛行員的小學生
前些日子有個 10 歲的孩子來體驗模擬機。
我問他:「為什麼想當飛行員?」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很帥。」
我笑著追問:「那如果你不用當飛行員,也已經很帥了,還想當嗎?」
他愣了一下,笑而不語。 一旁的媽媽則笑出聲音。
心理、教育角度
孩子最初的動機,往往是「被吸引」:帥氣、自由、光鮮。真正能讓他走遠的,不是帥氣,而是 專注、紀律與熱愛。
聽說過一個概念叫「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internalization)。 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能掌握一件事的快樂」,那個「因為帥」就會慢慢轉化成「因為我想成為那樣的人」。
飛行教育裡,我很喜歡他們主動要求「再試一次」。那一刻,他不再是為了帥,而是為了變得更穩、更好。 那是人格成長的開始。
傳統觀念
身為家長或前輩,我們常急著替孩子找「更高尚的理由」。
「你要有理想,要為社會貢獻,要堅持。」 但事實上,孩子只需要一個小小的火花,就會啟動自己的探索。 帥、酷、好玩,都沒關係。 關鍵是:我們能不能讓那個喜歡,有機會長成熱愛。(影劇音樂看人生|人生意義何在?是忘我心流或過度執著?《靈魂急轉彎》觀後感 )

教育縮影
一開始為了刺激,後來學會了規律; 一開始為了掌聲,後來懂得了責任。 每個夢想的開場,或許都不完美, 但只要他願意繼續飛, 那個起點,就已經夠好了。
更重要的是:就算最後他沒有成為飛行員,也不代表失敗。他在過程中學到的專注力、解決問題的勇氣、還有在壓力中穩定自己的能力——這些,會讓他成為任何領域都能起飛的人。
所以,當孩子說「因為很帥」時,請別急著糾正他。 那是夢想的語言,只是還沒學會用大人的詞彙說出來。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他在這條跑道上, 從「帥」飛到「成長」, 從「仰望」飛向「熱愛」。
外傳:給身為大人的你
我忽然想起,多少大人也像個孩子,汲汲營營想成為某個「樣子」?也許是被稱作醫師、主管、律師, 也許是能說「我現在在哪裡上班」時,那個閃亮的職銜。
但有沒有可能,我們追求的不是職業本身,而是那個「被肯定的自己」? 那個終於被世界看見、有價值、有存在理由的自己。然而,真正的「帥氣」其實不是制服或頭銜,而是在做的事裡,能看見自己的光。 (影劇音樂看人生|《靈魂急轉彎》的虛無主義與存在主義:生命意義聯想與心理分析 )
我們不一定要成為什麼職業才能飛得高。 願意駕馭自己的思考與選擇, 願意對人生的風向有覺知與行動,那一刻,已然值得尊敬!
相關資訊
我的社群
Facebook 陳穩—人生系作家
航空教育、最新消息、好文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ChenWenLife/
Instagram chenwenlife.alive
航空知識、模擬飛行、圖文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wenlife.alive
Threads 陳穩
工作日長、模擬飛行、圖文分享 https://www.threads.com/@chenwenlife.alive
Dcard 陳穩
生活、圖文、考情、航空業 https://www.dcard.tw/@chenwenlife
Youtube 陳穩
航空、旅遊、模擬飛行 https://www.youtube.com/@ChenWenLife
















